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还原与激情——读张炜的‘九月寓言’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光东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2-65,共4页
-
文摘
面对张炜的《九月寓言》,我们或许会惊讶和惶惑。惊讶在于这部作品与《古船》相比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语言的凝炼、诗意化以及对生活本真状态的还原取代了对社会事件直接的是非善恶判断,浓郁的民间情调稀释了强烈的理性观念,这并不是说缺少理性思考,而是理性浸入生活的本真状态中,呈现出浑厚、清新的艺术境界,这无疑是一部内涵相当丰富的力作。惶惑也正在于此,面对乡村的本真世界,我们似乎从每一个明晰的角度去阐释这部作品都会有所遗落。整部作品宛如一曲完整的乡村音乐:劳作、喘息、责骂。
-
关键词
寓言
理性思考
张炜
乡村生活
作品
生活本真
本真世界
艺术境界
生活方式
诗意化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构筑诗的巴比伦塔──“第三代”诗中的“非非”现象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振声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
文摘
构筑诗的巴比伦塔──“第三代”诗中的“非非”现象李振声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城和通天的高塔而播扬名声于天下,上帝对此大为恼火,决定加以阻止,他首先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之语言互不相通,结果塔未能建成而人类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参见《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一至...
-
关键词
“第三代”
巴比伦
语言
现象学
语象
本真世界
海德格尔
生存境况
文化传统
《对话》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春霞
-
机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基础部
-
出处
《海外英语》
2017年第7期169-171,共3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西方多元理论的儿童文学创作框架模型与文化属性研究>)(2015SJD003)
-
文摘
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体现了丰富的生态主义思想。作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小说中人与动物的相似性,动物的主体性,以及人与动物的生命链情节解构了人/动物关系中人的优越性和主导地位。此外,小说也通过对本真世界的描绘以及自然生态审美对人/自然关系中人的主导性进行了解构。小说主人公派在与动物以及自然的互动中,渡过重重危险的同时克服了人类中心意识并成长为一名生态主义者。
-
关键词
人/动物相似性
动物主体性
生命链
本真世界
生态审美
-
分类号
I106.8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