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本体论事件”的纲领型技术哲学构建
- 1
-
-
作者
李宏伟
李欣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21&ZD059)。
-
文摘
把技术哲学作为纲领型技术哲学而非部门型技术哲学建设,不仅是哲学“本体论”及其系列重大事件转变的理论要求,也是面向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现实需要。纲领型技术哲学建设蕴含两层含义:一是把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建设,而不是仅仅作为技术社会学、技术史或者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TS)来建设;二是把技术作为世界构造的“本体论”事件,强化当今世界“展现”的技术思想根源及其社会影响研究。与视技术为社会对象的部门型技术哲学不同,纲领型技术哲学将其视为存在展现的关键事件,聚焦技术如何构造世界并影响生存。其理论框架通过探讨技术本质、技术实践的真理意义及技术与人类自由的关系,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旨在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哲学体系。
-
关键词
本体论事件
部门型技术哲学
纲领型技术哲学
技术实践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论向度与变革路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四耕
-
机构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发展百年成就与经验研究”(BEA220044)。
-
文摘
从本体论角度看,课程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课程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本身。课程文化是课程形态和课程实践蕴含的价值、信仰、规范、技术和语言的合生体。课程文化不仅仅是“事物”的集合,更是“事件”的生成,并以“事件本体论”立场赋予自身以合法性。课程文化作为“事件”,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且是动态的、实践的和生成着的。“事件本体论”以事件作为课程文化知识表征单元,展现了由课程文化要素、课程文化形态、课程文化主体共同构成的一幅兼容动人的文化图景,为学校课程文化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
课程文化
学校课程文化变革
摄入
合生
事件本体论
-
Keywords
curricul um culture:reform of school curriculum culture:prehension
concrescences ontology of events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过程哲学——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高云球
-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3,共5页
-
文摘
20世纪后半叶哲学的后现代化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对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思潮赞赏有加,却忽略了以肯定形式出现的过程哲学对后现代化运动的特殊贡献。后现代主义以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为己任,单子论与二元论是其两块基石。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以关系实在论、事件本体论和内在价值论建构起来,这正是对单子论和二元论的有力批判。过程哲学在后现代运动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
关键词
过程哲学
关系实在论
事件本体论
内在价值论
-
Keywords
process philosophy
Realism in Relation
event ontology
axiology of intrinsic value
-
分类号
B15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