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阗语《佛本生赞》的“结构精妙”与“文采铺赡”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晶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于阗语《佛本生赞》选取了以大光明王初发道心为首的51个本生故事,对其进行诗体化的文学加工。这部《佛本生赞》延续了佛典中佛赞文类的传统——之前被洛伊曼拟为“观世音赞”的1叶于阗语残片实际上当属某种佛本生赞写本,在礼佛之外,可... 于阗语《佛本生赞》选取了以大光明王初发道心为首的51个本生故事,对其进行诗体化的文学加工。这部《佛本生赞》延续了佛典中佛赞文类的传统——之前被洛伊曼拟为“观世音赞”的1叶于阗语残片实际上当属某种佛本生赞写本,在礼佛之外,可能还有辅助禅修之用,因此影响到其本生故事的选择。这些故事与龟兹菱格本生图像的绘制也有共通之处,体现了丝路南道与北道之间存在佛教故事的图文交流。于阗语《佛本生赞》还是难得的文学佳作,在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场景的铺叙、心理活动的刻画方面都极富感染力,与同类的梵语佛典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语 《佛本生赞》 大光明王 文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粉本与设计——莫高窟第419窟须大拏本生研究
2
作者 陈庆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莫高窟419窟须大拏本生中两处道人乘象、三臣子商议、山中禽兽来迎与戏是画师依据《太子须大拏经》绘制的原创性图像细节。图像中“轺车”和“桔槔”的形制及流行程度表明,此铺须大拏本生的粉本源自中原地区。画师着重描绘了“火宅喻”... 莫高窟419窟须大拏本生中两处道人乘象、三臣子商议、山中禽兽来迎与戏是画师依据《太子须大拏经》绘制的原创性图像细节。图像中“轺车”和“桔槔”的形制及流行程度表明,此铺须大拏本生的粉本源自中原地区。画师着重描绘了“火宅喻”和“婆罗门之死”的画面,对应萨埵本生的“结分”内容,显示了警恶扬善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须大拏本生 原创性图像 粉本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速度匹配法研究本生灯火焰的稳定点位置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夏 黄勇 +1 位作者 王方 胡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7,共6页
采用理论预测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本生灯火焰的稳定点位置与气流速度的关系,因为火焰稳定点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火焰的存在与否.理论预测采用速度匹配法,通过分析本生灯出口附近冷态流场中气流速度分布与火焰传播速度分布的相对关系... 采用理论预测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本生灯火焰的稳定点位置与气流速度的关系,因为火焰稳定点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火焰的存在与否.理论预测采用速度匹配法,通过分析本生灯出口附近冷态流场中气流速度分布与火焰传播速度分布的相对关系,并引入壁面淬熄的影响,预测出火焰稳定点的空间位置并得到了经验关系式.实验则以甲烷-空气的预混层流本生灯火焰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火焰稳定点位置与气流速度的相对关系.实验结果与Bernard Lewis的预测不同,即随流速增大,火焰稳定点会朝向射流的下游和射流中心线方向移动.而根据得到的经验关系式预测出的火焰稳定点位置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精度在±20%以内,表明速度匹配法能够准确预测火焰稳定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匹配 火焰稳定点 本生 预混层流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生烟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陆玉建 刘俊华 +3 位作者 王书平 高春明 刘晓君 任宇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本生烟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本生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本生烟草叶片在MS+1.0 mg/L 2,4-D+0.2 mg/L KT培养基中培养时,其出愈率最高,愈伤组织生长状况最好;在MS+1.5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 以本生烟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本生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本生烟草叶片在MS+1.0 mg/L 2,4-D+0.2 mg/L KT培养基中培养时,其出愈率最高,愈伤组织生长状况最好;在MS+1.5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最快,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玻璃化现象;MS+3.0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长势较慢,但玻璃化程度较轻;对于生根诱导,MS、1/2MS培养基都可诱导不定根的产生,但NAA对根的生长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生烟草 愈伤组织 不定芽 诱导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舍身饲虎本生与睒子本生图像的对应组合关系——兼论麦积山第127窟功德主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海燕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8,共10页
佛教本生故事题材种类繁多,每类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所要突出的佛教义理,作为"布施"和"孝道"类主题的代表,"舍身饲虎本生"和"睒子本生"在一些佛教石窟中同时出现并呈明显的对应组合关系。这... 佛教本生故事题材种类繁多,每类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所要突出的佛教义理,作为"布施"和"孝道"类主题的代表,"舍身饲虎本生"和"睒子本生"在一些佛教石窟中同时出现并呈明显的对应组合关系。这并不是随意的拼凑和组合,而是有着深层的历史、宗教原因,且它们与洞窟里的其他佛教内容往往互相印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此进一步探讨麦积山第127窟功德主,更具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身饲虎本生图像 睒子本生图像 麦积山第127窟功德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湍流预混燃烧模型在本生灯火焰中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韩超 张培 +1 位作者 叶桃红 陈义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6-1093,共8页
湍流预混燃烧的大涡模拟数值计算近来受到很大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发展湍流预混燃烧模型,利用正在发展的湍流预混燃烧模型等值面集合的G函数方法、层流预混火焰生成流型的化学热力学建表FGM方法、G函数/FGM耦合方法三种燃烧模型,对甲烷/... 湍流预混燃烧的大涡模拟数值计算近来受到很大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发展湍流预混燃烧模型,利用正在发展的湍流预混燃烧模型等值面集合的G函数方法、层流预混火焰生成流型的化学热力学建表FGM方法、G函数/FGM耦合方法三种燃烧模型,对甲烷/空气湍流本生灯火焰进行了大涡模拟计算,并对上述燃烧模型进行了比较。大涡模拟结果表明,G函数方法能够较为准确捕捉火焰的传播特性,FGM方法能够捕捉到火焰和湍流的相互作用,但无法准确预测火焰的传播特性。而耦合的方法既可以捕捉火焰的传播特性,又能够捕捉到火焰和湍流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预混火焰 本生灯火焰 G函数 火焰面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生灯教学实验台改良及实验数据处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宇 姚强 +2 位作者 王世昌 王翠萍 王欣怡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5期51-54,61,共5页
本文通过对本生灯结构的改良,实现了扩散火焰实验、完全预混火焰锥高度测量及燃烧速度计算实验、部分预混推举火焰的推举高度测量实验、以及特殊形状火焰演示实验.根据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运用标准的单因子实验方差分析、一元、二元线性... 本文通过对本生灯结构的改良,实现了扩散火焰实验、完全预混火焰锥高度测量及燃烧速度计算实验、部分预混推举火焰的推举高度测量实验、以及特殊形状火焰演示实验.根据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运用标准的单因子实验方差分析、一元、二元线性回归、有交互作用的双因子实验方差分析、正交实验和一般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生 预混火焰 举火焰 扩散火焰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tsB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本生烟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玉建 张韩杰 +2 位作者 刘南南 韩文瑜 沈志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08-112,193,共5页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糖类,可作为渗透调节剂,提高生物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抗逆能力。6-磷酸海藻糖磷酸化酶(TPP)是海藻糖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酶类,在大肠杆菌中,ots B基因编码TPP。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菌落PCR技术克隆得到ot...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糖类,可作为渗透调节剂,提高生物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抗逆能力。6-磷酸海藻糖磷酸化酶(TPP)是海藻糖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酶类,在大肠杆菌中,ots B基因编码TPP。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菌落PCR技术克隆得到ots B基因。将目的基因和p2300-GFP相连,从而构建p2300-ots BGFP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本生烟草,将ots B导入到受体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和抗生素筛选,初步获得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本生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otsB基因 表达载体 本生烟草 根癌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夏 黄勇 巩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5-1330,共6页
采用速度匹配法结合壁面淬熄分析甲烷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得到了贫油与富油状态下火焰稳定点不同的移动规律,定量预测了火焰吹熄特性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火焰稳定点在本生灯出口附近的边界层中,该处的火焰传播速度与... 采用速度匹配法结合壁面淬熄分析甲烷本生灯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点与熄火机理,得到了贫油与富油状态下火焰稳定点不同的移动规律,定量预测了火焰吹熄特性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火焰稳定点在本生灯出口附近的边界层中,该处的火焰传播速度与预混气来流速度相平衡;而在边界层中,以火焰稳定点为起点,存在一个可点火区域.随着来流预混气流速的增大或者当量比远离恰当比,这一可点火区域逐渐缩小,直至成为一个点,此时即为熄火的临界状态.通过比较近壁面的当地气流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并采用非耦合的方法分析壁面淬熄的影响,得到了火焰稳定点的移动规律.在径向上,火焰稳定点随来流速度增大向射流中心线方向移动;在轴向上,随流速增大,贫油工况下稳定点向下游移动,富油工况时则向上游移动.根据火焰稳定点移动规律结合可点火区域分析定量预测了吹熄特性,通过了实验验证,证明了火焰的熄火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生 层流预混火焰 速度匹配法 壁面淬熄 火焰稳定点 熄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生灯预混火焰淬熄距离实验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夏 黄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3-1519,共7页
淬熄距离是表征壁面淬熄效应的一项重要参数.通过直接拍摄火焰位置图片,得到甲烷本生灯预混火焰淬熄距离随来流预混气速度与当量比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生灯火焰淬熄距离随来流速度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当量比范围内是不同的.而在同... 淬熄距离是表征壁面淬熄效应的一项重要参数.通过直接拍摄火焰位置图片,得到甲烷本生灯预混火焰淬熄距离随来流预混气速度与当量比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生灯火焰淬熄距离随来流速度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当量比范围内是不同的.而在同一速度下,随来流当量比增大,淬熄距离贫油时减小,富油时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在某一当量比时淬熄距离保持一个定值.这一变化关系是由来流预混气对壁面的冷却作用和火焰面对壁面的加热作用共同影响所造成的,尤其是富油预混火焰的双层结构会极大地影响淬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淬熄 淬熄距离 本生 预混火焰 富油双层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tsA基因的克隆和转化本生烟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玉建 张韩杰 刘南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共7页
海藻糖是一类重要的渗透调节剂,可以提高植物抵抗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能力。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是海藻糖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在大肠杆菌中,ots A基因编码TPS。本试验通过PCR技术克隆ots A基因,构建p2300-ots A-GFP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 海藻糖是一类重要的渗透调节剂,可以提高植物抵抗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能力。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是海藻糖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在大肠杆菌中,ots A基因编码TPS。本试验通过PCR技术克隆ots A基因,构建p2300-ots A-GFP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ots A基因导入到本生烟草中。对筛选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表明,ots A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本生烟草的基因组中,并能进行有效转录。而且研究发现,转基因幼苗在含有150mmol/L Na Cl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盐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大肠杆菌 otsA基因 本生烟草 根癌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碘制氢中本生反应两相分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剑 黄镇宇 +4 位作者 胡莹超 王智化 张彦威 周俊虎 岑可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9-1294,共6页
采用恒温法测定293~363K温度范围内I2在不同配比的HI/H2O二元溶液中的溶解度,同时研究328K和345K温度下过量碘量和水量对本生反应产物的两相(硫酸相和碘化氢相)分离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2在HI/H2O两元体系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 采用恒温法测定293~363K温度范围内I2在不同配比的HI/H2O二元溶液中的溶解度,同时研究328K和345K温度下过量碘量和水量对本生反应产物的两相(硫酸相和碘化氢相)分离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2在HI/H2O两元体系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二元体系中H2O比重的增加而降低;过量碘的加入能显著改善两相分离的效果,两相中杂质的最大相对降幅达到约85%;过量水的加入不利于两相的净化;模拟液完成两相分离的时间受其组分影响较小,分层能在2min内进行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热化学水分解 硫碘循环 本生反应 溶解度 两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画的图像与叙事 被引量:8
13
作者 占跃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2,共7页
图像是一种与文字相等同的传播佛教思想的重要工具。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在绘画叙事的清晰性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敦煌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的叙事结构安排巧妙,情节单元分隔清晰,衔接自然,画面空间的整体性与间断性结合完美,形象细... 图像是一种与文字相等同的传播佛教思想的重要工具。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在绘画叙事的清晰性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敦煌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的叙事结构安排巧妙,情节单元分隔清晰,衔接自然,画面空间的整体性与间断性结合完美,形象细节描绘生动,这些使得这幅壁画在宗教绘画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257窟 故事画 图像 九色鹿本生 情节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294窟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画研究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景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6,127-129,共13页
本文首先对敦煌莫高窟第294窟顶西披、南披部分壁画进行考释,确定此画是须达拏太子本生,依据《太子须达拏经》绘制。进一步对敦煌石窟中的须达拏太子本生画进行梳理,重点对第423、427等窟的此内容进行考释,并将第294窟须达拏本生画中现... 本文首先对敦煌莫高窟第294窟顶西披、南披部分壁画进行考释,确定此画是须达拏太子本生,依据《太子须达拏经》绘制。进一步对敦煌石窟中的须达拏太子本生画进行梳理,重点对第423、427等窟的此内容进行考释,并将第294窟须达拏本生画中现存的榜题与敦煌文书中此故事的榜题写本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本生故事画 须达拏太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释读 被引量:8
15
作者 崇秀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本文从解释"鹿王本生"的内涵着墨,着重考察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画《鹿王本生》这则故事画的艺术特点,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力求对此画构图、山水等重要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即画工匠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佛教艺术"象征主义&... 本文从解释"鹿王本生"的内涵着墨,着重考察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画《鹿王本生》这则故事画的艺术特点,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力求对此画构图、山水等重要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即画工匠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佛教艺术"象征主义"的同时,不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想象,时代生活与审美情趣渗透其中,使得外来佛教艺术逐渐地形成印度、边疆、汉地等多种因素有机结合的中国化佛教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王本生 敦煌莫高窟 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片《九色鹿》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艺术风格浅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55,共2页
动画片《九色鹿》是中国动画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巨作,它充分地挖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片中极好地表现出来,在具有强烈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赋予了极大的教育内涵。本文主要从动画片《九色鹿》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的艺术风格... 动画片《九色鹿》是中国动画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巨作,它充分地挖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片中极好地表现出来,在具有强烈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赋予了极大的教育内涵。本文主要从动画片《九色鹿》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的艺术风格出发,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将二者加以对比,说明动画片《九色鹿》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此对比使当前的动画片创作在挖掘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在发展技术手段的同时发扬传统经典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色鹿》 《鹿王本生图》 构图 造型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睒子本生故事画——从俄藏莫高窟第433窟睒子本生故事画谈起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伟堂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9,共7页
本文认为奥登堡考察队掠去的睒子本生故事画为莫高窟第433窟的壁画,并在此基础上同时对敦煌石窟其他的睒子本生故事画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 敦煌 壁画 睒子本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的形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唐宋狂热的观音信仰风气、宋代对神祗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香山寺浓厚的观音信仰环境有着内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本生故事 观音信仰 妙善故事 《香山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39窟“儒童本生”中的菩萨及持“拂”天王身份考——兼论其“合并叙述”的构图形式及内涵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4,共6页
榆林39窟为沙洲回鹘时期洞窟,“儒童本生”绘制在后室东壁入口两侧,为内容相似,构图相似的两幅对称独立画面。本文意从“儒童本生”故事出发,阐述“儒童本生”常见构图形式后,通过对比,对榆林39窟“儒童本生”的画面形式予以分析,进而... 榆林39窟为沙洲回鹘时期洞窟,“儒童本生”绘制在后室东壁入口两侧,为内容相似,构图相似的两幅对称独立画面。本文意从“儒童本生”故事出发,阐述“儒童本生”常见构图形式后,通过对比,对榆林39窟“儒童本生”的画面形式予以分析,进而就画面中出现的两身菩萨及持“拂”天王的身份进行考释,并通过分析其“合并叙述”的构图形式,进一步阐释其画面情节和内涵,以及此铺壁画的诸多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39窟 儒童本生 合并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大拏本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4-68,共5页
须大拏本生研究[印度」A.詹姆柯德卡尔著杨富学译阿旃陀(Ajanta)文物以其丰富的古典绘画艺术内容而在印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阿旃陀壁画被绘于洞窟的前庭、中厅和过道(ekasmakamandapa)的壁面与天顶... 须大拏本生研究[印度」A.詹姆柯德卡尔著杨富学译阿旃陀(Ajanta)文物以其丰富的古典绘画艺术内容而在印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阿旃陀壁画被绘于洞窟的前庭、中厅和过道(ekasmakamandapa)的壁面与天顶上。它不仅使我们对古典时代佛寺的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旃陀 本生故事 石窟壁画 大帐蓬 佛教石窟 艺术家 宗教故事 游廊 本生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