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的本质和现象
1
作者 蒋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12-13,16,共3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和现象是不同等级的范畴,分别从事物的根据和表现两个方面把握来事物。现象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可以了解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和现象是不同等级的范畴,分别从事物的根据和表现两个方面把握来事物。现象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可以了解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而本质是构成某一事物的各种要素的内在联系,因此,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本质 统治阶级意志 被统治阶级 本质和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 法律的统治 马克思恩格斯 法的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辩证转化及其意义
2
作者 仓道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质和现象之间能否辩证转化?在已出版的哲学教科书、著作和文章中,几乎都未从涉及。在哲学史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都没能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本质和现象的辩证转化,但在他们... 本质和现象之间能否辩证转化?在已出版的哲学教科书、著作和文章中,几乎都未从涉及。在哲学史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都没能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本质和现象的辩证转化,但在他们的著作中,都表达了这个思想。列宁明确地提出了这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往返流动,是其间辩证转化的重要特征;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对立,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意义,超出一定范围,无疑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又从本质到现象的转化过程,这种过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辩证转化在思维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中“本质”的含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正和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5,共2页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里讲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质”是何含义?应当如何理解?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利于对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的领会和贯彻。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对“本质”的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许多同志把邓小平同志讲的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本质和现象 邓小平同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公有制为主体 本质和特征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列宁的反映论对文艺“写本质”和“写真实”的思考
4
作者 张弼 《求是学刊》 1984年第4期48-51,57,共5页
关键词 列宁 “写真实” 写本 反映论 文艺 社会生活 事物的本质 作品 物本 本质和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的无限性理论及其启示
5
作者 郭大俊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10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无限性 有限和无限 恩格斯 有限性 人的思维 启示 二律背反 本质和现象 认识能力 基本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和局部的辩证法
6
作者 梁中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77-83,共7页
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事业是一个整体,有统一的奋斗目标,而我们的国家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全局、通晓全局和研究局部、通晓局部密切地结合起来。... 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事业是一个整体,有统一的奋斗目标,而我们的国家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全局、通晓全局和研究局部、通晓局部密切地结合起来。目无全局,不顾统一,指导局部就要犯脱离整体的盲目乱干的错误;否认局部,无视特殊,指挥全局就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断的错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是既有远见卓识又有求实精神的革命者。”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研究全局和局部的辩证法,用它来指导革命工作,是多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和局部 唯物辩证法 列宁 毛泽东同志 普遍联系 要犯 研究局 中国革命战争 本质和现象 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黑格尔的“绝对”
7
作者 王振林 黄顺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27-29,共3页
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根本原则:绝对作为实体就是主体,是前人哲学,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必然的矛盾统一。绝对作为精神的实体,必然在自身的否定性中外化自己并存在于它的他物中,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同时,绝对作为... 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根本原则:绝对作为实体就是主体,是前人哲学,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必然的矛盾统一。绝对作为精神的实体,必然在自身的否定性中外化自己并存在于它的他物中,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同时,绝对作为认识的主体,又在它的外化现实中直观自己而返回自身,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因此,绝对既是对象化自身的实体,又是使对象返回自身的主体,是实体和主体的统一体,也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斯宾诺莎 自我意识 《精神现象学》 意识形态 费希特 思维与存在 内在规定性 本质和现象 哲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黑格尔“绝对理念”问题的管见
8
作者 王修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85-87,共3页
张传湘同志在他的《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前吗?》(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一文中,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概括为世界的本质、共性、普遍性和无限的整体,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认为黑格尔的“... 张传湘同志在他的《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前吗?》(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一文中,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概括为世界的本质、共性、普遍性和无限的整体,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并非存在于客观世界之前,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作者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的原理,去说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为“绝对理念”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二者同时存在,没有时间先后。他说:黑格尔确实讲过逻辑在先,自然界在后的话,但是,“逻辑在先即第一位、首要、根本的意思,逻辑在后即第二位,次要非根本的意思。例如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本质是逻辑在先,现象是逻辑在后,这意思是说本质是第一位的、根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理念 黑格尔 逻辑在先 客观世界 自然界 本质和现象 本质现象 唯心主义者 小逻辑 《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