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群体的形成研究 |
张存彦
周少燕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2
|
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SWOT分析 |
孙晓辉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3
|
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的路径选择 |
李晓慧
吴寿元
洪金明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4
|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的比较研究 |
谢国珍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5
|
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路径选择 |
高艳春
|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6
|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化发展研究 |
张龙平
鲁清仿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7
|
四大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分析——以沪市A股为例 |
周金元
张莎莎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8
|
刍议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优化途径 |
胡建军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9
|
中介机构本土化降低了客户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吗?——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改制为例 |
蔡卫星
韦庆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0
|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品牌打造思考 |
陈立彬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1
|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有效抑制了IPO期间的盈余管理--基于会计应计与真实交易盈余管理视角 |
李明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2
|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声誉与审计收费溢价 |
沈小燕
温国山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7
|
|
|
13
|
科学发展,做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
徐华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4
|
规范化 集团化 本土化 国际化——云南永盛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与发展之路 |
李枝启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5
|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成立研究咨询部的设想 |
刘生敏
|
《中国注册会计师》
|
1999 |
0 |
|
|
16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
彭兰香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7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尽职调查分析 |
邓川
罗悦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8
|
试论会计师事务所的集中化趋势 |
邱学文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
19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 |
郑杨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20
|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开展商业尽职调查业务——从浑水公司做空瑞幸咖啡事件说起 |
刘建秋
鲍晓敏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