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后糖代谢异常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琳 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7-880,共4页
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NCD)是指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记忆、定向力等能力下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多数老年患者由于衰老、行动不便等因素往往会经历骨科手术,这类手术刺激强、时间长,患者术后NCD的发生率较高。... 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NCD)是指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记忆、定向力等能力下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多数老年患者由于衰老、行动不便等因素往往会经历骨科手术,这类手术刺激强、时间长,患者术后NCD的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是老年群体中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并且大多数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由于自身糖代谢异常、手术刺激及麻醉药物的影响,往往更容易出现术后谵妄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因退行性变是一个慢性病理过程,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医疗成本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后果。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与术后NCD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而探讨糖代谢异常在患者骨科术后NCD发生中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代谢 骨科手 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和神经丝轻链蛋白水平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基于90例66~78岁患者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雪卫 傅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目的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和神经丝轻链蛋白(NFL)在老年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发生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301医院麻醉科接受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 目的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和神经丝轻链蛋白(NFL)在老年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发生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301医院麻醉科接受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Aβ42和NFL的浓度水平。于术前1 d和术后7 d采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采用相关神经认知功能测试后,以Z值计分法判定患者是否发生PNCD。Spearman秩相关分析脑脊液Aβ42和NFL的表达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脑脊液Aβ42和NFL水平对PNCD的预测价值。结果90例老年患者中有38例术后发生PNCD,发生率为42.2%。PNCD组患者脑脊液Aβ42为1.96 ng/mL,明显低于非PNCD组的2.54 ng/mL(t=3.29,P<0.05);而PNCD组患者脑脊液浓度值为4.59 ng/mL,明显高于非PNCD组(3.16 ng/mL)(t=3.72,P<0.05)。患者脑脊液Aβ42与MMSE分值存在正相关(r=-0.659,P<0.05);脑脊液NFL浓度水平与MMSE分值存在负相关(r=-0.62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脑脊液Aβ42和NFL预测PNCD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为0.744和0.768,而二者联合预的ROC曲线下AUC为0.847。结论PNCD患者术前脑脊液Aβ42和NFL明显高于非PNCD患者。脑脊液中Aβ42和NFL浓度水平均可预测老年患者PNCD的发生,联合二者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脊液 β淀粉样蛋白42 神经丝轻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血脑屏障破坏导致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燕宁 徐志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299,共4页
随着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血脑屏障是控制物质进出大脑的重要通道,当血脑屏障受到损害时,有害物质进入大脑,影响大脑功能。血脑屏障破坏是老年患者发生PND的重要机制。线粒体... 随着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血脑屏障是控制物质进出大脑的重要通道,当血脑屏障受到损害时,有害物质进入大脑,影响大脑功能。血脑屏障破坏是老年患者发生PND的重要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血脑屏障破坏,包括氧化压力和能量代谢等方面。本文就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血脑屏障破坏导致的PN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识障碍 血脑屏障 线粒体功能障碍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谢思宁 蒋忱冠 +4 位作者 李享佳卉 韩如泉 杨舟 李秉心 石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探究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neuropsychic dysfunction,PN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招募2020年1月—202... 目的探究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neuropsychic dysfunction,PN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招募2020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就诊的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拟行以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为靶点的DBS手术。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量表、3 min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判定患者术后3 d内是否出现PND(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PN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216例PD患者。DBS术后3 d内出现PND 77例(35.6%),其中包括出现抑郁或其程度加重24例(31.2%),出现焦虑或其程度加重16例(20.8%),认知功能评级下降13例(16.9%),出现谵妄表现24例(3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硬脑膜开放方式、硬脑膜开放时间、术中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改善率、术后颅内气体体积在PND患者与非PND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468,95%CI:1.077~5.657,P=0.033)、术后颅内气体体积(OR=1.217,95%CI:1.096~1.351,P<0.001)是PD患者DBS术后发生PN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术中UPDRS-Ⅲ评分改善率为其保护性因素(OR=0.894,95%CI:0.863~0.925,P<0.001)。结论DBS术后PD患者具有较高的PND发生率,性别、术后颅内积气量和PD运动症状改善程度可影响PND发生风险,提示针对性别进行个体化管理、提升手术技巧并加强患者神经精神状态监测在优化DBS手术疗效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熊倜修思 严威源 +4 位作者 王怡轩 王国华 史嘉玮 陈思 董念国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心脏移植门诊复查的成年患者共132例。所有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体外循环、免疫抑制等管理方案均...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心脏移植门诊复查的成年患者共132例。所有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体外循环、免疫抑制等管理方案均由同一心脏移植团队实施。采用中国修订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两个神经心理筛查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并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脏移植围术期特征、住院期间结局和供者特征。排除数据缺失者(n=34)后,最终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分别有48例和50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心脏移植手术与术后认知测评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1,4)年。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0.0%(66/132)。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时年龄[(40.2±13.4)岁vs(.46.4±11.0)岁]和认知测评时年龄[(42.3±13.0)岁vs(.49.2±11.2)岁]均更大,男性比例更高(68.0%vs.87.5%),教育程度较低(高中以下)者比例更高(31.9%vs.63.8%),术后住院时间更长[32.0(26.0,38.8)d vs.38.0(20.3,50.0)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测评时年龄越大(OR=1.067,95%CI:1.019~1.117,P=0.005),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越长(OR=1.051,95%CI:1.006~1.097,P=0.025),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而高中以上教育程度(OR=0.132,95%CI:0.029~0.607,P=0.009)则是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术后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门诊复查时应积极监测其认知功能变化,以早期识别并干预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苏佳雯 韩永正 郭向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手术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和长期认知障碍的风险。睡眠在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围术期睡眠障碍可能会增加PND的发生风险。本综述介绍了睡眠障碍与PND的相...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手术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和长期认知障碍的风险。睡眠在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围术期睡眠障碍可能会增加PND的发生风险。本综述介绍了睡眠障碍与PND的相关研究、睡眠干预对PND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障碍 术后谵妄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认知功能障碍共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泾纬 刘尧 高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1,共6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及判断力下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已有研究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其共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导致临床治疗策略有限。神经病理... 认知功能障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及判断力下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已有研究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其共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导致临床治疗策略有限。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紊乱、神经活性物质的改变及神经回路重塑等现象是潜在的病理基础。本文综述了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认知功能障碍共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并为治疗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 胶质细胞 神经活性物质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糖皮质激素-组蛋白脱乙酰酶功能轴在慢性应激术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8
作者 郑智滢 宫祥丹 +2 位作者 夏天娇 陈超超 顾小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目的:探讨小鼠慢性应激状态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以及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在其中的机制联系。方法:建立重复社交失败应激模型以及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模型小鼠,动物实验分为对照(Ctrl)组、异氟醚麻醉(Iso)... 目的:探讨小鼠慢性应激状态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以及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在其中的机制联系。方法:建立重复社交失败应激模型以及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模型小鼠,动物实验分为对照(Ctrl)组、异氟醚麻醉(Iso)组、慢性社交失败应激(RSDS)组和慢性社交失败应激联合异氟醚麻醉(RSDS+Iso)组;通过社交逃避实验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测试焦虑情绪行为改变;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认知功能水平改变;利用ELISA实验检测小鼠血浆皮质酮水平;从胎鼠海马提取原代海马神经元,将神经元细胞分组为对照(Ctrl)组,慢性应激复合长时程异氟醚麻醉(Cort+Iso)组,单纯CAY-10683干预(CAY)组和CAY-10683治疗(CAY+Cort+Iso)组;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HDAC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RSDS模型小鼠成功建立,且ELISA实验结果提示慢性应激复合长时程异氟醚麻醉的小鼠血浆皮质酮水平明显升高。(2)认知行为学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性应激状态的小鼠在接受长时程异氟醚麻醉后其认知水平和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显著提高了长时程异氟醚麻醉的小鼠海马组织HADC2蛋白表达水平,利用HDAC2抑制剂可降低慢性应激复合长时程异氟醚麻醉的原代海马神经元HDAC2蛋白表达量,同时增加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慢性应激可显著加重长时程异氟醚麻醉介导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伴有海马HDAC2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2)抑制HDAC2可有效改善慢性应激复合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所导致的认知相关蛋白BDNF的蛋白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慢性应激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脱乙酰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衰老在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航 熊强飞 姚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指在围术期患者发生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受损等。PND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衰老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大脑稳态失衡,具体表现为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指在围术期患者发生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受损等。PND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衰老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大脑稳态失衡,具体表现为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以及运动协调能力明显下降。手术、麻醉和疼痛等刺激更易导致老年患者大脑稳态失调,最终引起PND的发生。本文对神经细胞衰老发生的变化以及因此促使PND的发生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障碍 衰老 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婷婷 孙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28,共4页
对老年人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降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的目的,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实施针对性、结构化、多组分非药理学方法的综合护理提供基础。
关键词 老年人 神经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通过STAT6重编程小胶质细胞且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佳昕(译)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3,共1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作为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无有效的防治方法。POCD不仅早期损伤病人认知功能,远期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死亡风险。中枢神经炎症反应是POCD...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作为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无有效的防治方法。POCD不仅早期损伤病人认知功能,远期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死亡风险。中枢神经炎症反应是POCD的重要病理机制。已有动物研究表明,适度运动能够有效改善POCD小鼠的认知损伤,但对于临床中不便于运动的老年病人仍存在巨大挑战。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预防中枢神经炎症的机制及其预防POCD发生的效果。方法:(1)在临床研究中,ELISA结果表明70岁以上术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术前血清irisin水平低于术后认知正常组。(2)在基础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发现,FNDC5-KO小鼠(FNDC5为irisin的基因名)表现为神经免疫系统异常,尤其补体信号通路被显著抑制,提示irisin缺失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鸢尾素 STAT6 死亡风险 小胶质细胞 老年病人 PO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动态平衡在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吕梦溪 徐志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线粒体动态平衡对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它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沉默信息调节...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线粒体动态平衡对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它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SIRT3通路可能通过对中枢线粒体动态平衡的调控,在PN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突触可塑性的增强,同时还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茹月 李悦娴 孙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0-1504,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POCD的特点是手术后注意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急性或持续性损害。这种认知障碍不仅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还会增加社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POCD的特点是手术后注意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急性或持续性损害。这种认知障碍不仅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还会增加社会负担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主要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阻断星状神经节的神经信号,从而实现疼痛控制或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本文总结了SGB改善POCD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围绕调节脑血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术后恢复途径,也可能为缓解POCD的负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追踪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慧 赵玲 徐晓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8-614,共7页
眼动追踪技术是记录眼球运动及注视位置随时间及任务变化的检查方法,常见眼动参数包括扫视、平滑追求、注视、视觉搜索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额颞叶痴呆(fronto temporal dementia,FTD)、路易体痴... 眼动追踪技术是记录眼球运动及注视位置随时间及任务变化的检查方法,常见眼动参数包括扫视、平滑追求、注视、视觉搜索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额颞叶痴呆(fronto temporal dementia,FT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等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在上述眼动参数中存在不同程度及不同表现的异常。如不同程度的扫视潜伏期延长、扫视错误率增加等。眼球运动追踪技术在早期识别、诊断及辅助鉴别诊断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无创便捷、客观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技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睡眠紊乱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15
作者 查超超 李峙林 +1 位作者 王英伟 罗猛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9-1104,共6页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可严重损害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增高及远期预后不良。睡眠紊乱被认为是诱发PND的重要因素,但其在PN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而围手术期积极干预睡眠紊乱能否有效预防PND亦存在...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可严重损害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增高及远期预后不良。睡眠紊乱被认为是诱发PND的重要因素,但其在PN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而围手术期积极干预睡眠紊乱能否有效预防PND亦存在争议。为此,本文阐述了睡眠的基本功能与调控,围手术期睡眠紊乱的临床特征及其在PND发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调控睡眠紊乱干预PND的潜在治疗策略,以指导临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远期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紊乱 全身麻醉 围手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3激动剂厚朴酚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缓解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涛 韩甜甜 +5 位作者 许倩倩 张振 胡鹏超 丁旭东 罗辉宇 曾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5,共9页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激动剂厚朴酚(HKL)在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0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on)组、手术(Sur)组和Sur+HKL组(n=10)。Sur+HKL组小鼠给予HKL腹腔注射预处理7 d,...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激动剂厚朴酚(HKL)在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0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on)组、手术(Sur)组和Sur+HKL组(n=10)。Sur+HKL组小鼠给予HKL腹腔注射预处理7 d,Sur和Sur+HKL组小鼠均采用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方法建立POCD模型。使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来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评价小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形态、结构和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A7A1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SIRT3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测定GPX4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Sur组和Sur+HKL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移动的总距离和中央区域探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和Y迷宫实验结果显示,Sur组小鼠识别指数和轮替次数较Con组显著降低(P<0.01),侧臂封锁再通后,小鼠进入新臂的距离百分比和次数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水迷宫训练时Sur组小鼠潜伏期较Con组下降缓慢,测试时Sur组小鼠潜伏期、目的象限穿越次数及穿越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Con组(P<0.01);与Sur组比较,Sur+HKL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ur组小鼠海马CA1区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染色较浅,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下降(P<0.01);HKL治疗后神经元活力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Sur组SIRT3、GPX4、SLC7A1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CLS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ur组比较,Sur+HKL组上述结果被逆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的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Sur组海马区神经元中GPX4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HKL显著升高神经元GPX4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SIRT3激动剂HKL缓解小鼠POCD,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海马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及数字干预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宁 董现玲 +2 位作者 刘海虹 刘艳丽 李现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3-885,共13页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作为临床前驱期,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机制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现有研究显示,多个执行域缺陷与aMCI记忆衰退密切相关,但尚...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作为临床前驱期,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机制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现有研究显示,多个执行域缺陷与aMCI记忆衰退密切相关,但尚未回答何种执行域是关键致病因子、关键干预治疗靶标等科学问题。为突破以往研究将执行功能视作整体抑或割裂元素的局限性,本研究拟从执行功能结构全貌着眼,在提出aMCI执行功能与记忆损害关系假说的基础上,利用脑电技术系统考察aMCI抑制、刷新和转换三种执行功能子成分的时域、时频和动态脑网络特征;并结合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筛选、识别执行功能缺陷的特异性神经靶标,探索将抑制域相关神经标记物加入aMCI早期识别的可能性;最后,通过纵向因果设计分析不同靶向数字干预对aMCI患者的训练效果及神经基础,以揭示抑制域相关额顶控制网络在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有望从计算认知神经视角阐明抑制是aMCI执行功能缺损和干预的认知新靶点,进而为aMCI早期识别和制定精准化诊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神经机制 数字干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大鼠皮质神经元与突触数量变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赵圆宇 谭敏 +3 位作者 赵慧 杨静 赵丰 杜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97-2003,共7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数量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各5只,持续饲养3个月后,应用无偏体视学定...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数量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各5只,持续饲养3个月后,应用无偏体视学定量分析大脑皮质体积、神经元数量及突触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大脑皮质体积下降6.00%,神经元数量减少14.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突触数量显著减少70.14%(P<0.05),且皮质中每神经元的Spinophilin/Neurabin阳性突触小体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型糖尿病早期虽未引起皮质神经元显著丢失,但突触数量急剧减少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大脑皮质 体视学定量 神经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艺璇 李淑雅 +6 位作者 刘烜利 么雨彤 蔺建文 蔡鸣 李坤成 赵亚维 韩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属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是早诊与防治的关键窗口期,尚无药物根治。针刺治疗以适应证广、见效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但其临床治疗机制尚不明...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属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是早诊与防治的关键窗口期,尚无药物根治。针刺治疗以适应证广、见效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但其临床治疗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针刺治疗MCI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基于结构功能与分子影像等客观信息可精准评估MCI大脑的针刺治疗效果,便于临床早期/超早期治疗与干预,为疾病发生机制探讨提供客观佐证。现就国内外针刺治疗MCI患者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揭示针刺对MCI的治疗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针刺 神经影像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对小鼠七氟烷麻醉深度和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蒋尚 傅巍 +4 位作者 李玉兰 马礼科 康万荣 马雪 臧宏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8-1127,共10页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干预对小鼠七氟烷(Sev)麻醉深度及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脑电图(EEG)监测模型和认知障碍模型。(1)EEG监测部分:将雄性C57BL/6J小... 目的:探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干预对小鼠七氟烷(Sev)麻醉深度及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脑电图(EEG)监测模型和认知障碍模型。(1)EEG监测部分: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Sev组和Mem+Sev组。麻醉前7 d小鼠头部植入脑电监测电极,麻醉当日Mem+Sev组腹腔注射20 mg/kg溶于生理盐水的Mem;control组和Sev组小鼠按体重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Sev组和Mem+Sev组采用400 mL/min O_(2)+3%Sev麻醉5 h,control组采用400 mL/min O_(2)处理5 h;待Sev组和Mem+Sev组小鼠翻正反射恢复后结束3组EEG监测,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分析小鼠EEG爆发抑制比及各波段相对功率变化。(2)Sev麻醉后认知障碍部分:另选同一批次雄性C57BL/6J小鼠,分组同前,麻醉前6 d进行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麻醉当日,Mem+Sev组腹腔注射20 mg/kg溶于生理盐水的Mem,control组和Sev组小鼠按体重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Sev组和Mem+Sev组采用400 mL/min O_(2)+3%Sev麻醉5 h,control组采用400 mL/min O_(2)处理5 h;麻醉后3 d进行定位航行测试和空间探索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材海马组织。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乙酰胆碱(ACh)水平;钙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Ca2+浓度;HE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GluN1亚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淀粉样蛋白(Aβ)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ev组麻醉期间各时间段爆发抑制比均升高,麻醉3 d后逃避潜伏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ACh含量降低,Ca^(2+)浓度增加,GluN1亚基、Aβ和p-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ev组相比,Mem+Sev组麻醉诱导时间缩短,麻醉期间各时间段爆发抑制比均升高,慢波和δ波相对功率升高(P<0.05);麻醉3 d后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组织IL-1β、TNF-α和ACh含量增加,GluN1亚基、Aβ和p-tau蛋白表达降低(P<0.05);麻醉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m协同Sev麻醉,加快麻醉诱导,加深Sev麻醉深度,这可能与其增强δ脑电波相对功率有关,但对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Mem干预抑制NMDA受体、Aβ和p-tau蛋白过度表达,并减轻神经炎症,从而缓解Sev麻醉所致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障碍 七氟烷 美金刚 爆发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