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
1
作者
魏传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思维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本质主义思维
实践
思维
德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
2
作者
魏传光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思维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本质主义思维
实践
思维
德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思维误区及其矫正
被引量:
2
3
作者
童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7期28-32,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的兴起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再次透视出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建立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在我国文化建设空前繁荣的背后,本质主义思维、意识形态思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的兴起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再次透视出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建立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在我国文化建设空前繁荣的背后,本质主义思维、意识形态思维、文化中心文化思维三个误区对文化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必须从学理上予以廓清,以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文化
本质主义思维
意识形态
思维
文化中心
主义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学反本质主义的话语策略与逻辑错位——与陶东风教授商榷
4
作者
刘连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3-198,共6页
自2001年陶东风教授发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以来,"反本质主义"成了文艺学研究的前沿话语,但由于其中一系列的逻辑错位,最终用文学普遍本质的不存在否定了文学本质要求普遍性的权利,遮蔽了本质主义作为思维方法的合...
自2001年陶东风教授发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以来,"反本质主义"成了文艺学研究的前沿话语,但由于其中一系列的逻辑错位,最终用文学普遍本质的不存在否定了文学本质要求普遍性的权利,遮蔽了本质主义作为思维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本质主义的限度,不仅导致了反本质主义自身理论的逻辑困境,也为文艺学研究带来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表述,严重影响了文艺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果断地用"奥卡姆剃刀"将之剃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
本质
主义
文艺学
话语策略
逻辑错位
作为
思维
方法的
本质
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成性思维:现代德育研究的思维选择
被引量:
7
5
作者
储德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从哲学中汲取养份是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德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当代西方哲学从本质主义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向在给当代哲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当代德育研究晓示了方向。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
从哲学中汲取养份是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德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当代西方哲学从本质主义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向在给当代哲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当代德育研究晓示了方向。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德育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更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不仅是布道者,更应该是充满浓郁人文韵味的关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研究
本质主义思维
生成性
思维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研究型教学探讨
被引量:
7
6
作者
胡文龙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授受式教学的封闭框架,实现了教学文化范式的重要变革。本文在分析本质主义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剖析了研究型教学与生成性思维的契合之处,并提...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授受式教学的封闭框架,实现了教学文化范式的重要变革。本文在分析本质主义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剖析了研究型教学与生成性思维的契合之处,并提出研究型教学的精神旨归在于让生命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生成性
思维
本质主义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文学本质论”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
3
7
作者
徐润拓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对“文学本质论”的回顾 :从外部出发的本质论、从内部出发的本质论以及综合本质论。对文学本质论的元批评 :文学本质问题的思想功能和构设功能以及其思想功能的衰微 ,思想和理论的区别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文学理论创新的可能
关键词
文学
本质
论
思想功能
非
本质主义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德育研究的生成性思维转向
8
作者
储德峰
连淑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
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德育研究者不是旁观者,而是德育的践行者;不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而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不是只会说教的布道者,而是充满人文韵味的关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研究
本质主义思维
生成性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当代道德教育的选择
被引量:
3
9
作者
吕星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6,共5页
由于对道德教育本体认识的偏差,道德教育简约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植入与接受及行为训练,遮蔽了道德规范所依赖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论证,当前的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其工具功能和本体功能,陷入无效的困境。其根源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道德教育...
由于对道德教育本体认识的偏差,道德教育简约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植入与接受及行为训练,遮蔽了道德规范所依赖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论证,当前的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其工具功能和本体功能,陷入无效的困境。其根源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道德教育走出困境需改变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道德教育。实践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生存,因而要求道德教育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取代"德目"的灌输。培养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策略是:教学生以公正作为道德判断的原则、用"+1示范法"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奉行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公正团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本质主义思维
方式
实践
思维
方式
道德判断与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
1
作者
魏传光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文摘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思维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本质主义思维
实践
思维
德育叙事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
2
作者
魏传光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文摘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思维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本质主义思维
实践
思维
德育叙事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思维误区及其矫正
被引量:
2
3
作者
童萍
机构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7期28-32,共5页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的兴起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再次透视出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建立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在我国文化建设空前繁荣的背后,本质主义思维、意识形态思维、文化中心文化思维三个误区对文化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必须从学理上予以廓清,以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文化
本质主义思维
意识形态
思维
文化中心
主义
思维
Keywords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sentialist thinking
ideological thinking
culture-centered thinking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学反本质主义的话语策略与逻辑错位——与陶东风教授商榷
4
作者
刘连杰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3-19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梅洛-庞蒂晚期肉身存在论美学研究"(编号:13YJC720024)
文摘
自2001年陶东风教授发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以来,"反本质主义"成了文艺学研究的前沿话语,但由于其中一系列的逻辑错位,最终用文学普遍本质的不存在否定了文学本质要求普遍性的权利,遮蔽了本质主义作为思维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本质主义的限度,不仅导致了反本质主义自身理论的逻辑困境,也为文艺学研究带来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表述,严重影响了文艺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果断地用"奥卡姆剃刀"将之剃除。
关键词
反
本质
主义
文艺学
话语策略
逻辑错位
作为
思维
方法的
本质
主义
Keywords
Anti-essentialism in Literary Theory
Discourse Strategy
Logic Mismatch
Anti-essentialism A Way of Thinking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成性思维:现代德育研究的思维选择
被引量:
7
5
作者
储德峰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基金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
课题立项批准号:SZf-07007
文摘
从哲学中汲取养份是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德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当代西方哲学从本质主义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向在给当代哲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当代德育研究晓示了方向。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德育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更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不仅是布道者,更应该是充满浓郁人文韵味的关怀者。
关键词
德育研究
本质主义思维
生成性
思维
生活世界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研究型教学探讨
被引量:
7
6
作者
胡文龙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文摘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授受式教学的封闭框架,实现了教学文化范式的重要变革。本文在分析本质主义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剖析了研究型教学与生成性思维的契合之处,并提出研究型教学的精神旨归在于让生命在场。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生成性
思维
本质主义思维
Keywords
Research-based teaching
genitive thinking
essentialist thinking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文学本质论”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
3
7
作者
徐润拓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文摘
对“文学本质论”的回顾 :从外部出发的本质论、从内部出发的本质论以及综合本质论。对文学本质论的元批评 :文学本质问题的思想功能和构设功能以及其思想功能的衰微 ,思想和理论的区别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文学理论创新的可能
关键词
文学
本质
论
思想功能
非
本质主义思维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德育研究的生成性思维转向
8
作者
储德峰
连淑芳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基金
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课题立项批准号:SZf-07007
+1 种基金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资助课题"生成性思维指导下的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GJZZ54-08
文摘
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德育研究者不是旁观者,而是德育的践行者;不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而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不是只会说教的布道者,而是充满人文韵味的关怀者。
关键词
德育研究
本质主义思维
生成性
思维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当代道德教育的选择
被引量:
3
9
作者
吕星宇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项目"基础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8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由于对道德教育本体认识的偏差,道德教育简约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植入与接受及行为训练,遮蔽了道德规范所依赖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论证,当前的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其工具功能和本体功能,陷入无效的困境。其根源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道德教育走出困境需改变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道德教育。实践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生存,因而要求道德教育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取代"德目"的灌输。培养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策略是:教学生以公正作为道德判断的原则、用"+1示范法"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奉行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公正团体"策略。
关键词
道德
本质主义思维
方式
实践
思维
方式
道德判断与选择
Keywords
moral
essentialism way of thinking
practical mode of thinking
moral judgment and choice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
魏传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
魏传光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思维误区及其矫正
童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艺学反本质主义的话语策略与逻辑错位——与陶东风教授商榷
刘连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成性思维:现代德育研究的思维选择
储德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研究型教学探讨
胡文龙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文学本质论”研究的反思
徐润拓
《广东社会科学》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当代德育研究的生成性思维转向
储德峰
连淑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当代道德教育的选择
吕星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