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黄静 段丽丽 冯新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评价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认知和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2名在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患者术中压疮知识和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为期... 目的:评价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认知和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2名在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患者术中压疮知识和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为期2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与防范行为培训。培训方法包括教学培训、行为演示、发放宣传材料等。比较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并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实施培训后,该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相关知识得分及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得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有效的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预防术中压疮的安全护理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人员 术中压疮 认知 行为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监测分析与质量改进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体玉 郭月 +2 位作者 赵快乐 余云红 旷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22-25,共4页
目的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进行监测与分析,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持续监测手术室压疮发生动态,分析压疮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特征,应用"现场、现物、现实"三现原则,确定压疮发生率增高的真因,组织小组讨论拟定改进措施并... 目的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进行监测与分析,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持续监测手术室压疮发生动态,分析压疮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特征,应用"现场、现物、现实"三现原则,确定压疮发生率增高的真因,组织小组讨论拟定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改进前后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术中压疮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动,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术中压疮 监测与分析 敏感性指标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术中压疮发生风险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琼 钱萍 +3 位作者 高兴莲 吴荷玉 杨英 王曾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术中压疮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中选取7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前期现状调查,分析术中受压部位皮肤损伤产生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关对策,制订"3S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并对... 目的探讨降低术中压疮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中选取7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前期现状调查,分析术中受压部位皮肤损伤产生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关对策,制订"3S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压疮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结果 QCC活动后,术中皮肤损伤发生率由9.07%降至4.50%,目标完成率100.88%。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危险,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术中压疮 3s评估表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分析手术中压疮风险因素及制定护理对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朋 邹丽娟 +2 位作者 常后婵 钟爱玲 别逢桂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分析手术中压疮风险因素及制定护理对策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2011年7-12月我科发生的23例手术中压疮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与对策实施后的2012年1-6月手术中...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分析手术中压疮风险因素及制定护理对策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2011年7-12月我科发生的23例手术中压疮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与对策实施后的2012年1-6月手术中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中压疮发生率由干预前的0.21%降低到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A方法的运用,能够在诸多因素中查找到当前科室发生手术中压疮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加以干预,从而有效降低手术中压疮的发生,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根本原因分析法 风险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干预方案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秀平 任杰平 张兰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7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方案在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集合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参考对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的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结果,制定术中压疮六步防护策略,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相关知识、集束干预方案培训与督导。选择集束干...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方案在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集合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参考对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的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结果,制定术中压疮六步防护策略,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相关知识、集束干预方案培训与督导。选择集束干预方案实施后的800例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前的80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并对78名手术室护士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名护士的知信度分值和技能考核成绩在集束干预方案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压疮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并应用术中压疮集束干预方案,通过持续教育及过程管理,可提高护士的压疮防护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干预 术中压疮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急重症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水珠 付丽明 +2 位作者 陈玉蓓 邱小雪 林小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急重症患者发生术中压疮的相关研究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7例术中高危压疮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3例术中高危压疮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精细化预... 目的探讨急重症患者发生术中压疮的相关研究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7例术中高危压疮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3例术中高危压疮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精细化预防压疮护理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术中压红、压疮形成例数及两组术中不同手术体位压红、压疮形成例数;术后即刻查看手术不同时间点压红、压疮的例数及面积。结果通过采用精细化预防压疮护理改进措施后试验组发生压红、压疮的例数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体位比较:通过系统培训学习及合理摆放体位后,试验组中平卧位及侧卧位的患者其压红、压疮形成的例数比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术中手术完成不同时间点比较:试验组中2.5-3.9 h、4.0-5.9 h压红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2.5 h、2.5-3.9 h、4.0-5.9 h压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预防压疮护理改进措施可降低压红、压疮的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应对意识及责任感,提高对急重症高危压疮患者预防的准确性,保障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患者 术中压疮 精细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结合RCA预防术中压疮发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27-30,共4页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结合根本原因分析(RCA)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方法:结合FMEA和RCA两种质量改进方法,科室成立分析团队,绘制流程图,列出潜在失效模式,对2012年手术室发...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结合根本原因分析(RCA)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方法:结合FMEA和RCA两种质量改进方法,科室成立分析团队,绘制流程图,列出潜在失效模式,对2012年手术室发生压疮情况调查,找出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实施干预后术中压疮5项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值低于实施前;干预前1年内术中高危压疮发生率为1.4%;干预后术中高危压疮发生率为0.5%;干预前后均没有发生俯卧位手术后眼睛失明。结论:FMEA与RC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及因俯卧位体位摆放不当导致眼睛不可逆失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发生率 俯卧位 失效模式 RPN 根本原因分析 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敷料联合硅胶凝胶垫预防老年患者术中压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娜 冯冉 鄢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粘性敷料联合硅胶凝胶垫预防老年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18例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用海绵垫预防压疮,实验组使用粘性敷料联合硅胶凝胶垫预防压疮。手术... 目的观察粘性敷料联合硅胶凝胶垫预防老年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18例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用海绵垫预防压疮,实验组使用粘性敷料联合硅胶凝胶垫预防压疮。手术结束后记录受压部位皮肤压红、红斑、水疱、皮肤破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皮肤压红、红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粘性敷料联合硅胶凝胶垫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老年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敷料 硅胶凝胶垫 术中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预防术中压疮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学红 胡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288-289,290,共3页
为降低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通过品管圈活动调查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通过要因分析、采取对策、改进流程形成预防患者术中压疮的流程,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 预防术中压疮 品管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对压疮高危肿瘤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文静 柏红 丁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对压疮高危肿瘤患者术中压疮(IAPU)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风... 目的探讨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对压疮高危肿瘤患者术中压疮(IAPU)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评估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APU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APU发生率为1.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压疮高危肿瘤患者IAPU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术中压疮 高危患者 室护理 风险量化评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左育涛 廖启清 李雪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我科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重度危险的...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我科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重度危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2014年1~3月我科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58例,所有压疮风险评估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压疮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压疮发生6例,发生率为10.3%,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5)。结论应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使手术室护士能正确、客观评价患者各方面情况,正确的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提高手术压疮风险的预见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压风险评估表 术中压疮 护理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动态评估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熊璨 高兴莲 +3 位作者 杨英 马琼 余文静 王曾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2-55,共4页
目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制的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2 913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对存在术中压疮高危因素的362例(12.43%)患者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及针对性防... 目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制的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2 913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对存在术中压疮高危因素的362例(12.43%)患者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及针对性防护干预。结果 362例患者中发生术中压疮40例(1.37%),术后72h发生压疮3例(0.10%);较长空腹时间及受压局部皮肤状况不佳是术中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2.770、3.194,均P<0.01)。结论应用3S手术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对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施针对性防护,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对空腹时间较长及受压部位皮肤状况不佳者需进一步改进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大血管疾病 术中压疮 高危因素 评估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用于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快乐 赵体玉 +3 位作者 李岩 郭月 乐霄 旷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340-1345,共6页
目的 :分析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预防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和传统仰卧位。结果 :(1)体位安置后,实验组患者枕部、骶尾部、足跟压强均低于对照组(P<0.0... 目的 :分析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预防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和传统仰卧位。结果 :(1)体位安置后,实验组患者枕部、骶尾部、足跟压强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肩胛部压力降低不明显。但实验组患者小腿压力略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体位舒适率高于对照组(P<0.01);(3)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患者骶尾部、足跟部压力持续低于对照组(P<0.01);(4)手术结束即刻,实验组患者未发生压疮,对照组发生9例I期压疮,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两组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能够使仰卧位的手术患者身体压力再分布,有效降低主要受压部位的压力,并对高压部位进行持续减压,从而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仰卧位 术中压疮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对脊柱手术病人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惠梅 钟文慧 李丽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对脊柱手术病人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率、护理质... 目的分析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对脊柱手术病人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应用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率、护理质量及病人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皮肤压红及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 25%, 7.5%vs. 27.5%, 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5.73±3.78)分vs.(92.86±3.14)分,(91.63±6.84)分vs.(86.82±5.93)分, P<0.05]。结论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在脊柱手术中能够有效预防病人术中压疮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病人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记录单 脊柱手 术中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手术患者进行FMEA压疮风险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预防其发生术中压疮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3期258-259,共2页
目的:分析对手术患者进行FMEA(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压疮风险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预防其发生术中压疮(intraoperative pressure sore,IP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手术患者进行FMEA(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压疮风险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预防其发生术中压疮(intraoperative pressure sore,IP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压疮管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和FMEA压疮风险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IPS知识的知晓率、IPS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IPS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其IPS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FMEA压疮风险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预防其发生IPS方面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风险管理 术中压疮 认知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训干预对手术室护士的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青 刘海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培训干预对手术室护士的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36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中压疮认识及防范行为的培训干预,观察培训干预前后护士的术中压疮认识水平及防范行为能力。结果培训干预后,36名护士... 目的探讨培训干预对手术室护士的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36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中压疮认识及防范行为的培训干预,观察培训干预前后护士的术中压疮认识水平及防范行为能力。结果培训干预后,36名护士的术中压疮基础知识6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名护士的压疮防范行为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士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术中压疮基础知识水平及防范行为能力,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士 术中压疮 防范行为 培训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拜尔坦泡沫敷料减少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晓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6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预防压疮方法在手术患者术中预防压疮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实验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泡沫垫、硅胶垫、气垫圈等根据不同手术体位进行压疮预防。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不同预防压疮方法在手术患者术中预防压疮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实验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泡沫垫、硅胶垫、气垫圈等根据不同手术体位进行压疮预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拜尔坦泡沫敷料进行压疮预防。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皮肤舒适度。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皮肤压痛、压红、灼热、潮湿发生率分别为4.00%、2.00%、0、2.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8.00%、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计手术时间>4 h的患者,尽量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拜尔坦泡沫敷料,既可减低压疮发生率,也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康惠尔透明贴 拜尔坦泡沫敷料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贴在脑外科术中压疮防护中的循证应用
18
作者 杜文秀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154-15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使用压疮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降低脑外科手术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收治脑外科手术患者968例,均采用综合的压疮防护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全部使用无边型压疮贴,观察组选择性使用无边型压疮贴。比较两组患者压...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使用压疮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降低脑外科手术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收治脑外科手术患者968例,均采用综合的压疮防护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全部使用无边型压疮贴,观察组选择性使用无边型压疮贴。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观察组根据患者体重指数使用压疮贴的压疮发生率降低。结论:在采用综合的压疮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性使用无边型压疮贴,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类型压疮贴能降低脑外科手术术中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 术中压疮防护 循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患者压疮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6
19
作者 郭月 余云红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压疮的临床特点,为指导临床改进术中压疮预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以某三甲医院手术室2013年发生压疮的11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和分期,患者的年龄与科室、手术时间和手... 目的分析手术室压疮的临床特点,为指导临床改进术中压疮预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以某三甲医院手术室2013年发生压疮的11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和分期,患者的年龄与科室、手术时间和手术体位等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23%,以I期压疮为主。术中压疮的高发科室是骨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高发体位为俯卧位,好发部位为颜面部、髂前上棘、胸部和双下肢骨隆突处。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术中压疮的临床特点,选择应用具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临床特点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郝雪梅 胡小灵 +1 位作者 马丽 徐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1525例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术中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25例患儿中,术... 目的分析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1525例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术中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25例患儿中,术后受压部位出现反应性充血(压红)者共102例,占20.5%;其中39例患儿连续2个观察日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被诊断为Ⅰ期术中压疮,占6.06%。不同年龄、手术时间的患儿发生术后压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体温、进行体外循环患儿的压疮发生率高于术中体温正常、未进行体外循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以降低患儿压疮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术中压疮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