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国生态足迹指标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王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50-1153,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度量国家环境压力总量的本国生态足迹指标,应用该指标对我国1961年~2003年的本国生态足迹、环境承载面积及本国生态赤字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环境压力的历史轨迹、发展趋势及其构成和主要矛盾,探讨...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度量国家环境压力总量的本国生态足迹指标,应用该指标对我国1961年~2003年的本国生态足迹、环境承载面积及本国生态赤字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环境压力的历史轨迹、发展趋势及其构成和主要矛盾,探讨了它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生态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一直处于超载状态,本国生态足迹已达28亿多公顷.这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以本国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为基础的;而能源和农业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国家环境压力总量 本国生态足迹 环境承载面积 本国生态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域际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8-303,共6页
以生产生态足迹核算法为基础,引入关键自然资本概念,计算全国32个地区1949至2007年的3类自然资源的本区域生态足迹,即生产性土地、水资本及能源足迹,核算时将水产品、淡水及水电统一在水足迹项下,并对生产性土地和能源足迹的核算口径作... 以生产生态足迹核算法为基础,引入关键自然资本概念,计算全国32个地区1949至2007年的3类自然资源的本区域生态足迹,即生产性土地、水资本及能源足迹,核算时将水产品、淡水及水电统一在水足迹项下,并对生产性土地和能源足迹的核算口径作相应调整。在此基础上,继而测算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从全局及个案2个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的影响。这里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是对区域自然资本禀赋开采活动的抽象,描述战略期内某区域自然资本开采量调整幅度较同期平均水平的相对情况。全局分析,即比较东、中、西部地区1949至1979年非倾向性区域战略、1980至1997年东部倾向性战略和1998至2007年中、西部倾向性战略期的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结果显示: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的调整方向与区域战略倾斜方向相同,第一次调整为东部倾斜,对应着东部境内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的上升,第二次调整为中、西部倾斜政策,对应着中、西部境内关键自然资本的上升。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个案分析,补充论述资源再配置工程对关键自然资本竞争效应的影响,通过比较南水北调东、中线相关区域关键自然资本变动情况发现:水源区自然资本生产力下降;不可持续开采方式的负外部性有从"点"向工程沿线扩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国生态足迹 关键自然资本 竞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