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主体间性:多元社会的哲学根基——与刘小新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欢欢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6,共7页
主体间性并不是主体性的一个维度,相反,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杨春时提出的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一种模仿,而是在批判性地借鉴已有的主体间性思想基础上的原创性理论。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和非本体论主体间性(认识论、社会学)处于不同... 主体间性并不是主体性的一个维度,相反,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杨春时提出的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一种模仿,而是在批判性地借鉴已有的主体间性思想基础上的原创性理论。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和非本体论主体间性(认识论、社会学)处于不同的逻辑层面,不能混淆。本体论主体间性不是对社会学的主体间性的抽空,而是其根据和可能性;它不仅解释了审美的本质问题,也隐含了巨大的现实效应,理应成为多元社会的哲学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 本体论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