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学本体论重构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2
1
作者
邹华
杨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8,共7页
无论中西美学存在怎样的差异,对美之根源的本体论探询都是必然发生的。因"理念"和"天道"的文化差异,中西古代美学的本体论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又因其同属古代范畴而具有历史的共同性。近代以来人的个体感性地位的提...
无论中西美学存在怎样的差异,对美之根源的本体论探询都是必然发生的。因"理念"和"天道"的文化差异,中西古代美学的本体论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又因其同属古代范畴而具有历史的共同性。近代以来人的个体感性地位的提升导致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崩塌,本体论的人学重构成为西方美学的新课题;中国传统本体论自宋明以来亦出现明显的变化,形成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的运行轨迹。人的存在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本体论的人学重构亦有"生存本体"和"历史本体"两个维度;前者偏重内在生命,它为"历史本体"提供人性的理想和导向,后者偏重外部生活,它为"生存本体"提供现实的根基和底蕴。本体论的人学重构以对峙互补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旦割裂两者的关系,无论何者胜出,内外两个维度将同时发生变异并随之收敛封闭;中国"后实践美学"所崇尚的"生存本体"正是这种变异的产物。审视并勾连百年来本体论人学重构的历史,推进"生史二本"的发展,这是中国美学从古代突围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本体论重构
生存
本体
历史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的本土转化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范式创新研究
2
作者
李雪
张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7-122,共16页
本文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为基点,探究其核心理论——视域融合、问答辩证法、语言游戏、效果历史意识是如何与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实践深度互构并实现本土转化与范式创新的。研究中综合运用跨文化理论对话、文学文本细读与...
本文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为基点,探究其核心理论——视域融合、问答辩证法、语言游戏、效果历史意识是如何与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实践深度互构并实现本土转化与范式创新的。研究中综合运用跨文化理论对话、文学文本细读与数字人文方法,如构建历史语境数据库、意境拓扑图谱。其核心观点是,伽达默尔理论消解主客二元,将对话升维为存在论事件,其语言观重构了现代性经验表征,而跨文化视域差异构成真理显现的诠释学契机。最终成功构建“双向历史化”批评范式,该范式融合伽达默尔对话本体论与中国“知人论世”“通变”原则,通过数字人文实践激活传统经验的当代性;论证中国文论依托“文本细读—视域重构—意义生成”三阶模型实现从方法论到存在论的范式转型;借助算法伦理将“和而不同”智慧转化为全球阐释共同体规则,以“执两用中”伦理升华文明互鉴实践,最终为技术理性时代人文科学重建提供具有东方智慧的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对话诠释学
本体论重构
实践论转化
本土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本体论重构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2
1
作者
邹华
杨宁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13AZX0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当代美学审美问题研究"(12ZXB008)
文摘
无论中西美学存在怎样的差异,对美之根源的本体论探询都是必然发生的。因"理念"和"天道"的文化差异,中西古代美学的本体论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又因其同属古代范畴而具有历史的共同性。近代以来人的个体感性地位的提升导致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崩塌,本体论的人学重构成为西方美学的新课题;中国传统本体论自宋明以来亦出现明显的变化,形成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的运行轨迹。人的存在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本体论的人学重构亦有"生存本体"和"历史本体"两个维度;前者偏重内在生命,它为"历史本体"提供人性的理想和导向,后者偏重外部生活,它为"生存本体"提供现实的根基和底蕴。本体论的人学重构以对峙互补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旦割裂两者的关系,无论何者胜出,内外两个维度将同时发生变异并随之收敛封闭;中国"后实践美学"所崇尚的"生存本体"正是这种变异的产物。审视并勾连百年来本体论人学重构的历史,推进"生史二本"的发展,这是中国美学从古代突围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本体论重构
生存
本体
历史
本体
Keywords
Chinese aesthetic
western aesthetic
ontology reconstruction
existence ontology
historical ontology
分类号
B83-0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的本土转化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范式创新研究
2
作者
李雪
张扬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7-122,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学批评的对话理论研究”(22BZW031)。
文摘
本文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为基点,探究其核心理论——视域融合、问答辩证法、语言游戏、效果历史意识是如何与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实践深度互构并实现本土转化与范式创新的。研究中综合运用跨文化理论对话、文学文本细读与数字人文方法,如构建历史语境数据库、意境拓扑图谱。其核心观点是,伽达默尔理论消解主客二元,将对话升维为存在论事件,其语言观重构了现代性经验表征,而跨文化视域差异构成真理显现的诠释学契机。最终成功构建“双向历史化”批评范式,该范式融合伽达默尔对话本体论与中国“知人论世”“通变”原则,通过数字人文实践激活传统经验的当代性;论证中国文论依托“文本细读—视域重构—意义生成”三阶模型实现从方法论到存在论的范式转型;借助算法伦理将“和而不同”智慧转化为全球阐释共同体规则,以“执两用中”伦理升华文明互鉴实践,最终为技术理性时代人文科学重建提供具有东方智慧的创新方案。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对话诠释学
本体论重构
实践论转化
本土化实践
Keywords
Gadamer
dialogical hermeneutics
ontological reconstruction
practical transformation
localized practice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学本体论重构的两个维度
邹华
杨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的本土转化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范式创新研究
李雪
张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