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两种朱墨分书本草残卷的文献学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虞舜 王家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的异同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准确地辑复,进而研究和利用宋以前诸家重要本草开辟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墨分书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辑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载药知多少 被引量:1
2
作者 裴健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1期25-25,共1页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味。《本草经集注》载药730味。《新修本草》载药844味。《开宝本草》载药983味。《嘉祐本草》载药1082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558味。《本草衍义》载药472味。《珍珠囊》载药100味。
关键词 《新修本草 嘉祐本草 神农本草经 开宝本草 本草著作 本草经集注 珍珠囊 本草衍义 本草备要》 本草从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病通用药”的体例构建及辨治模式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季文达 马骏 +3 位作者 肖正 白敏 杨晓轶 李应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 《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为基础框架,以《伤寒杂病论》之方药为参考,以自身及他医用药经验为扩充创建了“诸病通用药”体例,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病症与药物主治之长进行联系、归纳和总结,创建了“病-药”纲目体例。“诸病通用药”体例的构建开辟了“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先河,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组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通用药 辨治模式 专病专方 专病专药 本草经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本草》的资料
4
作者 立声 《商业研究》 1978年第1期20-20,共1页
“本草”指的就是中药。我国药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举凡动物、矿物和植物都可入药。但其中植物药占多数,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所以我国古时候讲药的书都以“本草”命名。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书,是公元1~2世纪汉代后期的... “本草”指的就是中药。我国药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举凡动物、矿物和植物都可入药。但其中植物药占多数,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所以我国古时候讲药的书都以“本草”命名。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书,是公元1~2世纪汉代后期的《神农本草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研究药物的成果,载药365种,公元5~6世纪南朝梁代名医陶弘景编写了一本《本草经集注》,在本草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公元659年唐代政府颁行一部《新修本草》,载药84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经集注 内容丰富 神农本草经 植物药 秦汉以前 药物学 陶弘景 新修本草 公元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弘景与焰色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尚元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陶弘景 焰色反应 本草经集注 发现者 安徽省芜湖市 染成紫色 化学史 道教思想 硝酸钾 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九五年上半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中医、中药专业)试卷
6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学》 中药专业 黑龙江省 药物 中医 急食甘以缓之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编林百人录(七)
7
作者 伍杰 《编辑之友》 1987年第3期81-82,共2页
唐代历史编辑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公元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祖籍敦煌,父亲令狐熙是隋朝鸣胪少卿。德棻是唐初史学家,也是个出色的史学编辑。隋末,淮安王神通据太平宫,自称总管,以德棻为记室参军。唐高祖入关后他即事唐... 唐代历史编辑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公元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祖籍敦煌,父亲令狐熙是隋朝鸣胪少卿。德棻是唐初史学家,也是个出色的史学编辑。隋末,淮安王神通据太平宫,自称总管,以德棻为记室参军。唐高祖入关后他即事唐,为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元年(618)三十五岁时转为起居舍入,五年,迁秘书丞。贞观六年(632)四十九岁时迁礼部侍郎。十五年,转太子右庶子。十八年为雅州刺史。永徽元年(650)六十七岁时为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常卿。永徽四年迁国子监祭酒,兼崇贤馆学士。龙朔二年(662)加金紫光禄大夫。乾封元年(666)卒于家。时年八十四岁。谥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编辑 本草经集注 刘涓子鬼遗方 唐代历史 陶弘景 史学编辑 国子监 弘文馆 小儿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蔗糖的制造在中国起于何时”——与吉敦谕先生商榷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德铎 《江汉论坛》 1962年第11期42-44,共3页
《江汉学报》今年九月号发表了吉敦论先生著《糖和蔗糖的制造在中国起于何时》一文。吉先生说:“我国蔗糖的制造始于汉代,不是始于唐太宗时。”吉先生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下列四部书:一、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吉先生所提出的论据中... 《江汉学报》今年九月号发表了吉敦论先生著《糖和蔗糖的制造在中国起于何时》一文。吉先生说:“我国蔗糖的制造始于汉代,不是始于唐太宗时。”吉先生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下列四部书:一、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吉先生所提出的论据中,这点最重要。因其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陶弘景 唐太宗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汉晋之际 制造 甘蔗 汉代 李时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