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中华文化,怎样本土文学?——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论纲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崇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5-160,共6页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繁复的关系。这里的中华文化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相对古典(晚清以前)的中华文化;第二重是20世纪以来(或现代)的中华文化;第三重是指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变异后仍然具有较强中国性...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繁复的关系。这里的中华文化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相对古典(晚清以前)的中华文化;第二重是20世纪以来(或现代)的中华文化;第三重是指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变异后仍然具有较强中国性的本土中国性文化。相较而言,第一重体现在有关文学书写中显得宽泛而散漫;第二重中既有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承继与发展,又有对现代中华文化事件的回应与拓展;第三重中既有本土意识,又有地域文化和异族书写的介入。在多元并存的视角和语境下,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本土中国性是为了强大和提升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化;反过来,也可以反哺世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华人文学 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 中华文化 本土中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移民文学生产的危与机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崇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与研究话语生产,蓬蓬勃勃。这显然值得肯定,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危与机。我们要警惕并修正其间的权宜性和画地为牢的封闭性特征,这会限制我们的研究视域和问题意识更新。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机遇提升自我,比如可... 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与研究话语生产,蓬蓬勃勃。这显然值得肯定,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危与机。我们要警惕并修正其间的权宜性和画地为牢的封闭性特征,这会限制我们的研究视域和问题意识更新。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机遇提升自我,比如可兼具本土性与中国性的双重优势,同时又要具有超越性,让质变后的“华人移民文学”脱胎换骨、多出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权宜 本土中国性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