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审视——评《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
1
作者 万志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640-640,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美学 书评 <<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的本体论问题——合成生命是什么? 被引量:1
2
作者 冀朋 雷瑞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6-72,共7页
合成生命产生的本体论混乱导致“合成生命是机器”和“合成生命不是机器”两种激烈而对立的观点,其根源在于合成生命被认为兼具生物和机器的双重特性。但是,将合成生命视为一种介于自然和人工之间的混合体也有困难:一是合成生命的“完... 合成生命产生的本体论混乱导致“合成生命是机器”和“合成生命不是机器”两种激烈而对立的观点,其根源在于合成生命被认为兼具生物和机器的双重特性。但是,将合成生命视为一种介于自然和人工之间的混合体也有困难:一是合成生命的“完美机器”假设意味着未来的合成生命越来越符合人的设计和控制目的,体现人所需要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因而会越来越像机器,从而没有必要增设新的本体;二是合成生物学具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目的,基于探究生命本质目的下的合成生命实际上是对自然生命的复制,从而应该被视为有机体;基于各种转化应用目的下的合成生命则追求成为能够实现高效产能的生产机器,从而更趋近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命 本体论问题 机器 有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论问题的重新理解与实践美学的未来发展——兼谈后实践美学中的超越主义及其实质
3
作者 朱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7,共7页
本文认为 ,发生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体论问题以及实践本体的双重误解造成的 ;首先本体论问题被误解或被混淆为起源与本源问题 ;其次 ,实践本体则被误解或被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 本文认为 ,发生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体论问题以及实践本体的双重误解造成的 ;首先本体论问题被误解或被混淆为起源与本源问题 ;其次 ,实践本体则被误解或被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本文将通过对本体论问题的重新理解与实践本体的本质还原 ,提供一种“新实践美学”的构想。同时 ,本文还将以此为基础对后实践美学非常普遍的超越主义倾向进行剖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问题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超越主义 本质还原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本体论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凡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2,共3页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1931-)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左翼代表。1931年5月19日,施密特出生于德国首都柏林。1957-1961年间,施密特在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和历史。1960年,在阿多诺的指导下,他完成了题为《马克...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1931-)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左翼代表。1931年5月19日,施密特出生于德国首都柏林。1957-1961年间,施密特在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和历史。1960年,在阿多诺的指导下,他完成了题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博士论文。随后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法兰克福劳动学院。1972年起,任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研究所所长。施密特的代表性论著有:《马克思的自然概念》(1960年)、《尼采认识论中的辩证法问题》(1963年)、《康德与黑格尔》(1964年)、《列斐伏尔和现代对马克思的解释》(1966年)、《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1967年)、《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概念》(1968年)、《历史与结构》(1971年)、《论批判理论的思想》(1974年)、《什么是唯物主义》(1975年)、《作为历史哲学的批判理论》(1976年)、《观念与世界意志》(1988年)等。这里的5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的理论得失。张一兵的文章着重探询施密特的方法论,重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的关系。段方乐的文章揭示了施密特所阐发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双重逻辑,张金鹏的文章着力辨识了这种双重逻辑乃是施密特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缺失了生产关系这一重要环节所带来的理论后果。颜岩和夏凡的文章则分析了施密特对“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解和施密特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特殊理解。希望这一组笔谈的发表,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施密特研究的重视,进而促发我们更好地体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 本体论哲学 物质本体论 哲学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哲学变革 解释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本体论:走出本体论困境的契机
5
作者 王小娟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7,共3页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西方哲学 本体论问题 上学问题 哲学发展 近代以来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本体论应当用“存在论”加以概括
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1-301,共1页
朱立元撰文《关于文学本体论之我见》指出,文学本体论问题是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但学界研究还相对不够、相对薄弱的问题。本体论概括起来应当是主要研究存在的学问,可以而且应当用“存在论”加以概括。文学本体论应当... 朱立元撰文《关于文学本体论之我见》指出,文学本体论问题是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但学界研究还相对不够、相对薄弱的问题。本体论概括起来应当是主要研究存在的学问,可以而且应当用“存在论”加以概括。文学本体论应当提升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即把文学活动(艺术和审美活动的一种)看成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看成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据此,作者认为,文学本体论应当在实践存在论思路下对文学活动进行考察,展开研究,应当从文学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活动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体论 实践存在论 应当 人的存在方式 文学活动 人生实践 文艺学研究 本体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本体论特性
7
作者 夏凡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 本体论哲学 物质本体论 哲学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哲学变革 解释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畴史初探(四)——关于古代本体论范畴史的探讨(下)
8
作者 谢庆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0-97,共8页
实体和属性古代范畴史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形成了一个高峰。他提出的范畴体系既是古代本体论范畴的集大成,又是当时各门科学成果的总结,因而成为古代人类认识史的光辉结晶。恩格斯指出,亚里士多德“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形式”,... 实体和属性古代范畴史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形成了一个高峰。他提出的范畴体系既是古代本体论范畴的集大成,又是当时各门科学成果的总结,因而成为古代人类认识史的光辉结晶。恩格斯指出,亚里士多德“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形式”,并把他称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到处都显露出辩证法的萌芽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问题 人类认识史 范畴体系 唯实论 必然性和偶然性 共相 形式因 古代世界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哥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本体论的形成与发展
9
作者 纪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0-14,共5页
现实主义涉及到很多问题,而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文艺的本源,文艺的社会功用以及文艺发展的动因等问题构成了阐明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本体论。现实主义本体论,制约着创作论、批评论以及风格论、欣尝论,因此,探讨一... 现实主义涉及到很多问题,而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文艺的本源,文艺的社会功用以及文艺发展的动因等问题构成了阐明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本体论。现实主义本体论,制约着创作论、批评论以及风格论、欣尝论,因此,探讨一下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本体论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有其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问题 创作论 风格论 批评论 物感 现实生活 社会功用 《文赋》 《与元九书》 文章合为时而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问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起点——读张世英先生、俞宣孟先生之本体观有感
10
作者 刘潼福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57-175,共19页
起点问题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哲学本体论主要有两个视角:最初是从时间先后的生存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早期依靠猜测的模糊本体逐渐被科学精准的研究成果所取代,慢慢淡出视野;后来的本体论主要是从理念的普遍... 起点问题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哲学本体论主要有两个视角:最初是从时间先后的生存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早期依靠猜测的模糊本体逐渐被科学精准的研究成果所取代,慢慢淡出视野;后来的本体论主要是从理念的普遍性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因为没有时间先后,绝对的本体与追溯本体的思维同在,凸显了人的存在价值,正在成为显学。张世英先生的本体观兼容了两个视角,而俞宣孟先生的本体观,主要是从后一视角展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本体 张世英 当代中国 本体论问题 追问 自然科学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研究若干元问题
11
作者 潘玉君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11-12,共2页
城市群及其研究既是崭新命题又是古老命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派那里,具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认识和阐述。城市群在现当代研究尤其需要解决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也称城市群元问题,包括城市群本体论问题... 城市群及其研究既是崭新命题又是古老命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派那里,具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认识和阐述。城市群在现当代研究尤其需要解决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也称城市群元问题,包括城市群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和知识论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问题 本体论问题 认识论问题 现当代 知识论 方法论 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基本问题再认识
12
作者 沈明明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12期9-12,共4页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但是,究竟如何理解这个'第一性'?传统观点把它仅理解为世界的本原(本质等)问题,因而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分就仅在于对世界本原持不同的看法,两大派别的区分也仅是一个本...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但是,究竟如何理解这个'第一性'?传统观点把它仅理解为世界的本原(本质等)问题,因而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分就仅在于对世界本原持不同的看法,两大派别的区分也仅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思格斯指出,基本问题的提出是对'全部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本体论问题 世界本原 认识路线 近代哲学 感性世界 康德哲学 物质和意识 近现代哲学 认识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恩海姆的电影美学思想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风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阿恩海姆的电影美学思想是其视觉理论的一部分。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理论,深刻论述了无声电影的美学本质的独特性,突出研究的是电影的本体论问题,对电影心理学也有独到的贡献。但从整个电影发展的大视野来看,阿恩海姆的电影理论对有声影... 阿恩海姆的电影美学思想是其视觉理论的一部分。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理论,深刻论述了无声电影的美学本质的独特性,突出研究的是电影的本体论问题,对电影心理学也有独到的贡献。但从整个电影发展的大视野来看,阿恩海姆的电影理论对有声影片的否定还是过于武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恩海姆 电影关学 格式塔 无声电影 美学思想 格式塔理论 本体论问题 电影理论 心理学 大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哲学与美德伦理的当代复兴--读段德智教授的《主体生成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万俊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4-526,共3页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美德伦理 当代 生成论 伦理学问题 教授 本体论问题 哲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二宪法颁布以来宪法解释理论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强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八二宪法颁布30年来,我国宪法学界对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研究重心上的重要转移,即从对宪法解释体制的研究转移到对宪法解释本体论问题——例如宪法解释的性质、目标、方法的关注上来。这一学术研究重心的转变在进入新... 八二宪法颁布30年来,我国宪法学界对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研究重心上的重要转移,即从对宪法解释体制的研究转移到对宪法解释本体论问题——例如宪法解释的性质、目标、方法的关注上来。这一学术研究重心的转变在进入新世纪后更加明显。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观察,我国宪法学研究重心的转变,体现了我国宪法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本文拟就这一转变做简要的回顾并稍加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体制 解释理论 学术研究 本体论问题 法学研究 宪法理论 重心 法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犁的意义
16
作者 李华秀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2015年初冬,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聚集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以孙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在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评价孙犁的文学史地位问题。早在2002年孙犁逝世之后,很多作家、学者即提出文学史没有给予孙... 2015年初冬,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聚集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以孙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在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评价孙犁的文学史地位问题。早在2002年孙犁逝世之后,很多作家、学者即提出文学史没有给予孙犁应有的评价,而孙犁晚年的创作则足以让其登上"文学大师"宝座的问题。为应和文坛与学术界的上述呼声,河北学刊杂志社组织了一组专题讨论,刊发提交研讨会的四篇论文,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可以说,对孙犁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的重估,是将孙犁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引向深入的一个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文学批评家 意义 现当代文学史 本体论问题 当代文坛 革命文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传统的视野看镜头语言的保真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竣淇 王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2,共3页
从学术传统的区分上看,电影理论,尤其是关于电影媒介的本体论问题,是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传统下进行的.但当代哲学中,相对于现象学、符号分析为主的欧陆哲学,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由分析哲学作为理论... 从学术传统的区分上看,电影理论,尤其是关于电影媒介的本体论问题,是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传统下进行的.但当代哲学中,相对于现象学、符号分析为主的欧陆哲学,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由分析哲学作为理论支撑的电影理论也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电影媒介的本质问题.作为与符号学相对的另一哲学传统,分析哲学更为注重逻辑分析和实证论证,以之为支撑的电影本体论也追随着哲学本身的发展,试图通过认知心理学等实证科学的角度进入影像媒介,而非依靠符号的象征与解释对影像本身做另外的条件考察.这种脱离解读者本身知识立场,试图从一般受众的认识能力进行分析的方法也为传统电影理论的局限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理论家创造性地构造文本,从而使得理论变得主观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传统 镜头语言 电影理论 影像媒介 真性 分析哲学 实证科学 本体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研究中哲学方法的方法论层面
18
作者 方匡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6,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少军先生在所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认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着运用各种不同方法的情况。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总结,这些方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哲学层次,第二个是学科层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少军先生在所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认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着运用各种不同方法的情况。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总结,这些方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哲学层次,第二个是学科层次,第三个是具体方法的层次。他指出,除本体论和认识论外,在方法论的哲学层面,人们的研究往往还涉及整体主义(holism)与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分歧。这两者的争论,既涉及本体论问题,也涉及认识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两者的分歧在于事物的本原,即事物属性是由它的整体还是由它的组成部分(个体)决定的。在认识论的问题上,两者的分歧在于对事物的解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研究 哲学方法 方法论 本体论问题 认识论问题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体主义 政治学概论 学科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