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慢性肝病患者常表现出独特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代谢紊乱,术后液体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亟待深入探究术后液体治疗方案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MIMIC-IV数据库中2...目的慢性肝病患者常表现出独特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代谢紊乱,术后液体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亟待深入探究术后液体治疗方案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MIMIC-IV数据库中2414名慢性肝病、接受手术治疗,并术后转入ICU的患者,对纳排后最终得到的2143名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多变量调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转入ICU首日液体治疗方案与术后7天死亡风险的关联,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指出限制性补液为独立保护因素,相较于非限制性补液组,限制性补液显著降低了术后7天死亡率(6.4%vs 12.4%,OR=0.44,95%CI:0.22~0.88,P=0.021)。减少了机械通气的使用(42.9%vs 72.3%,OR=0.29,95%CI:0.24~0.35,P<0.001)和ICU停留时长(1.86 d vs 3.47 d,OR=0.81,95%CI:0.78~0.84,P<0.001)。RCS曲线显示,术后首日液体入量与术后7天死亡风险呈现J型曲线关系,拐点为1850 mL,超过该阈值后,术后7天死亡风险随之增加。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补液的保护作用在不同年龄、合并症群体中均呈现出一致性。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术后首日采取限制性补液方案可有效降低短期死亡风险,且液体入量与7天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剂量效应关联,液体入量超过1850 mL时,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慢性肝病患者常表现出独特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代谢紊乱,术后液体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亟待深入探究术后液体治疗方案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MIMIC-IV数据库中2414名慢性肝病、接受手术治疗,并术后转入ICU的患者,对纳排后最终得到的2143名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多变量调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转入ICU首日液体治疗方案与术后7天死亡风险的关联,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指出限制性补液为独立保护因素,相较于非限制性补液组,限制性补液显著降低了术后7天死亡率(6.4%vs 12.4%,OR=0.44,95%CI:0.22~0.88,P=0.021)。减少了机械通气的使用(42.9%vs 72.3%,OR=0.29,95%CI:0.24~0.35,P<0.001)和ICU停留时长(1.86 d vs 3.47 d,OR=0.81,95%CI:0.78~0.84,P<0.001)。RCS曲线显示,术后首日液体入量与术后7天死亡风险呈现J型曲线关系,拐点为1850 mL,超过该阈值后,术后7天死亡风险随之增加。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补液的保护作用在不同年龄、合并症群体中均呈现出一致性。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术后首日采取限制性补液方案可有效降低短期死亡风险,且液体入量与7天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剂量效应关联,液体入量超过1850 mL时,死亡风险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