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荣 许尚栋 +3 位作者 郑军 刘永民 朱俊明 孙立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45-2650,共6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47例,其中采用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47例,其中采用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18例(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29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和术中临床资料、术后早期和晚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中总合并手术及合并主动脉弓分支动脉重建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两组死亡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中术后因降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发生伤口愈合不良1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中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1例。随访期间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中1例因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吻合口瘘及术中支架人工血管远端降主动脉溃疡行升主动脉置换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中1例因烟囱支架闭塞行右锁骨下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结论未累及主动脉弓部的降主动脉外伤可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累及主动脉弓部的降主动脉外伤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更安全、疗效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主动脉弓降部病变 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全主动脉夹层和狭窄一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汪忠镐 李鸣 +3 位作者 张鸿坤 潘松龄 金炜 越海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29,40,共2页
关键词 全主动脉夹层 狭窄 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狭窄行支架植入术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婉 菅敏钰 +1 位作者 王爱东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颅内、外血管狭窄行PTAS的患者416例,男334例,女82例,年龄40~85岁,ASAⅠ~Ⅲ级。...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颅内、外血管狭窄行PTAS的患者416例,男334例,女82例,年龄40~85岁,ASAⅠ~Ⅲ级。收集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人口学、既往史、神经系统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因素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回顾性探讨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颅外血管狭窄行PTAS的328例患者中,10例(3.0%)发生围术期缺血性卒中。颅内血管狭窄行PTAS的88例患者中,6例(6.8%)发生围术期缺血性卒中。颅外血管PTAS围术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OR=9.44,95%CI2.36~37.71,P=0.001)和术中SBP最低值<90 mm Hg(OR=9.13,95%CI 1.35~61.76,P=0.023)。颅内血管PTAS围术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OR=44.81,95%CI 1.99~1 011.84,P=0.017)、年龄增高(OR=1.25,95%CI 1.04~1.51,P=0.021)和存在钙化斑块(OR=11.02,95%CI 1.11~109.25,P=0.040)。结论在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中,颅外血管PT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和术中SBP最低值<90mm Hg,颅内血管PTAS围术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增高、存在钙化斑块以及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狭窄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期缺血性脑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磊 谭莹 +1 位作者 王华 郑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97-799,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对狭窄血管经PTAS治疗前后形态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Vs、舒张峰流速Vd、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与DSA进行比较。结果41例与术前比Vs、Vm、Vd下降,Pi值增高,Ri值变化不大,TCD及DSA随访所有例患者无再发狭窄;5例患者出现Vs、Vm、Vd增快,Pi值增高,但均未见反流信号;1例出现Vs增快,Vm增快,Vd降低。中、重度狭窄TCD与DSA相符率分别为75%、83%。结论TCD能为血管内支架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前后疗效提供客观依据,其无创、便捷、廉价的优点,更有优势作为PTAS治疗中、重度MCA狭窄的初选、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的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大脑动脉狭窄 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03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史树贵 迟路湘 +3 位作者 陈康宁 范文辉 陈贞芳 胡冬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30-532,共3页
关键词 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 腔内血管成形 疗效观察 治疗 血管疾病患者 颈动脉内膜切除 缺血性脑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6
作者 黄又莉 姚勇 +1 位作者 王祥群 周丽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68,共1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后囊膜破裂常伴有玻璃体脱出,若处理不当常影响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我们采用黏弹剂封孔,驱赶残留的核块及皮质,无灌注抽吸皮质,玻璃体脱出行前节玻璃体切割,然后植入后房型人...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后囊膜破裂常伴有玻璃体脱出,若处理不当常影响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我们采用黏弹剂封孔,驱赶残留的核块及皮质,无灌注抽吸皮质,玻璃体脱出行前节玻璃体切割,然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破裂 玻璃体脱出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并发症 皮质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强 段志泉 +5 位作者 王新文 张曦彤 张晓鹏 徐克 DavidsonI HopkinsonBR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4,57,共3页
目的 :应用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 ,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 ,在动态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测下用跨肾动脉支架分叉型人工血管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术... 目的 :应用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 ,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 ,在动态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测下用跨肾动脉支架分叉型人工血管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术中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提示动脉瘤消失 ,没有内漏存在。术后 1周螺旋 CT检查提示腔内人工血管无移位扭曲 ,血流通畅无内漏发生。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手术创伤小 ,病人恢复快。跨肾动脉支架人工血管具有固定牢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支架 人工血管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8
作者 邓伏芝 艾俐 周佩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55-56,共2页
对29例白内障病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联合前房内麻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护理配合。提出表面麻醉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要求护士有熟练的专科技术,与术者密切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麻醉 局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颈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漆君 刘建仁 +9 位作者 晁明 丁美萍 黄鉴政 武建军 张广强 孙继红 宋水江 张宝荣 陈伟 李慎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3月到2006年4月对8例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治疗,观察CAS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8例症状... 目的:探讨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3月到2006年4月对8例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治疗,观察CAS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9根颈动脉进行了CAS治疗。CAS术后9根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从75.49/5显著减少到28.89/5(P〈0.001,配对t检验)。所有的患者都使用了脑保护装置。全部使用自膨式支架,其中大部分是Precise镍钛合金支架(77.8%)。术中5例患者发生了一过性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经过21.5±14.2(4~41)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没有再发卒中,除1例患者仍有轻度头晕外,其余患者头晕、眩晕症状全部消失。6例(75%)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和/或CTA随访发现支架通畅,无再狭窄。结论:采用脑保护装置的CAS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的安全可行的方法,但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作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治疗 血管成形/副作用 支架 气囊扩张 随访研究 颈动脉球囊扩 张和支架植入术 脑保护装置 血管内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晓辉 钟孟飞 +5 位作者 杨志杰 吕在刚 刘梦蕙 李海停 陈秀菊 高宗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筛查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共2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均采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记录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筛查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共2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均采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记录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内机械取栓次数、取栓前是否静脉溶栓、是否行球囊扩张术和(或)支架植入术、取栓后是否动脉溶栓、术后是否应用替罗非班;术后即刻采用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评价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记录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术后90 d内病死率。结果 25例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中位时间5.00(4.00,6.30)h,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中位时间2.00(2.00,2.50)h,血管内机械取栓次数2(2,2)次,7例(28%)先行静脉溶栓再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6例(24%)行单纯球囊扩张术,3例(12%)行单纯支架植入术,4例(16%)行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4例(16%)取栓后行动脉溶栓,11例(44%)术后应用替罗非班;20例(80%)血管再通(TICI分级2b^3级);术后24 h 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8(4,12)分对14(11,17)分;Z=-3.532,P=0.000],3例(12%)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90 d 15例(60%)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2例(8%)死亡。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CI分级2b^3级是血管内机械取栓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OR=0.316,95%CI:0.102~0.982;P=0.046)。结论 Solitair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且大脑中动脉再通级别越高、预后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动脉 血栓切除 支架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荣华 彭亚 +5 位作者 宣井岗 朱旭成 曹洁 邵华明 孙荣伟 杨伊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管再通情况使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进行评估。术前和出院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①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7.3%(96/110),其中TICI 3级为61.8%(68/110),TICI 2a级为10.2%(11/110),TICI 2b级为15.3%(17/110),12.7%(14/110)的患者血管未能再通。②出院时NIHSS评分(8±4)分,较入院时(18±4)分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90d时,预后良好率(mRS≤2分)为43.6%,全组病死率为12.7%。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能迅速、安全、有效地达到血管再通、血流恢复的治疗目标,提高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但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颅内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SOLITAIRE AB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股转流下行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的手术配合
12
作者 冯慕贤 谢庆 +3 位作者 陈思 李敏仪 王昭慧 李艳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49-50,共2页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min,DHCA时间7~48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降主动脉瘤 股股转流 人工血管重建 深低温停循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膨体血管腋-腋动脉解剖外转流术的手术配合
13
作者 单雪梅 赵彩晶 +2 位作者 韩莉 齐菲 郭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0期49-50,共2页
对 1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病人进行人工膨体血管腋 腋动脉解剖外转流术 ,利用人工膨体血管建立新的血管通路与健侧腋动脉相连。结果解决了锁骨下动脉供血不足及逆流情况。提出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 对 1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病人进行人工膨体血管腋 腋动脉解剖外转流术 ,利用人工膨体血管建立新的血管通路与健侧腋动脉相连。结果解决了锁骨下动脉供血不足及逆流情况。提出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熟悉手术步骤 ,准确迅速传递手术器械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膨体血管 腋动脉 动静脉转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向浩 徐萌萌 尹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65例(mRS>2分),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O-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vs 47.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0.989~1.205,P=0.046)、糖尿病(OR=0.122,95%CI:0.026~0.561,P=0.007)、症状性脑出血(OR=0.038,95%CI:0.002~0.656,P=0.024)、侧支循环不良(OR=0.037,95%CI:0.007~0.196,P=0.000)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龄、糖尿病、症状性脑出血、侧支循环不良,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 支架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术中护理配合
15
作者 郝蔓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观察 护理配合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血管支架置人 栓塞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心理护理 材料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VO支架取栓术治疗分支动脉病变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卫平 王宁 +5 位作者 张杨 杨伟利 杨汉卿 胡俊刚 王辰龙 呼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3-739,共7页
目的探讨TERVO支架取栓术治疗分支动脉病变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例颅内分支动脉病变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3段闭塞2例、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2例)诊治... 目的探讨TERVO支架取栓术治疗分支动脉病变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例颅内分支动脉病变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3段闭塞2例、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2例)诊治经过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评估血流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90 d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8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8/9。术后即刻mTICI分级3级6例、2b级6例、2a级1例,血管再通率8/9。术后发生患侧脑出血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其余7例闭塞动脉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4 d NIHSS评分为4.00(2.50,5.50),低于入院时评分9.00(7.50,11.00);术后90 d mRS评分≤2分7例、>2分2例,预后良好率7/9。结论TREVO支架取栓术治疗颅内分支动脉病变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栓切除 支架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性使用自膨式支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现状
17
作者 廖章正(综述) 段鸿洲(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450,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曾被认为是治疗ICAS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应用于ICAS治疗的Wingspan支架在临床研究中却表现出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血管内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期并发症 自膨式支架 缺血性脑卒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re支架机械取栓术快速再通闭塞血管是否存在学习曲线
18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19-619,共1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良好的预后与血管成功再通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加拿大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接受Solitare支架取栓术的患者资料,评估快速血管再通是否存在学习曲线。主要评估参数包括各时间段(CT检查时间→造影就位→股动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良好的预后与血管成功再通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加拿大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接受Solitare支架取栓术的患者资料,评估快速血管再通是否存在学习曲线。主要评估参数包括各时间段(CT检查时间→造影就位→股动脉穿刺→第1次支架释放→血管再通)。2009年5月-2012年2月,共83例患者接受了Solitare支架取栓治疗,根据CT检查到血管再通时间和前述不同时间段,将患者分成3组。再通成功率——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达到IIa有75例(90.4%)。CT检查到血管再通的总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明显缩短,最初25例患者的总时间远大于近期的25例患者(分别为161和94rain,P〈0.01),最显著的进步是第1次支架释放到血管再通的时间(第1组与第3组比较,P=0.001),cT检查到造影就位的时间(第1组与第3组比较,P=0.02),并且股动脉穿刺到第1次支架释放的时间也明显缩短(第1组与第3组比较,P=0.02)。研究者认为,在采用Solitare支架机械取栓时,存在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曲线 闭塞血管 机械取栓 取栓 支架 急性缺血性卒 患者资料 血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膨式颅内支架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19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 血管内治疗 颅内支架 自膨式 颅内动脉闭塞 支架置人 神经内科 A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及血管成形术后30d内卒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2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 危险因素 血管成形 死亡 颈动脉支架置入 颈内动脉狭窄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