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倪诚 岳云 +3 位作者 戈晓东 王云 吴丹 陆冠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06-70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比卡因。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 ml/h,PCA量每次3 ml,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后4、8、20、24、48 h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逐渐下降,PCA按压次数比逐渐上升,术后48、h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术后20 h 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4 h A组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A组术后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PCEA中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4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比卡因相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引起相对少的不良反应,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比卡因 镇痛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舒芬太尼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不良反应发生率 VAS评分 术后硬膜外镇痛 罗比卡因 子宫切除术后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开祥 王维科 +1 位作者 刘书岭 赵逢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术后 病人自控镇痛 PCEA 硬膜外镇痛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86
3
作者 许立新 佘守章 +2 位作者 许学兵 闫焱 谢晓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效应。方法 选择 6 0例ASAⅠ~Ⅱ级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n=30 )。术后采用LCP模式行PCEA ,即负荷剂量 (5ml) +持续剂量 (...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效应。方法 选择 6 0例ASAⅠ~Ⅱ级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n=30 )。术后采用LCP模式行PCEA ,即负荷剂量 (5ml) +持续剂量 (2ml/h) +PCA剂量 (2ml/次 ) ,锁定时间 10min。A组镇痛用药为 0 2 %罗比卡因 +舒芬太尼 (0 4 μg/ml) ;B组为 0 2 %罗比卡因 +芬太尼 (4 μg/ml)。术后 4、8、12、2 0、2 4h双盲对照观察两组镇痛药用量、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评分、运动阻滞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舒芬太尼用量为 (2 6 5 0±2 80 ) μg ;B组芬太尼用量为 (2 74 30± 15 80 ) μg。两组罗比卡因用量无统计学差异。组间相同时间段内VAS、BCS及Bromage评分基本相似 (P >0 0 5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两组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以LCP模式采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 0 2 %罗比卡因行PCE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剂量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罗比卡因 术后镇痛 硬膜外镇痛 病人自控镇痛 麻醉 宫全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被引量:34
4
作者 姚彤 吴新民 应舜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100例,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使用0.5μg/ml舒芬太...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100例,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使用0.5μg/ml舒芬太尼或2μg/ml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背景剂量4ml/h,自控药量2ml/次,锁定时间20min。观察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使用其它镇痛药物。结果舒芬太尼组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静息、咳嗽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两组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术后PCEA 连续硬膜外阻滞 不良反应 复合全身麻醉 术后镇痛效果 腹部手 背景剂量 镇痛药物 恶心呕吐 下肢麻木 呼吸抑制 镇痛 ASA 5μg 发生率 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芬太尼和静注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志强 徐建国 +1 位作者 张利东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66-367,共2页
目的 比较病人自控硬膜外芬太尼 (PCEAF)和病人自控静注吗啡 (PCIAM )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60例病人 ,进行随机、双盲研究。PCEAF组用芬太尼 2 0 μg ,锁定时间 10分钟 ;PCIAM组用吗啡 1mg ,锁定时间 7分钟。 结果 PCEAF... 目的 比较病人自控硬膜外芬太尼 (PCEAF)和病人自控静注吗啡 (PCIAM )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60例病人 ,进行随机、双盲研究。PCEAF组用芬太尼 2 0 μg ,锁定时间 10分钟 ;PCIAM组用吗啡 1mg ,锁定时间 7分钟。 结果 PCEAF组PCA应用少于PCIAM组 (P <0 0 1)。PCEAF病人疼痛最高分为 2 0 ( 10~ 3 3 ) ,而PCIAM组为 3 2 ( 14~ 5 2 ) (P <0 0 5 )。PCEAF组在咳嗽时最高评分为 3 1( 2 1~ 4 1) ,PCIAM组为 5 6( 3 0~ 71) (P <0 0 1)。PCEAF组恶心和嗜睡较少 ,瘙痒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硬膜外PCA给予芬太尼是安全的 ,并减少恶心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吗啡 硬膜外自控镇痛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疼痛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手术病人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镇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婧 苏恩博尔 +1 位作者 吕亮亮 都义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1-303,306,共4页
2016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的官方刊物《Pain》有文章讨论的疼痛新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1]。为了缓解术后疼痛,麻... 2016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的官方刊物《Pain》有文章讨论的疼痛新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1]。为了缓解术后疼痛,麻醉医生按照手术类型、术中麻醉效果及病人自身情况选择镇痛方式、设定镇痛泵参数,病人术后可根据自身疼痛情况进行自控镇痛[2]。其中硬膜外镇痛是妇产科手术常用的镇痛方式之一,最早始于1997年[3],至今已走过20年历程,因其具有可控性和对病人身体伤害较小,广为临床应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急性疼痛 妇产科手 镇痛质量 病人 服务模式 组织损伤 镇痛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毕聪杰 吴秀英 刘国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79,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组)病人36人,随机分为3组,各12例。TΙ组术后给于单次剂量的吗啡和罗哌卡因;TⅡ组给于一次剂量罗哌卡因后接0.1%罗哌卡因硬膜外泵;T...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组)病人36人,随机分为3组,各12例。TΙ组术后给于单次剂量的吗啡和罗哌卡因;TⅡ组给于一次剂量罗哌卡因后接0.1%罗哌卡因硬膜外泵;TⅢ组给于一次剂量后接0.15%罗哌卡因硬膜外泵。术后观察0、1、4、8、24、36h病人心率、血压变化,同时记录有效按压硬膜外泵次数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在术后0、1、4、8、24h,TΙ、TⅡ和TⅢ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36h后TΙ组的VAS评分要显著高于TⅡ、TⅢ组(P<0.05),TⅡ、TⅢ组VAS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PCEA均能缓解术后膀胱痉挛痛,但以TⅢ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硬膜外 自控镇痛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贲门术后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及吗啡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和对肺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沈浩 王莹恬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贲门手 术后镇痛 布比卡因 曲马多 吗啡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肺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高龄前列腺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王冰舒 王业贵 强万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 :观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对高龄前列腺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96例ASAⅠ~Ⅲ级的高龄前列腺切除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为观察组 (n =48) ,术后用PCEA ;Ⅱ组为对照组 (n =48) ;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观察两组病人镇痛... 目的 :观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对高龄前列腺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96例ASAⅠ~Ⅲ级的高龄前列腺切除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为观察组 (n =48) ,术后用PCEA ;Ⅱ组为对照组 (n =48) ;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观察两组病人镇痛效果、呼吸循环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和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Ⅰ组镇痛效果非常显著 ,利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使膀胱冲洗时间缩短 ,患者可早下床活动 ,减少下肢静脉栓塞和心肺脑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而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并且病人的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PCEA可明显改善高龄前列腺切除术的预后 ,但应加强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病人控制 前列腺切除 预后 老年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在老年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亚丽 申新 +2 位作者 程红侠 赵鸽 景桂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对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合适的使用浓度.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老年病人,上腹部择期手术123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1例.所有病人术毕经镇痛泵注入该组镇痛液,Ⅰ组:0.125%罗比卡因+3 μg/ml芬太尼;Ⅱ组:0.15%...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对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合适的使用浓度.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老年病人,上腹部择期手术123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1例.所有病人术毕经镇痛泵注入该组镇痛液,Ⅰ组:0.125%罗比卡因+3 μg/ml芬太尼;Ⅱ组:0.15%罗比卡因+3μg/ml芬太尼;Ⅲ组:0.1875%罗比卡因+3μg/ml芬太尼.术后4、8、12、24、48 h进行镇痛、镇静评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下,三组病人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组术后8、12、24、48 h咳嗽、起床活动VAS评分较高,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amesay及Bromage评分各时间段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在Ⅱ、Ⅲ组中的发生率较高,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组不同浓度罗比卡因术后镇痛对老年病人都安全,0.15%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罗比卡因 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 老年病人 罗比卡因 显著性差异 复合芬太尼 病人术后自控镇痛 VAS评分 腹部择期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47
11
作者 邹定全 马列 +1 位作者 常业恬 吕志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分为四组 :对照 (C)组于手术切皮前 (T1)和手术结束时 (T2 )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ml;地...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分为四组 :对照 (C)组于手术切皮前 (T1)和手术结束时 (T2 )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ml;地塞米松 (D)组于T1、T2 时分别注射地塞米松 10mg和生理盐水 2ml;恩丹西酮 (O)组于T1、T2 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 2ml和恩丹西酮4mg ;地塞米松 +恩丹西酮 (D +O)组于T1、T2 时分别注射地塞米松 10mg和恩丹西酮 4mg。术毕均行病人自控静脉芬太尼镇痛 (PCIFA)。观察术后 2 4h内病人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5例患者因故退出此观察。组间镇痛效果、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5 2 1% ,明显高于D组 (33 3% )和O组 (32 7% ) ,P <0 0 5 ;D +O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 0 % ,与C组比较 ,P <0 0 1,与D组和O组比较 ,P <0 0 5 ;各处理组恶心程度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5 ;D +O组呕吐程度低于C组 ,P <0 0 5。结论 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单独应用均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后PCIFA相关的恶心呕吐 ,减轻恶心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恩丹西酮 术后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恶心 呕吐 连续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皮下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钟敏 李向宇 +2 位作者 赵高峰 季刚 柳垂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21-622,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术后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阿片类镇痛 皮下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有才 薛荣亮 +1 位作者 李伟 雷晓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产妇 泌乳素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9
14
作者 蒋宗滨 秦科 +3 位作者 黄艺文 王喜军 韦宗刚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0-,共1页
关键词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并发症 并发病 疾病 呼吸抑制 吗啡 阿片 布比卡因 丁哌卡因 局部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与常规吗啡镇痛用于心外科术后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仲吉英 狄高梅 +2 位作者 安建雄 陈雷 刘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心外科术后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A)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CA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184例心外科术后病人分为 PCA组和 CAT组,其中 PCA组 98例,CAT组 86例。PCA组用药... 目的:对比研究心外科术后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A)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CA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184例心外科术后病人分为 PCA组和 CAT组,其中 PCA组 98例,CAT组 86例。PCA组用药为50μg/ml的芬太尼,单次剂量25μg,锁定时间 6分,不给病人负荷剂量。拔除气管导管后病人感到疼痛时开始PCA,直到拔管后72小时。 CAT组在病人需要镇痛时酌情肌肉注射吗啡10 mg。分别在拔除气管导管后 4、12、24、48、72、96及 120小时,对病人进行随访并记录有关疼痛及副作用等各项指标。 结果:PCA组疼痛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CAT组,但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CAT组。 结论:芬太尼PCA用于心脏术后镇痛的疗效,优于常规间断肌肉注射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病人自控镇痛 心脏外科手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时三种镇痛药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16
作者 梁丽霞 欧阳葆怡 余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比较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时等效剂量芬太尼、吗啡或哌替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术后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治疗。按镇痛药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镇痛... 为比较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时等效剂量芬太尼、吗啡或哌替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术后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治疗。按镇痛药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镇痛药液为0.1%布吡卡因40ml中加入芬太尼0.1mg(Ⅰ组)、吗啡10mg(Ⅱ组)或哌替啶100mg(Ⅲ组)。患者感到手术创口疼痛时自行揿压PCEA泵的自控按钮。结果显示48h镇痛药液累积用量Ⅰ组和Ⅲ组是Ⅱ组的三倍;Ⅱ组镇痛效果达优者比Ⅲ组多。镇痛治疗期间平均动脉压、脉率和呼吸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SpO2都保持在95%以上。Ⅱ组恶心发生率高于Ⅲ组;仅Ⅱ组发生皮肤瘙痒;Ⅰ、Ⅱ、Ⅲ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7.1%、40.0%和30.8%。结论:用低浓度布吡卡因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液行PCEA能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吗啡镇痛复合液用量最少,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硬膜外 自控镇痛 吗啡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0
17
作者 胡杰 李军 +1 位作者 黄志莲 连庆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901-902,共2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sufentanil)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副作用的差异。方法:6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PCIA组和PCEA组。PCIA组和PCEA组同为舒芬太...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sufentanil)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副作用的差异。方法:6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PCIA组和PCEA组。PCIA组和PCEA组同为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100mL。持续流量2mL/h,自控流量0.5mL/15min。手术缝皮时分别从静脉和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预充量5μg连接镇痛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CEA组在4、8、24h各时段疼痛评分明显高于PCIA组(P<0.05),但该组除48h外,各时段镇静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运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PCIA比PCEA有更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自控 舒芬太尼 静脉 镇痛 硬膜外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托烷司琼预防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8
作者 顾连兵 孙来荣 黄凤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剂量 托烷司琼 预防 术后镇痛 病人自控镇痛 恶心 呕吐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循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力利 吕艳霞 付建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老年 上腹部手 术后镇痛 循环应激反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绍洋 朱萧玲 +4 位作者 魏晓玲 贺大银 可焱 胡胜 熊利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腔注射 吗啡 静脉麻醉 芬太尼 病人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