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商效瑀 郑山锁 +1 位作者 徐强 刘春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5-1049,1054,共6页
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应变等价原理,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等效为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的非线性耦合,推导了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演化方程,获得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 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应变等价原理,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等效为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的非线性耦合,推导了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演化方程,获得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冻融循环后砌体轴心受压试验数据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冻融循环后砌体轴心受压试验数据.该模型可为寒冷地区在役砌体结构有限元模拟及耐久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砌体 轴心受压试验 损伤本构关系模型 损伤力学 应变等价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实用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史庆轩 王南 +1 位作者 田建勃 史嘉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在轴心受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约束混凝土体积配箍率、箍筋屈服强度和素混凝土抗压强度对箍筋约束混凝土受压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直接应用配箍特征值建立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箍筋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 在轴心受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约束混凝土体积配箍率、箍筋屈服强度和素混凝土抗压强度对箍筋约束混凝土受压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直接应用配箍特征值建立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箍筋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的计算公式.归纳分析了以往典型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的合理性和缺陷,提出了简化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并和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试验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本构关系模型能较好拟合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强箍筋 配箍特征值 本构关系模型 强度 受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T7451铝合金铣削加工表面材料特性与本构关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鑫 孙杰 +1 位作者 熊青春 韩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82-2989,共8页
为研究7050-T7451铝合金材料铣削后表面应力应变特征,并建立表面材料本构关系模型,采用SSM-B4000TM型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测试系统对铝合金7050-T7451材料表面进行自动球压痕(ABI)实验测试,获得载荷-深度曲线,据此估算本构关系模型中应变... 为研究7050-T7451铝合金材料铣削后表面应力应变特征,并建立表面材料本构关系模型,采用SSM-B4000TM型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测试系统对铝合金7050-T7451材料表面进行自动球压痕(ABI)实验测试,获得载荷-深度曲线,据此估算本构关系模型中应变硬化指数(n)与屈服强度(σy)等未知参数。进而基于有限元建模(FEM)进行压痕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本构关系模型中参数n与σy的变化对载荷-深度曲线的影响规律,获得仿真载荷-深度曲线与实验曲线误差最小时的参数n与σy应满足的函数关系,验证了基于实验本构关系模型参数的准确性。采用该材料本构关系模型仿真的载荷-深度曲线与实验曲线相比,平均误差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451铝合金 压痕实验 有限元仿真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宋佳 李振宝 杜修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1-46,70,共7页
针对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优选6种典型模型对172根方形截面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和延性进行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Nagashima模型与Legeron模型的计算精度相对较高.最后,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对Nagashima模型及Hong模型进行修正,修正... 针对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优选6种典型模型对172根方形截面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和延性进行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Nagashima模型与Legeron模型的计算精度相对较高.最后,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对Nagashima模型及Hong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精度较高且便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混凝土 方形截面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涂层织物膜材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许珊珊 张营营 +1 位作者 徐俊豪 楚时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8-1103,共6页
基于各向异性弹塑性理论,通过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反映材料固有的非线性性质,并结合三参数形式的弹塑性屈服函数,提出了1种适用于聚氯乙烯(PVC)涂层织物膜材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本构模型.为确定本构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同时验证该本构模... 基于各向异性弹塑性理论,通过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反映材料固有的非线性性质,并结合三参数形式的弹塑性屈服函数,提出了1种适用于聚氯乙烯(PVC)涂层织物膜材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本构模型.为确定本构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同时验证该本构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7个偏轴角度(0°、5°、15°、45°、75°、85°和90°)的单轴拉伸试验,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PVC涂层织物膜材拉伸时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可用来预测PVC涂层织物膜材在拉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涂层织物膜材 各向异性 非线性 本构关系模型 偏轴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4T材料动态力学特性与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鑫 韩芹会 +1 位作者 刘春 孙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5,共6页
EA4T是动车组列车的主要车轴材料,要实现EA4T车轴高效高精度加工,必须研究其切削加工性能。EA4T车轴材料在高温、大应变、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动态应力应变特征是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切削仿真的基础,为此,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与微型霍普金... EA4T是动车组列车的主要车轴材料,要实现EA4T车轴高效高精度加工,必须研究其切削加工性能。EA4T车轴材料在高温、大应变、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动态应力应变特征是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切削仿真的基础,为此,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与微型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进行了温度20-800℃、应变率1000-8000s-1范围内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EA4T车轴材料的最大真实应变可达50%,真实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并且存在显著的温度软化作用;真实应力随应变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在低应变率时存在应变率强化作用、在高应变率时存在应变率软化作用。最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参数拟合改进,建立了高精度的Johnson-Cook本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4T车轴材料 霍普金森压杆 动态力学特性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格栅增强ECC复合材料反复荷载作用下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忠锋 王文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0,62,共8页
为了研究玄武岩格栅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考虑玄武岩纤维复材(BFRP)格栅层数和加卸载循环方式,对玄武岩格栅增强ECC薄板试件进行了单轴反复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格栅与ECC复合,充分发挥了玄武岩... 为了研究玄武岩格栅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考虑玄武岩纤维复材(BFRP)格栅层数和加卸载循环方式,对玄武岩格栅增强ECC薄板试件进行了单轴反复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格栅与ECC复合,充分发挥了玄武岩格栅的材料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基体ECC的延性。随着玄武岩格栅层数的增加,玄武岩格栅增强ECC的极限抗拉强度显著增大。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反复荷载下玄武岩格栅增强ECC的本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反复荷载下玄武岩格栅增强ECC的应力-应变关系、极限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应变和残余塑性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格栅 水泥基复合材料 轴向拉伸 反复荷载 加卸载准则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试验与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波 秦成辉 +1 位作者 陶伯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1-519,548,共10页
为了研究揭示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特性,基于36组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获得了不同锈蚀程度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数据,分析了箍筋质量锈损率对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点应变、极限应变以及... 为了研究揭示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特性,基于36组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获得了不同锈蚀程度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数据,分析了箍筋质量锈损率对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点应变、极限应变以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进而研究提出了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箍筋质量锈损率的增加,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点应变和极限应变逐渐降低;箍筋体积配箍率越小,箍筋质量锈损率对峰值应力和极限应变的影响越显著;当箍筋质量锈损率分别超过15%、10%和30%左右时,大部分方形箍、棱形箍和螺旋箍在试件轴压破坏位置处发生断裂;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合理描述箍筋锈蚀程度对约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混凝土 锈蚀箍筋 峰值应力 峰值点应变 极限应变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娜 李天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参数少、参数物理意义简单、参数易于获取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该本构关系模型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中的Sun-Chen本构关系模型引入古木材领域,并将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特征与该模型结合,以简化方法反映古木材... 提出了一种参数少、参数物理意义简单、参数易于获取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该本构关系模型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中的Sun-Chen本构关系模型引入古木材领域,并将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特征与该模型结合,以简化方法反映古木材累积损伤,以便准确描述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下的力学响应.以北京故宫修缮替换件为样本,制作7组70个试件,通过木材横纹受压试验获取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使用偏轴角度为0°、45°、90°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试验结果求解模型参数,主曲线决定系数高达0.94.使用该模型获取偏轴角度为15°、30°、60°、75°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屈服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在使用少量试验结果的前提下,本文提出的本构关系模型可准确计算多偏轴角度的古木材横纹受压屈服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能够反映斗栱用材受压损伤特征,助力古建木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木结 斗栱损伤 横纹受压 偏轴受力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式自应力灌浆卡箍灌浆本构关系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湘 张易飞 +2 位作者 杜颖 张伟 黄一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8-167,共10页
膨胀式自应力灌浆卡箍是一种典型的钢/灌浆组合结构,由于膨胀受限灌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在这种结构的强度校核中采用合适的灌浆本构模型是影响设计结果的重要因素。采用ABAQUS建模这种卡箍,构筑了三种灌浆本构关系模型,主要测试了莫尔... 膨胀式自应力灌浆卡箍是一种典型的钢/灌浆组合结构,由于膨胀受限灌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在这种结构的强度校核中采用合适的灌浆本构模型是影响设计结果的重要因素。采用ABAQUS建模这种卡箍,构筑了三种灌浆本构关系模型,主要测试了莫尔库仑模型和塑性损伤模型的相关材料参数,然后通过一个节点灌浆卡箍的设计算例,比较和分析了三种灌浆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仿真分析发现对于卡箍的灌浆强度校核,线弹性模型最保守,容易校核不合格,而塑性损伤模型最不保守。建议采用能反映灌浆的压碎和开裂行为的塑性损伤模型作为膨胀式灌浆卡箍强度校核分析的本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自应力灌浆卡箍的有限元强度校核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加固 自应力灌浆卡箍 灌浆本构关系模型 参数测定 塑性损伤 莫尔库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及计算方法
11
作者 王羚伊 王忠堂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41-343,348,共4页
针对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的准确性显著影响材料变形过程计算机仿真的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并采用多次回归分析计算方法确定模型中的相关系数。首先,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测试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其变形工艺... 针对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的准确性显著影响材料变形过程计算机仿真的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并采用多次回归分析计算方法确定模型中的相关系数。首先,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测试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其变形工艺参数包括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其次,确定新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的表达形式,定义涉及的相关变量以及相关系数;最后,根据材料热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实验数据,采用多次回归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确定新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中的相关系数,建立新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采用上述方法建立了AZ31镁合金材料新的本构关系模型,其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为1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关系模型 计算方法 镁合金 AZ31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铝合金本构关系和失效模型 被引量:87
12
作者 张伟 魏刚 肖新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2,共7页
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霍普金森拉杆和Taylor撞击实验研究高强铝合金2A12在常温至250℃的准静态、动态本构关系和失效模型。基于实验结果,修改了Johnson-Cook强度模型中的应变强化项以及Johnson-Cook失效模型中的温度软化项... 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霍普金森拉杆和Taylor撞击实验研究高强铝合金2A12在常温至250℃的准静态、动态本构关系和失效模型。基于实验结果,修改了Johnson-Cook强度模型中的应变强化项以及Johnson-Cook失效模型中的温度软化项,并结合数值仿真得到了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2A12铝合金的应变强化效应和温度软化效应显著,而应变率硬化效应不显著;失效应变随温度的增加、应力三轴度的减小和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本构关系和失效模型 2A12铝合金 Johnson-Cook强度和失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小敏 王华 +1 位作者 杨萌 崔广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对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从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混凝土本构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在特定环境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新成果两个角度来评析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指出为了适应混凝土的复杂加载和破坏的特点,将多种模式组合,如塑性断裂、... 对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从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混凝土本构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在特定环境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新成果两个角度来评析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指出为了适应混凝土的复杂加载和破坏的特点,将多种模式组合,如塑性断裂、粘弹塑性、塑性损伤、内时塑性、内时损伤等理论交叉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外,有关动力分析、随机因素的本构关系值得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本构关系模型 粘弹塑性 动力分析 加载 破坏 损伤 评析 交叉学科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雪芳 肖祥栋 +2 位作者 方金杰 吴文达 张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7-983,共7页
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 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上升段斜率较普通混凝土低,下降段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提高与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变陡;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当荷载超过50%之后,其变形模量的下降速度快于普通混凝土;早龄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峰值应变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长;养护龄期低于7d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长速率快于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拉压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养护龄期 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 拉伸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丽 冯燕忠 崔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锚固是二者能够协同工作的基础,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是其粘结锚固性能的综合反映.对64个试件进行单端拉拔试验,测定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其粘结破坏特征、粘... 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锚固是二者能够协同工作的基础,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是其粘结锚固性能的综合反映.对64个试件进行单端拉拔试验,测定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其粘结破坏特征、粘结滑移机理及受力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受力全过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绞线 拉拔试验 本构关系模型 混凝土 粘结性能 粘结强度 数值模拟 应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广信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6-1641,共6页
指出了我国目前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说明了理论模型与曲线拟合的区别;强调了通过试验正确确定模型参数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立模型时假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指出了客观、公正的模型验证方法。特别强调了在发展... 指出了我国目前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说明了理论模型与曲线拟合的区别;强调了通过试验正确确定模型参数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立模型时假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指出了客观、公正的模型验证方法。特别强调了在发展土的本构关系模型中土工试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土工试验 曲线拟合:模型参数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向硬化类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隐式应力积分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连民 王兴然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7,共4页
基于一般三维应力状态下等向硬化类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隐式应力积分算法,推导了与隐式应力积分算法相一致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将该算法应用于中井的子负荷面本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新的子负荷面状态量的发展规则.与传统的欧拉向前应力积... 基于一般三维应力状态下等向硬化类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隐式应力积分算法,推导了与隐式应力积分算法相一致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将该算法应用于中井的子负荷面本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新的子负荷面状态量的发展规则.与传统的欧拉向前应力积分法计算结果及藤森粘土三轴模型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算法与传统方法计算精度一致的情况下,迭代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本构模型 负荷 硬化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关系模型 粘土 模型试验 隐式 欧拉 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2Al-24Nb-0.5Y合金流变行为及BP神经网络高温本构模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峰 王克鲁 +2 位作者 鲁世强 万鹏 陈虚怀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146,共6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恒应变热压缩实验,以实验获得的数据为基础,研究Ti-22Al-24Nb-0.5Y合金流变行为,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合金的流变应力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合金高温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合金...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恒应变热压缩实验,以实验获得的数据为基础,研究Ti-22Al-24Nb-0.5Y合金流变行为,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合金的流变应力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合金高温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合金流变应力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和应变量;Ti-22Al-24Nb-0.5Y合金在热变形时的流变应力对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都较为敏感。当变形温度较低,应变速率较高时,合金变形呈流变软化特征,当变形温度较高,应变速率较低时,合金变形趋向于稳态流动;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合金高温本构关系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其相关性系数达到0.9949,平均相对误差在3.23%,预测值偏差在10%以内的数据点达98.79%,该预测模型可作为Ti2AlNb基合金塑性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的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4Nb-0.5Y合金 流变应力 正交实验 BP神经网络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温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19
作者 都思哲 刘元珍 +1 位作者 马钢 郭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8-41,共4页
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性能遭到破坏,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能够综合反映两者间的黏结锚固性能。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TIC)黏结锚固性能的退化规律... 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性能遭到破坏,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能够综合反映两者间的黏结锚固性能。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TIC)黏结锚固性能的退化规律,测定了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并与普通混凝土(NC)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增大,钢筋与TIC试件黏结锚固作用减弱,极限黏结强度减小,峰值滑移增大,与NC试件变化规律一致;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TIC试件的极限黏结强度大于NC试件,且其峰值滑移小于NC试件;冻融循环200次后,TIC试件破坏形式为拔出破坏,而NC试件为劈裂破坏。进一步基于试验研究,提出了冻融循环作用前后钢筋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相应规范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混凝土 冻融循环 黏结滑移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NN的FGH96合金动态流动行为的电路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玉红 李付国 +1 位作者 李超 吴诗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在锻造领域 ,多采用数字模型进行工艺设计和过程控制 ,但数字模型无法完成材料成型过程的实时控制。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种适合于实时控制的材料动态流动行为模型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锻件质量。通过热模拟试验 ,对热等静压态 FGH96合金的... 在锻造领域 ,多采用数字模型进行工艺设计和过程控制 ,但数字模型无法完成材料成型过程的实时控制。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种适合于实时控制的材料动态流动行为模型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锻件质量。通过热模拟试验 ,对热等静压态 FGH96合金的高温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用 BP( Back Propagation)网络建立了 FGH96合金隐式本构关系模型 ,利用模拟电路的快速反应与易于控制等特点 ,建立了基于 ANN的 FGH96合金的动态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能很好地反映材料成型过程的动态流动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控制 FGH96合金 隐式本构关系模型 动态本构模型 模拟电路 动态流动行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