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兼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91,共18页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主要形成了两大模式:认识论与存在论。认识论的特征是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寻求事物的唯一本质;存在论的特征是在心物一体相融的思维模式中寻求事物动态展开的多元境域。前者易于把握,但格局偏狭;后者不易把握,但...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主要形成了两大模式:认识论与存在论。认识论的特征是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寻求事物的唯一本质;存在论的特征是在心物一体相融的思维模式中寻求事物动态展开的多元境域。前者易于把握,但格局偏狭;后者不易把握,但却有整体、丰富把握事物之妙。当代中国美学中的“实践论美学”“生命美学”,以及诸后实践美学,均各有其理论贡献,但所依据的哲学模式主要是认识论的,对存在论的理解、借用还未真正上路,其原因则是没有真正弄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研究经历了“此在基础存在论”时期、“形而上学”时期、“本有与返回大地之思”时期三个阶段,其基本的看法是:“存在”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存在”等于“无之无化”;“存在”是“天地神人”之四方圆舞,或“本有”之二重性一体共存之差异化运作本身。文章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提出了“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之命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美是人与对象的快乐关系(愉悦感);美是实现人的自由超越本性的情感形式(自由感);美是人的完善无意识的升华现象(完整感);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本真境域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
海德格尔
存在论
本真境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兼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矗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91,共18页
文摘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主要形成了两大模式:认识论与存在论。认识论的特征是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寻求事物的唯一本质;存在论的特征是在心物一体相融的思维模式中寻求事物动态展开的多元境域。前者易于把握,但格局偏狭;后者不易把握,但却有整体、丰富把握事物之妙。当代中国美学中的“实践论美学”“生命美学”,以及诸后实践美学,均各有其理论贡献,但所依据的哲学模式主要是认识论的,对存在论的理解、借用还未真正上路,其原因则是没有真正弄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研究经历了“此在基础存在论”时期、“形而上学”时期、“本有与返回大地之思”时期三个阶段,其基本的看法是:“存在”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存在”等于“无之无化”;“存在”是“天地神人”之四方圆舞,或“本有”之二重性一体共存之差异化运作本身。文章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提出了“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之命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美是人与对象的快乐关系(愉悦感);美是实现人的自由超越本性的情感形式(自由感);美是人的完善无意识的升华现象(完整感);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本真境域感)。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
海德格尔
存在论
本真境域
Keywords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practice aesthetics
life aesthetics
Heidegger
Ontology
authenticity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是人的本真境域的显现——兼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
杨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