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康德认识论不仅指出范畴在认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 ,而且指出范畴在研究存在的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正是通过对范畴的本体论分析 ,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超越了古希腊本体论哲学感性直观的思维特点 ,真正把“存在”作为哲学的研究... 康德认识论不仅指出范畴在认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 ,而且指出范畴在研究存在的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正是通过对范畴的本体论分析 ,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超越了古希腊本体论哲学感性直观的思维特点 ,真正把“存在”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使本体论哲学研究进入了纯粹思辨的领域 ,为在本体论的话语困境中深化对本体的哲学理解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哲学 本体论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相结合”重要论述的本体论意蕴
2
作者 王平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提出的“两个相结合”论述意旨深远,我们须深入到哲学本体论的层面才能把握其要义。“两个相结合”论述是对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旧哲学化的马克思主义、机械化的马克思主义、线性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假马克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提出的“两个相结合”论述意旨深远,我们须深入到哲学本体论的层面才能把握其要义。“两个相结合”论述是对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旧哲学化的马克思主义、机械化的马克思主义、线性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假马克思主义类型的自觉拒斥。在此前提下,它主张回归本真的马克思主义。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密切关注人的存在意义,致力于新文明路径的探讨,是注重社会改造的行动哲学。另外,“两个相结合”重要论述具有明确的本体论指向,它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主张厚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根基,呼唤锻造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总之,习近平“两个相结合”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之问,也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自觉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两个相结合 本体论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关系是什么——关于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本体论探问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枭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3,共9页
高等教育关系既是一种“存在原因”,也是一种“存在范型”,还是一种“存在场域”。作为一种“存在原因”,高等教育关系对高等教育具有发动、牵引、维持和再生的作用;作为一种“存在范型”,高等教育关系与高等教育伴生同出、相互规定、... 高等教育关系既是一种“存在原因”,也是一种“存在范型”,还是一种“存在场域”。作为一种“存在原因”,高等教育关系对高等教育具有发动、牵引、维持和再生的作用;作为一种“存在范型”,高等教育关系与高等教育伴生同出、相互规定、相互寄生;作为一种“存在场域”,高等教育关系是高等教育的生境,它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相互适应,共成高等教育生态。这三种型态的高等教育关系交互作用,形成“存在原因—存在范型—存在场域”三联式复合结构,构成理解、论证、反思、透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本体论前提。这意味着探寻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必须探寻高等教育关系作为“存在原因”的规律、作为“存在范型”的规律以及作为“存在场域”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关系 本体论意蕴 存在原因 存在范型 存在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导向中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新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4,共10页
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予以区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警示,反映了社会现实中所涌动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激化趋势,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激化趋势的忧患意识。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导向过程的认同和共识中存在... 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予以区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警示,反映了社会现实中所涌动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激化趋势,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激化趋势的忧患意识。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导向过程的认同和共识中存在着一元与多样、一元与多元的关系,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在这些关系中发挥作用,从而使其在所形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中凸显出来。这就要求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导向中,加强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使之能够从外部"摄取自由能量"。应该用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对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中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状况进行批判,使"熵值"控制在一定的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 认识论和本体论意蕴的“真” 意识中的“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