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宁晓丽 刘伟 +3 位作者 李娟 邱诚 解凤磊 闫声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行胸腔镜肺部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64岁,BMI 18...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行胸腔镜肺部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ESPB组(C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ESPB组(D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完成超声引导下ESPB,随后C组采用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D组用艾司氯胺酮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术后PCIA。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1、6、12、24、48 h患者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术后2 d内术后恶心、呕吐及艾司氯胺酮有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前1 d、术后2 d采用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评估患者恢复质量。术前1 d及出院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2 d QoR-40评分明显升高,出院时HA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ESPB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安全有效,围术期镇痛完善,不良反应少,患者早期恢复质量较高,为此类手术提供一种新的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肺癌切除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阿片类药物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靖智利 吴文静 +1 位作者 吴迪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6-911,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86例,男44例,女42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86例,男44例,女42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3例。L组术中维持深度肌松,即强直刺激后计数(PTC)=1~2,气腹压维持在9 mmHg,C组术中维持中度神经肌肉阻滞,即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1~2,气腹压维持在14 mmHg。主要指标为术后1 d 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次要指标包括:术后3 d QoR-15评分,术中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诱导前、气腹后1 h和离室前动脉血pH、BE、PaCO_(2)和PaO_(2),腹腔镜手术条件术者评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肩痛、切口痛及内脏痛发生率以及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L组术后1和3 d QoR-15总分,身体舒适度及疼痛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用量明显增大(P<0.05),气腹后1 h PaCO_(2)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肩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和48 h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结论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麻醉策略可改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肌松 低气腹压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