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发现本体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钟家瑞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知识发现的本体论抽象,从RDF到Ontology,揭示了其本质所在、原理和机制以及“始由出者”。文章通过对知识发现研究的历史回顾,指出了各种知识发现模型在本体上的一致性,澄清了容易模糊的概念,提出了各种操作平台通过本体论描述纳... 知识发现的本体论抽象,从RDF到Ontology,揭示了其本质所在、原理和机制以及“始由出者”。文章通过对知识发现研究的历史回顾,指出了各种知识发现模型在本体上的一致性,澄清了容易模糊的概念,提出了各种操作平台通过本体论描述纳入一体化的思路。知识发现的本体论是知识发现寻求大同的理论。面临开发者的问题是元数据如何走出自我中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发现 操作平台 开发者 RDF 本体论研究 元数据 模糊 文章 困难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岳川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25-133,共9页
在新世纪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热,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80年代的科学新方法具有敞开言路、推进新学的意义,而人文科学新方法尤其是与文艺本体关系密切的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释学、接受... 在新世纪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热,具有特殊的学术史意义。80年代的科学新方法具有敞开言路、推进新学的意义,而人文科学新方法尤其是与文艺本体关系密切的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精神,促使文艺方法论超越了科学方法论维度,进而使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型:以现代批评方法取代传统批评方法。文艺本体论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在于在思想禁锢之后对人的存在价值、人的意义与尊严的合法性要求。于是引进西方科学方法论后,一种由外在思维论开放到内在的观念价值重建的内在学理要求,就必然成为文艺理论界的重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方法论 本体论研究 中国 文学批评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艺学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哲学根据——兼与于茀同志商榷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弘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7,共10页
文艺学美学领域本体论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美学界近年来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采取批评的态度.于茀同志《关于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本体论问题》一文(载《文艺研究》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于文”)特别从哲学角度进... 文艺学美学领域本体论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美学界近年来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采取批评的态度.于茀同志《关于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本体论问题》一文(载《文艺研究》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于文”)特别从哲学角度进行了驳难,可以说是批评意见更具理论意味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本体论 文艺学 基础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哲学根据 文学艺术 认识论 本体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十四期综述——评价尺度的本体论研究
4
作者 陈燕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4,共1页
2000年12月16日下午,第14期"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旷三平教授主讲,题目为:评价尺度的本体论研究.
关键词 研究 中山大学 评价尺度 题目 论坛 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研究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本体论研究纲要
5
作者 刘远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74-80,共7页
本体论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方面,在其沉浮的历史发展中,经由宇宙—自然本体论到神学本体论再到人学本体论的演进,体现了人类哲学思维内容、视角、视野和方法的转换与超越。与人类发展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现时代呼唤着与其相... 本体论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方面,在其沉浮的历史发展中,经由宇宙—自然本体论到神学本体论再到人学本体论的演进,体现了人类哲学思维内容、视角、视野和方法的转换与超越。与人类发展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现时代呼唤着与其相应的本体论沉思与建构。社会本体论追问是现时代为人的生存寻找安身立命之根基的现实生存需要和理论自觉欲求。思想史和现实的统一显示了这种追问的需要并提供了解答的可能。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社会存在的本体基础的研究趣向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的真正统一性。在这种统一中,才能建构起真正统一的“历史科学”。在这种本体论视野中,合理地说明和理解人与社会及其与自然的大统一关系才成为可能。所以,社会本体论并非仅为社会。本文仅只是开启这一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始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哲学 本体论研究 传统本体论 社会本体论 费尔巴哈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现代西方哲学 思维方式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之九──关于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问题研讨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远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8-21,104,共5页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之九──关于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问题研讨综述刘远传对世界本体的探索──这一被称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以它的哲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而一直是各派哲学所注目的焦点,各派哲...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之九──关于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问题研讨综述刘远传对世界本体的探索──这一被称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以它的哲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而一直是各派哲学所注目的焦点,各派哲学以其各自的特征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本体论 社会本体论 本体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哲学 研讨综述 前沿问题 思维方式 专题研究 拒斥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论的过去和现在──存在问题研究
7
作者 南丽君 尹树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13,共5页
关键词 本体论研究 存在范畴 存在意义 传统本体论 存在者 存在问题 存在的意义 第一本体 柏拉图 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史研究的三维度:何在·何以在·为何而在
8
作者 张政文 杜桂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5-150,共6页
艺术史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应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基本知识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以往的艺术何在、以往的艺术何以在、以往的艺术为何而在。对以往的艺术何在、何以在、为何而在的探讨,是我... 艺术史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应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基本知识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以往的艺术何在、以往的艺术何以在、以往的艺术为何而在。对以往的艺术何在、何以在、为何而在的探讨,是我们走向艺术史、走近艺术史,建立艺术史知识体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艺术事件 研究主体 艺术现象 认识论 本体论研究 价值论 历史主义 主体性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理论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评《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9
作者 潘格格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5-135,共1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生活的优秀成果,是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责无旁贷。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却不甚理想。《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生活的优秀成果,是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责无旁贷。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却不甚理想。《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全书以全新接受理论视角,认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作特殊的思想接受过程,能持续地被大众认知、认同、内化与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理论视阈 理论体系 接受主体 育人体系 教育内容 对话方式 内容针对性 资源保障体系 本体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如何是其所是?——当下中国文坛的“身体”理论及实践
10
作者 张永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135,共4页
“身体”是当下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的学者甚至打出了“身体转向”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重新审视文坛“身体理论”及其实践不仅必要,且别有深味。葛红兵是国内最早提出“身体写作”概念并将其运用到... “身体”是当下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的学者甚至打出了“身体转向”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重新审视文坛“身体理论”及其实践不仅必要,且别有深味。葛红兵是国内最早提出“身体写作”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文学本体论研究和小说批评中的理论家,同时他还是一个锐意探索身体奥秘的作家。其“身体”理论在写作、评论和理论创建等三个向度上都有展开,经历了晚生代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中国文坛 “身体写作” 小说批评 本体论研究 身体理论 政治学 社会学 理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思潮对西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健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8年第1期33-40,共8页
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使许多学科逐渐脱离哲学而独立出来,同时还导致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性减少,由本体论研究向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学科独立使该学科有可能作深入研究而得以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又逐渐表现出与哲学联系密切的倾向... 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使许多学科逐渐脱离哲学而独立出来,同时还导致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性减少,由本体论研究向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学科独立使该学科有可能作深入研究而得以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又逐渐表现出与哲学联系密切的倾向。这里最典型的是物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哲学思潮 本体论研究 认识论 方法论 形而上学 现代科学 物理学 思辨性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把人类自觉能动性和意识能动性严格区别开来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桂松 《学习月刊(福建)》 1985年第6期18-20,共3页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人们几乎都把上述这段话当作意识能动性的经典表述,有的认为,意识能动性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这种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有的强调:意识不仅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他们都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作为意识能动性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能动性 《论持久战》 马恩 复杂曲折 认识过程 人化自然 不知道 感性形式 本体论研究 人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史与辨
13
作者 邵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51-56,共6页
1845年春,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诞生。在达份被恩格斯称之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所奋力高扬的是“实践”主题。鉴于近年来,实践唯物主义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界讨论的热题。
关键词 本体论研究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本体论 人本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认识论 费尔巴哈哲学 实践哲学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