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国学小说的个人视角与札记体叙事
- 1
-
-
作者
王昕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200,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36)
-
文摘
国学小说包括历代史志中的"子部小说家类"的全体与"史部杂家"的部分著作。这类数量庞大的小说是传统学术中固有的一类著述,同文学性的小说概念与外延都是不同的。国学小说的子部特质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是作者以个人见闻、亲身经历来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其次是以议论为宗,叙事是铺垫,作者对事件的观察、意见和评价更具价值。以著述者的个人视角与札记体特征为线索,可以看到国学小说之文体与文化视野上的特点:在记述事实上更具个人闻见色彩,以讲述事实的方式自我辩护;题材选择上,有意识地"识其小者",择取个人化、生活化的片断;国学小说通常以短札的方式书写,札记体让创作过程变得轻松随意,形式的自由推动了文人的著述热情;札记体是较为初级的著书立说,可精可粗,使小说具备了传统著述的学术基因,这一体例促发了国学小说的创作与繁荣。国学小说可补官修史书类书的欠缺,有益于以多样性史料重新认识历史,对国学小说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亟待展开的研究领域。其既非发育不完全的文学性小说,也非只是史料笔记,而是古代学术史上不断壮大的一个文类。国学视野下的小说研究,对今人认识传统学术的内在理路和认知模式有较大的帮助。
-
关键词
国学小说
个人视角
札记体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呼唤札记体精神
- 2
-
-
作者
张国功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19,共1页
-
-
关键词
札记体精神
生命力
文学评论
文风
学术造诣
-
分类号
I05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的文学史观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许龙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4,共7页
-
文摘
钱钟书在其文学史观中 ,不仅考察了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而且从内在审美规范特征的维度透视了文体的分类与创新。同时 ,他还立足于文学的审美艺术性 ,主张尊重文学历史的现象与事实 ,认为文学史不应按朝代分期 ,“因世以求文” ,而当“以能文为本” ,并采取札记体的形式实现其对文学史的构想。
-
关键词
钱钟书
文学史观
文学文本
文体
通史体
札记体
-
Keywords
Qian Zhong-shu
ideas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literature text
style
general history
reading note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