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汉华 郭友华 农文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治疗组)及颈椎澳式手法组(对照组),以颈椎关节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目的:初步观察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治疗组)及颈椎澳式手法组(对照组),以颈椎关节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病症状分级确定手法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后(第21、28、35天)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除颈椎前屈疗效不如对照组外(第21天:Z=2.33,P=0.02;第28天:Z=2.45,P=0.013;第35天:Z=2.44,P=0.0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认为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规范化研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 澳式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郭辉 王剑桥 +8 位作者 苏国栋 王华伟 樊华 樊祥德 张诗麟 刘洋 王月 吕雪琴 刘惠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0-541,共12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采用PNF康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和ADL的随机对...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采用PNF康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和ADL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建库至2019年12月。主要结局指标为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次要结局指标为功能性前伸测试(FRT)、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共786例患者。PNF明显提高后遗症期患者BBS评分(MD=3.31,95%CI 2.58~4.04,P<0.001),恢复期患者FMA评分(MD=8.31,95%CI 5.68~10.97,P<0.001),所有患者MBI评分(MD=6.84,95%CI 5.20~8.48,P<0.001)、FRT距离(MD=1.11,95%CI 0.39~1.84,P=0.003)和TIS评分(MD=1.75,95%CI 1.19~2.31,P<0.001),显著缩短后遗症期患者TUGT时间(MD=-1.86,95%CI-2.62~-1.10,P<0.001)。结论PNF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运动功能和ADL。但对不同病程患者,效果不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平衡 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中枢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旭丰 陈舒琳 +1 位作者 陈波 周科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9-501,共3页
目的: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康复治疗的14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的康复... 目的: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康复治疗的14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的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PNF治疗,联合组给予易罐疗法结合PNF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OD、LPO、IgG、IgM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血清SOD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LPO、IgG、IgM值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LPO、IgG、Ig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患者的MHBN分级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罐疗法结合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优于单用PNF,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罐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叶晓愚 周忠亮 张全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528-4532,共5页
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 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用于患肢矫正,个体化治疗1例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此为国内文献首例成功报告,为国家紧缺技术"康复回社区"提供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脊柱融合术 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名医祝味菊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鳌 许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82-884,共3页
祝味菊先生是"海派中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学术上衷中参西,崇尚温阳,首提"八纲"一词,独创"伤寒五段""本体疗法"等思想,新解发热机制,重识四气五味,临床上善用附子,创多种温热配伍法,五段辨... 祝味菊先生是"海派中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学术上衷中参西,崇尚温阳,首提"八纲"一词,独创"伤寒五段""本体疗法"等思想,新解发热机制,重识四气五味,临床上善用附子,创多种温热配伍法,五段辨治疾病,临床疗效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味菊 学术思想 海派中医 八纲 伤寒五段 本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良春治疗糖尿病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39) 被引量:4
6
作者 邱志济 朱建平 马璇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3-164,共2页
中医治病构思宜其巧 ,立意求其新 ,这非一日之功 ,也非凭空臆想 ,而是来源于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 ,来源于细心观察 ,通权达变 ,入蓝出青。巧者 ,不落俗套 ,不堕窠臼也。吾师朱良春教授治疗糖尿病深究《内经》“阴平阳秘”之意 ,主张着眼... 中医治病构思宜其巧 ,立意求其新 ,这非一日之功 ,也非凭空臆想 ,而是来源于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 ,来源于细心观察 ,通权达变 ,入蓝出青。巧者 ,不落俗套 ,不堕窠臼也。吾师朱良春教授治疗糖尿病深究《内经》“阴平阳秘”之意 ,主张着眼“调理肝脾 ,益气养阴 ,和血通脉。指出糖尿病久治不愈的病机演变结果 ,多为气阴两虚 ,瘀阻脉络。其用药特色喜以甘、淡、平为主 ,甘温为辅 ,以甘、淡、温、平代替辛热扶阳 ,以求阳用不衰。”自拟“斛乌合剂” ,基本方加减化裁 ,配合食疗 ,治疗久治不愈之糖尿病 ,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 ,多获良效。其构思立意 ,巧中求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斛乌合剂 肾气丸 本体疗法 食疗 中医药疗法 朱良春 治疗 糖尿病 用药经验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