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全麻术后残余肌松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自静 李密 +2 位作者 陈静 段金崇 王东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时使用维库溴铵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残余肌松(PORC)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择期全麻乳腺癌手术女性患者257例。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时使用维库溴铵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残余肌松(PORC)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择期全麻乳腺癌手术女性患者257例。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60,肌松药采用维库溴铵(0.1mg/kg)。术毕不给予肌松拮抗药,由麻醉医生根据临床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同时由恢复室护士使用Veryark-TOF肌松监测仪,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方式检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拔除喉罩时患者的TOF比值(TOFr)。结果以TOFr〈0.7为标准,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拔除喉罩即刻PORC的发生率为60.3%(155/257),而以TOFr〈0.9为标准时,PORC的发生率为93.8%(241/2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新辅助化疗、术中多次追加肌松剂与PORC风险增加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患者手术中末次追加肌松剂到拔除喉罩时间与术后PORC风险增加相关(OR=1.031,95%CI 1.017~1.046,P〈0.001)。结论对于乳腺癌全麻手术患者,术毕不给予肌松拮抗药可使PORC发生率明显增高,末次给予肌松剂到拔除喉罩时间缩短是发生POR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维库溴铵 术后残余肌松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眼底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岳建英 张伊 奚春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库氯铵持续输注用于喉罩全麻眼底日间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对术后残余肌松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下全麻眼底日间手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5岁,BMI<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库氯铵持续输注用于喉罩全麻眼底日间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对术后残余肌松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下全麻眼底日间手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5岁,BMI<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喉罩置入后持续输注米库氯铵0.20 mg·kg^(-1)·h^(-1)、B组喉罩置入后持续输注米库氯铵0.25 mg·kg^(-1)·h^(-1),维持术中肌松缝结膜时停止输注。记录手术时间、停止输注米库氯铵至拔除喉罩时间。记录入PACU即刻、入PACU后5、10 min的TOFr。记录皮肤潮红、呼吸系统过敏反应、体动、喉罩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入PACU即刻比较,入PACU后5、10 min B组TOFr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停止输注米库氯铵至拔除喉罩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入PACU即刻A组TOFr明显升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皮肤潮红、呼吸系统过敏反应、体动和喉罩移位等不良事件。结论与米库氯铵0.25 mg·kg^(-1)·h^(-1)比较,采用米库氯铵0.20 mg·kg^(-1)·h^(-1)持续输注用于喉罩全麻眼底日间手术,患者停药至拔除喉罩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残余肌松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库氯铵 日间手 眼底手 术后残余肌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