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本地次声波观测与特征分析
1
作者 郭泉 杨选辉 木英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9,30,共7页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触发的本地次声波信号被滇西北丽江和宁蒗次声台阵(震中距分别为1271 km和1303 km)同步观测。通过对比2地本地次声波信号特征差异,结合浅层钻孔地质剖面与断裂带分布,揭示浅表地层结构对地震能量耦合机制的影响...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触发的本地次声波信号被滇西北丽江和宁蒗次声台阵(震中距分别为1271 km和1303 km)同步观测。通过对比2地本地次声波信号特征差异,结合浅层钻孔地质剖面与断裂带分布,揭示浅表地层结构对地震能量耦合机制的影响,并为区域地质结构分析提供新方法。结果显示:2地本地次声信号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丽江台阵信号传播时间(440 s)较宁蒗台阵(494 s)缩短54 s,声压幅度(2.1 Pa)为宁蒗台阵(0.7 Pa)的3倍;丽江台阵信号中心频率范围(0.5~2.0 Hz)宽于宁蒗台阵(0.4~1.2 Hz),且1~3 Hz频段能量占比更高;结合地质剖面与Wigner-Ville分布分析,丽江盆地浅表松散地层通过共振效应放大了地震瑞利波1~3 Hz频段成分,增强了本地次声波耦合效率;宁蒗台阵附近高刚度地表介质及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散射作用导致高频衰减和波速降低。该研究显示了地震本地次声波信号特征可反映浅表地层地质属性,通过建立地震危险区域次声观测网络,能够为地震波能量耦合机制和区域地质结构探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6.8级地震 本地次声波 浅表地层 信号特征 瑞利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