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短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卧床时间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臧小英 王克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8期1417-1418,共2页
介绍了血管鞘规格、血管鞘拔除后止血方法、血管鞘滞留时间、介入路径的选择对冠心病心脏介入诊疗病人术后卧床时间的影响,并提出了缩短卧床时间的策略。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诊疗 术后卧床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式冲击波在腰椎间孔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客 宋一平 +1 位作者 童迅 刘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8-238,240,共2页
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创伤小、几乎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卧床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及医务人员欢迎。我科自2012年10月以来,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相... 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创伤小、几乎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卧床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及医务人员欢迎。我科自2012年10月以来,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我们应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孔 神经病理性疼痛 术后神经 术后卧床时间 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冲击波作用 临床疗效 发散式 髓核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阻滞术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免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透皮椎间孔镜术后腰腿痛及麻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顾丽丽 张达颖 +3 位作者 张学学 魏建梅 曹新添 廖云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随着微创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对脊柱及周围结构损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及恢复较快等特点,被认为是... 随着微创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对脊柱及周围结构损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及恢复较快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微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脊柱内镜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同和接受。但也有患者PELD术后出现腰腿痛及麻木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腰腿痛 疫苗接种 DISCECTOMY 髓核摘除 术后卧床时间 提取物 lumbar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84
4
作者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6-328,共3页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的微创入路结合特殊设计的手术器械与置入物,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我国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已...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的微创入路结合特殊设计的手术器械与置入物,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我国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微创技术只是传统脊柱手术积极和有意义的补充,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应避免工作中的盲动与冲动,扬长避短,以使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健康顺利发展。为此,本期特邀国内相关脊柱外科专家就微创腰椎椎间融合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供同道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技 椎间孔 腰椎间盘切除 术后卧床时间 腰椎稳定性 椎管内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