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纳米颗粒结构参数优化制备高性能纳米晶存储器
1
作者 许怡红 陈松岩 李成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8-454,共7页
高性能纳米晶存储器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潜在候选者,而纳米颗粒结构参数严重影响纳米晶存储器的性能。结合射频磁控溅射和快速热退火技术制备了四组不同平均尺寸和数密度的Au纳米颗粒,颗粒平均尺寸为4.6~17.3 nm,数密度为1.4×... 高性能纳米晶存储器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潜在候选者,而纳米颗粒结构参数严重影响纳米晶存储器的性能。结合射频磁控溅射和快速热退火技术制备了四组不同平均尺寸和数密度的Au纳米颗粒,颗粒平均尺寸为4.6~17.3 nm,数密度为1.4×10^(11)~1×10^(12)cm^(-2)。而后在此基础上以Au纳米颗粒作为器件的存储层,制备了四组Al/TaN/HfO_(2)/Au-纳米晶(NC)/SiO_(2)/Si结构的纳米晶存储器,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Au纳米颗粒对器件存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u纳米颗粒平均尺寸约为8 nm、数密度约为6.3×10^(11)cm^(-2)时,纳米晶存储器在±12 V的扫描电压范围内获得了高达11.8 V的存储窗口,存储容量最大,且预计器件在10年后的电荷损失率约为24%,具有较好的电荷保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结构参数 存储窗口 高性能纳米晶存储器 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科学计算的特征分析及其实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义 王若雨 董绍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7-219,共3页
任何高性能科学计算(HPC)课题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具体的应用效率要受到来自硬件和软件等许多因素,主要如并行算法、流水线技术、层次存储器技术和网络互联结构等的制约,诸因素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本文从一个典型的高性能科学... 任何高性能科学计算(HPC)课题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具体的应用效率要受到来自硬件和软件等许多因素,主要如并行算法、流水线技术、层次存储器技术和网络互联结构等的制约,诸因素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本文从一个典型的高性能科学计算——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研究模型入手,在分析了HPC所涉硬软件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能够改善高性能科学计算应用效率的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长期的应用实践和专门实验,证明它们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科学计算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线性模型 费米矩阵 层次存储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性能数值计算的并行计算模型DRAM(h)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云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60-1670,共11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存储层次的新并行计算模型DRAM (h) ,并在该模型下对两个经典并行数值计算算法的不同实现形式 :四种形式并行下三角方程求解 (PTRS)和六种形式无列选主元并行LU分解 (PLU) ,进行了分析 .模型分析表明 ,具有近乎相同时间... 提出了一个基于存储层次的新并行计算模型DRAM (h) ,并在该模型下对两个经典并行数值计算算法的不同实现形式 :四种形式并行下三角方程求解 (PTRS)和六种形式无列选主元并行LU分解 (PLU) ,进行了分析 .模型分析表明 ,具有近乎相同时间和空间复杂性的同一算法不同实现形式 ,在该模型下会有完全不同的存储复杂度 .作者在日立公司SR2 2 0 1MPP并行机、曙光 3 0 0 0超级服务器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LSEC)的 12 8节点LinuxCluster等三种并行计算平台上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 ,该模型分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较好地与不同实验平台上的实验结果吻合 .个别出现偏差的分析结果 ,在根据计算平台的存储层次特点修改模型分析的假定后 ,也能够进行解释 .这说明了该模型对不同形式的算法实现进行存储访问模式区分的有效性 .对在计算模型中加入指令 /线程级并行的可行性和方法的研究是下一步的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器 并行计算模型 高性能数值计算 DRAM(h) 计算模型 存储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37A-5高性能DMA控制器在16位微机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宝才 《现代雷达》 1988年第3期98-107,共10页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的微型计算机中,实现高速DMA数据传送是减轻CPU的负担,提高系统吞吐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在以8086为CPU的微机中用8237A-5高性能DMA控制器实现高速DMA数据传送的方法。一、8237A-5性能简介 1、具...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的微型计算机中,实现高速DMA数据传送是减轻CPU的负担,提高系统吞吐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在以8086为CPU的微机中用8237A-5高性能DMA控制器实现高速DMA数据传送的方法。一、8237A-5性能简介 1、具有独立的四个DMA通道。采用多片8237可实现任意多个通道。一次DMA过程最少传送一个字节,最多64KB。 2、每个DMA通道的DMA请求的控制是独立的,可外部请求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址寄存器 请求 高性能 DMA 控制器 调节器 字节计数寄存器 存贮器 存储器 微机 微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斯曼在Chinaplas重点展示DDR4内存连接器高性能材料Stanyl与Stanyl ForTii
5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0,共1页
作为全球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领先企业,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证实多家一流电子器件公司选用了其高性能聚酰胺材料用于制造全新系列的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连接器。新一代第四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4)连接器对热塑性塑料的... 作为全球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领先企业,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证实多家一流电子器件公司选用了其高性能聚酰胺材料用于制造全新系列的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连接器。新一代第四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4)连接器对热塑性塑料的热性能与机械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帝斯曼于2014Chinaplas期间展示Stanyl-聚酰胺46与StanylForTii TM-聚酰胺4T材料。连接器制造商选择Stanyl与Stanyl ForTii基于多个原因。为了保证连接器在FR4印刷线路板(PCB)(通常由FR4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板制成)上实现高共面度,FR4和连接器外壳材料之间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LTE)必须高度匹配。Stanyl与Stanyl ForTii不仅能满足这些要求,还拥有高刚度和高负载变形温度两大特点。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yl ForTii 帝斯曼 动态随机存储器 DDR4 CHINAPLAS 高性能材料 外壳材料 印刷线路板 玻璃纤维增强 高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E级超算系统的众核片上存储层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燕飞 刘齐 +5 位作者 董恩铭 李雁冰 过锋 王谛 何王全 漆锋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4,共15页
当前众核已成为构建高性能计算(HPC)超级计算机的主流微处理器架构,为HPC领域E级超算提供强大的算力。随着众核处理器片上集成的运算核心数量不断增加,众多核心对存储资源竞争愈加激烈,“访存墙”问题越来越突出。众核片上存储层次是缓... 当前众核已成为构建高性能计算(HPC)超级计算机的主流微处理器架构,为HPC领域E级超算提供强大的算力。随着众核处理器片上集成的运算核心数量不断增加,众多核心对存储资源竞争愈加激烈,“访存墙”问题越来越突出。众核片上存储层次是缓解“访存墙”问题并帮助HPC应用更好地发挥众核处理器的计算优势以提升实际应用性能的重要结构。众核片上存储层次的设计对众核片上系统性能、功耗和面积具有重要影响,是众核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业界的研究热点。由于众核芯片发展历史和片上微体系结构设计技术的不同,以及所面向的应用领域需求不同等原因,目前的HPC主流众核片上存储层次结构并不单一,但从横向比较和各处理器自身纵向发展趋势,以及从HPC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不断融合发展带来的应用需求变化来看,SPM+Cache的混合结构最可能成为今后HPC E级超算系统众核处理器片上存储层次设计的主流选择。在面向E级计算的软件和算法层面,开展针对众核存储层次特点的设计与优化,可以帮助HPC应用更好地发挥众核处理器的计算优势,从而有效提升实际应用性能,因此面向众核片上存储层次特点的软件及算法设计与优化技术也是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按照不同的组织方式将片上存储层次分为多级Cache结构、SPM结构和SPM+Cache混合结构,并总结分析3种结构的优缺点。然后分析国际主流GPU、同构众核、国产众核等面向主流E级超算系统的众核处理器片上存储层次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最后从众核LLC管理与缓存一致性协议、SPM空间管理与数据移动优化、SPM+Cache混合结构的全局视角优化等角度综述国际上的存储层次设计与优化相关软硬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软硬件及算法设计等不同角度展望了片上存储层次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级超算 众核处理器 存储层次 高性能计算 便签式存储器 末级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本体高效转换和查询效率
7
作者 李晓林 严柯 +1 位作者 陈灯 徐雅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1-726,共6页
为解决Geodatabase数据库中基础地理信息缺乏语义的问题,在分析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本体模型构建,依据文件存储模式和TDB数据库存储模式,设计并实现AEXTrans、GXTrans和GJTrans这3种数据转换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以... 为解决Geodatabase数据库中基础地理信息缺乏语义的问题,在分析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本体模型构建,依据文件存储模式和TDB数据库存储模式,设计并实现AEXTrans、GXTrans和GJTrans这3种数据转换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以文件和TDB的模式存储的大规模RDF数据进行语义查询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XTrans和GJTrans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实现了大规模地理本体高效转换及对基础地理信息的语义体系组织;将TDB和RDF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大规模RDF数据查询效率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信息文件数据库 地理本体 数据转换 本地高性能三元组存储器 资源描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技术在空间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宝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网格是科学家针对当今的一些科学难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资源包括CPU、存储器、数据库等,通过高速的互联网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从而提供一种高性能计算、管理及服务的资源能力。在不久的... 网格是科学家针对当今的一些科学难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资源包括CPU、存储器、数据库等,通过高速的互联网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从而提供一种高性能计算、管理及服务的资源能力。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像今天的Internet一样占据你的生活,而成为继Internet和Web之后正在到来的第三大浪潮。据统计,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空间信息在信息总量中约占80%,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对空间信息资源有巨大的需求。网格技术为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在空间信息科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技术 高性能计算 计算资源 CPU 空间信息 存储器 数据库 持续增长 资源能力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