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符号系统的主体与他者:论本维尼斯特对克里斯蒂娃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法国语言学家埃米尔·本维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的语言学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线索上的重要支脉之一。他在话语行为以及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等方面的研究,直接影响了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符号心理分析"...
法国语言学家埃米尔·本维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的语言学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线索上的重要支脉之一。他在话语行为以及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等方面的研究,直接影响了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符号心理分析"(sémanalyse)理论的建构。一方面,本维尼斯特对于"说话主体"(le sujet parlant)的发现,影响了克里斯蒂娃的"过程中的主体"理论,而后者将前者看成是重要的、必须超越的边界,对其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另一方面,本维尼斯特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引入语言学的研究中,直接影响并促使克里斯蒂娃在"象征态"的符合句法规范的语言中寻找异质的、他者的"符号态"。最后,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是符号学本身自我批判、自我修正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维尼斯特
克里斯蒂娃
说话主体
他者
符号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理论对罗兰·巴特“中性”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176,178,共8页
罗兰·巴特的“中性”一词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诸多语言学家的影响,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是索绪尔、布龙达尔、叶姆斯列夫、格雷马斯等,但实际上本维尼斯特对他的中性思想启发最大。回顾中性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
罗兰·巴特的“中性”一词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诸多语言学家的影响,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是索绪尔、布龙达尔、叶姆斯列夫、格雷马斯等,但实际上本维尼斯特对他的中性思想启发最大。回顾中性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罗兰·巴特的“中性”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希望达到的视野或方向:一是用话语取代语言,以期实现个人自由之欲;二是打破一切二元对立结构,去除隐含的权力。本维尼斯特有关话语和人称的研究,为巴特的“中性”思想提供了最有力的语言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
话语
人称代词
本维尼斯特
罗兰·巴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话语思想之对比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庞茂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5,共8页
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同为20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符号学家,他们的话语思想各有侧重,同中有异。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都以构建一门语言科学为目的,重视语言与话语的不同。索绪尔提出语言作为话语行动,而本维尼斯特关注言语与话语的区别;索...
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同为20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符号学家,他们的话语思想各有侧重,同中有异。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都以构建一门语言科学为目的,重视语言与话语的不同。索绪尔提出语言作为话语行动,而本维尼斯特关注言语与话语的区别;索绪尔从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角度考察话语的主体,但本维尼斯特强调个体通过言说自立为主体;索绪尔对句子的归属问题迟疑不定,本维尼斯特却肯定句子是话语的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本维尼斯特
话语理论
主体
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符号系统的主体与他者:论本维尼斯特对克里斯蒂娃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颖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9,共7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13&ZD123)
文摘
法国语言学家埃米尔·本维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的语言学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线索上的重要支脉之一。他在话语行为以及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等方面的研究,直接影响了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符号心理分析"(sémanalyse)理论的建构。一方面,本维尼斯特对于"说话主体"(le sujet parlant)的发现,影响了克里斯蒂娃的"过程中的主体"理论,而后者将前者看成是重要的、必须超越的边界,对其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另一方面,本维尼斯特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引入语言学的研究中,直接影响并促使克里斯蒂娃在"象征态"的符合句法规范的语言中寻找异质的、他者的"符号态"。最后,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是符号学本身自我批判、自我修正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本维尼斯特
克里斯蒂娃
说话主体
他者
符号心理分析
Keywords
Benveniste
Kristeva
the speaking subject
Other
semanalyse
分类号
H0-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理论对罗兰·巴特“中性”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176,178,共8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罗兰·巴特的文学符号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1XNA01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罗兰·巴特的“中性”一词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诸多语言学家的影响,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是索绪尔、布龙达尔、叶姆斯列夫、格雷马斯等,但实际上本维尼斯特对他的中性思想启发最大。回顾中性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罗兰·巴特的“中性”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希望达到的视野或方向:一是用话语取代语言,以期实现个人自由之欲;二是打破一切二元对立结构,去除隐含的权力。本维尼斯特有关话语和人称的研究,为巴特的“中性”思想提供了最有力的语言学支持。
关键词
中性
话语
人称代词
本维尼斯特
罗兰·巴特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话语思想之对比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庞茂森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索邦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5,共8页
文摘
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同为20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符号学家,他们的话语思想各有侧重,同中有异。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都以构建一门语言科学为目的,重视语言与话语的不同。索绪尔提出语言作为话语行动,而本维尼斯特关注言语与话语的区别;索绪尔从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角度考察话语的主体,但本维尼斯特强调个体通过言说自立为主体;索绪尔对句子的归属问题迟疑不定,本维尼斯特却肯定句子是话语的单位。
关键词
索绪尔
本维尼斯特
话语理论
主体
句子
Keywords
Saussure
Benveniste
discourse theory
subject
sentence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符号系统的主体与他者:论本维尼斯特对克里斯蒂娃的影响
张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理论对罗兰·巴特“中性”思想的启示
张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索绪尔与本维尼斯特话语思想之对比研究
庞茂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