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聚合法合成的氨基硅油及其在毛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群 孟祥英 +2 位作者 耿春英 李梅 陈水林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2,共3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双氨基偶联剂、有机碱催化剂等为原料,经本体聚合成氨基改性有机硅原油.实验表明:当偶联剂用量3.5%~4.0%、催化剂用量0.01%、90~100℃反应3.5~4 h时,其氨值为0.5~0.6、粘度为5.0~5.5 Pa·s、外观...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双氨基偶联剂、有机碱催化剂等为原料,经本体聚合成氨基改性有机硅原油.实验表明:当偶联剂用量3.5%~4.0%、催化剂用量0.01%、90~100℃反应3.5~4 h时,其氨值为0.5~0.6、粘度为5.0~5.5 Pa·s、外观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随着氨基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氨基改性有机硅原油的氨值上升、粘度增大、手感不断改善,但是整理后的织物黄变现象加重经配制的毛织物柔软整理剂LQ-88整理后的精纺毛织物,弹性回复角(经+纬)大于300°,增幅达12.33%;撕破强力大于240 N,增幅达47.38%;手感增加了4,但吸水性下降了2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氨基硅油 毛织物 柔软整理 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聚合法制备高分子减阻剂的特性黏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春晓 陆江银 薄文旻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TiCl_4/Al(i-Bu)_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合成了α-己烯/α-十二烯二元聚合物(简称高聚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高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及高聚物共混对共混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的高聚物合成条件(...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TiCl_4/Al(i-Bu)_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合成了α-己烯/α-十二烯二元聚合物(简称高聚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高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及高聚物共混对共混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的高聚物合成条件(主催化剂TiCl_4用量0.08 g、反应温度-5℃、V(α-己烯):V(α-十二烯)=1:3、助催化剂Al(i-Bu)_3用量0.10 mL、反应时间48 h)下,高聚物的特性黏数达到11.10 dL/g;加入少量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可增大高聚物的特性黏数;共混物的特性黏数均大于单一高聚物的特性黏数;以TiCl_4/Al(Et)_3/Al(i-Bu)_3为复合催化剂时可提高高聚物的特性黏数。XRD和I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高聚物为结晶度较低的柔性α-烯烃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Α-烯烃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复合催化剂 原油减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釜连续本体法生产苯乙烯-丙烯腈-顺酐三元共聚物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正金 王荣伟 +2 位作者 王巍 夏燕敏 贾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借助现有工业装置及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苯乙烯-顺酐共聚物(SMA)的生产经验,建立并实施了国内独有的苯乙烯-丙烯腈-顺酐三元共聚工艺,生产出苯乙烯系树脂新品种———苯乙烯-丙烯腈-顺酐共聚物(SAM)。以SAN和SMA工艺参数关系式... 借助现有工业装置及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苯乙烯-顺酐共聚物(SMA)的生产经验,建立并实施了国内独有的苯乙烯-丙烯腈-顺酐三元共聚工艺,生产出苯乙烯系树脂新品种———苯乙烯-丙烯腈-顺酐共聚物(SAM)。以SAN和SMA工艺参数关系式为基础,建立了SAM工艺参数关系式,运用试差法计算了总转化率,结果符合聚合规律。试验表明,以两套配料系统向聚合釜供料的方案是可行的;通过调节两种物料的流量,产品的组成可变;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过程中引入顺酐后,聚合体系粘壁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腈-顺酐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苯乙烯-顺酐共聚物 釜式反应器 本体法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聚合法聚氨酯离子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康永 《上海建材》 2018年第2期23-27,共5页
水性聚氨酯以水取代了有机溶剂,具有不燃、无毒、环保以及节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成为当今聚氨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可应用于建筑、轻工、纺织、皮革、以及胶黏剂等领域^([1-5])。其中胶... 水性聚氨酯以水取代了有机溶剂,具有不燃、无毒、环保以及节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成为当今聚氨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可应用于建筑、轻工、纺织、皮革、以及胶黏剂等领域^([1-5])。其中胶黏剂已成为当今水性聚氨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聚氨酯分散体可采用丙酮法、预聚体法、熔融分散缩聚法和酮亚胺/酮联氮等方法合成,丙酮法和预聚体法己在聚氨酯分散体的工业生产中广为采用^([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离子聚合 本体聚合 性能 聚氨酯分散体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预聚体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千吨/年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的技术改造
5
作者 熊国浩 董志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13-416,共4页
根据本厂5000t/a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的特点,针对影响该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产品质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聚丙烯 本体聚合 装置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林敏 朱靖博 +2 位作者 付绍平 郭秀洁 王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3,共7页
以丹酚酸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α-甲基丙烯酸(MAA)、2-乙烯基吡啶(2-VP)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丙酮、乙酸乙酯、乙腈和甲醇为致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丹酚酸A分子印迹... 以丹酚酸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α-甲基丙烯酸(MAA)、2-乙烯基吡啶(2-VP)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丙酮、乙酸乙酯、乙腈和甲醇为致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丹酚酸A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和选择性实验考察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采用Scatchard模型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在所合成的印迹聚合物中,以丙酮为致孔剂,AM为功能单体,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摩尔比为6∶1时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吸附量最高。通过Scatchard分析,表明该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实验结果显示,该印迹聚合物对丹酚酸A呈现出高的吸附能力和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本体聚合 丹酚酸A Scatchar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聚合物光纤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亚妮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5,共3页
微结构聚合物光纤以其制备工艺简单,实用性强而倍受研究人员关注。在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资助下,提出了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化学原位本体聚合技术和PMMA颗粒料挤出技术以及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套管法二次拉伸技术,成功制... 微结构聚合物光纤以其制备工艺简单,实用性强而倍受研究人员关注。在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资助下,提出了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化学原位本体聚合技术和PMMA颗粒料挤出技术以及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套管法二次拉伸技术,成功制备了微结构掺诺丹明6G型、椭圆芯高双折射型、无限单模型和布拉格光栅光纤型等各种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通过对微结构聚合物光纤制备工艺的研究,对几种已经成功开发的微结构聚合物光纤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聚合物光纤 本体聚合 挤出 热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洋 金晨 +1 位作者 廖辉 张凌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9期67-70,共4页
进一步探究、优化制备以及合理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提供依据,同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其他领域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近年来与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原... 进一步探究、优化制备以及合理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提供依据,同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其他领域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近年来与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原理、类型、本体聚合法、沉淀聚合法以及它的三种应用进行综述。分子印迹聚合物是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经过聚合反应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被洗脱后产生空间位点,这些位点与预定的物质能相互嵌合而产生特异性吸附的效果,最终达到特异性分离的目的。本体聚合法得到的聚合物较为经典。而沉淀聚合法因为得到均匀规则的球状聚合物,无需研磨、特异性结合率高、解吸附率较高等特点运用的较为广泛。分子印迹聚合物因为它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已经证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已被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治理环境中的污染等领域。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众多的优点给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本体聚合 沉淀聚合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泉书 黄志勇 林郑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4-839,共6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功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交联剂用量、模板浓度和聚合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当孔雀石绿、α-甲基丙烯酸...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功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交联剂用量、模板浓度和聚合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当孔雀石绿、α-甲基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4∶20时,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最大的吸附容量,印迹因子(α=QMIP/QNIP)可达到3.6,表明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孔雀石绿有良好的识别和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分子印迹聚合 本体聚合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己烯/α-辛烯/α-十二烯三元聚合物特性黏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园园 王春晓 +1 位作者 陆江银 胡子昭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4,共5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TiCl4/Al(Et)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合成α-己烯/α-辛烯/α-十二烯三元聚合物,考察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采用FT-IR,1 H-NMR,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主催化剂TiCl4用量0....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TiCl4/Al(Et)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合成α-己烯/α-辛烯/α-十二烯三元聚合物,考察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采用FT-IR,1 H-NMR,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主催化剂TiCl4用量0.095g、助催化剂Al(Et)3用量0.12mL、聚合温度-3℃、V(α-十二烯)∶V(α-辛烯)∶V(α-己烯)为4∶2∶1(单体总体积40mL)、聚合时间48h的最佳聚合条件下,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到15.40dL/g。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可以看成是拟合成的物质,经乙醇洗涤后可以得到基本不含单体的烯烃聚合物;合成的聚合物为结晶度较低的α-烯烃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Α-烯烃 复合催化剂 特性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堵漏剂在破碎带地层矿井钻探中的应用探讨
11
作者 王廷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为更好地适应破碎带地层钻探施工的封堵要求,利用丙烯酸脂类单体、偶氮类(引发剂)和吩噻嗪(阻聚剂)制备一种兼顾护壁与堵漏双重功能的堵漏剂。该堵漏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首先在温度45℃,引发剂掺量为100 ppm制备得到预聚体,然后再在7... 为更好地适应破碎带地层钻探施工的封堵要求,利用丙烯酸脂类单体、偶氮类(引发剂)和吩噻嗪(阻聚剂)制备一种兼顾护壁与堵漏双重功能的堵漏剂。该堵漏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首先在温度45℃,引发剂掺量为100 ppm制备得到预聚体,然后再在70℃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掺量300 ppm制备得到堵漏剂成品;堵漏剂的成胶时间为100 min,1 h后黏度可以达到3500 mPa·s,侯凝10 h后胶块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7.5 MPa,现场堵漏应用效果良好,可在破碎带地层钻井封堵施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探施工 破碎带地层 堵漏剂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包丽萍 杨延钊 +3 位作者 韦学臣 周明 崔隽 刘吉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51-353,共3页
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XRD测试结果证明已经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
关键词 PMMA/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阻燃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化微珠/废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新强 蒋鹏 +1 位作者 包维维 邓志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6-231,共6页
以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活性溶剂、玻化微珠为填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与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浇铸聚合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玻化微珠/废PMMA复合材料。考... 以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活性溶剂、玻化微珠为填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与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浇铸聚合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玻化微珠/废PMMA复合材料。考察了废PMMA含量、玻化微珠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及密度、光泽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研究发现,随着废PMMA含量、玻化微珠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的变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废PMMA质量分数为25%~30%,玻化微珠用量为20%~25%(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为0.26%(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良。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处理玻化微珠,可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泽度,为建筑装饰领域提供一种新的装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化微珠 氧化-还原引发剂 本体浇铸聚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小娟 贺江平 陆少锋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然后将其产物与氨基硅烷偶联剂SCA-60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聚反应,制得稳定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测试并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 采用本体聚合法,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然后将其产物与氨基硅烷偶联剂SCA-60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聚反应,制得稳定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测试并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的最优合成工艺为:催化剂用量为D4单体质量的0.07%,氨基硅烷偶联剂SCA-602用量为D4单体质量的5.00%,反应温度为135℃,反应时间为5 h;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的稳定性好,单体转化率也比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水性和抗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氨基硅烷偶联剂 柔软剂 合成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冷却条件下纳米AgCl/PMMA杂化材料的断面研究
15
作者 冯秀丽 董相廷 +4 位作者 王进贤 祖艳华 刘钟馨 董晓东 洪广言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纳米AgCl/PMMA杂化材料。XRD分析表明 ,该杂化材料是无定形的。高分辨率SEM分析表明 ,AgCl纳米粒子呈球形 ,分布较均匀 ,粒径小于 50nm。SEM和EDS分析表明 ,液氮冷却条件下纳米AgCl/PMMA杂化材料断面为脆性断裂 ,Ag。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杂化材料 纳米材料 本体聚合 液氮冷却 AgCl/PMMA 脆性断裂 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巴乌头碱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丽 缑浩 +2 位作者 刘海霞 郑艳萍 赵国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目的】制备拉巴乌头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为拉巴乌头碱的富集和分离天然产物中的拉巴乌头碱提供新的固相萃取色谱柱填料.【方法】采用本体聚合法快速制备拉巴乌头碱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静态吸附... 【目的】制备拉巴乌头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为拉巴乌头碱的富集和分离天然产物中的拉巴乌头碱提供新的固相萃取色谱柱填料.【方法】采用本体聚合法快速制备拉巴乌头碱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静态吸附考察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及其选择性,并进行Scatchard分析.【结果】合成的聚合物为球形,对拉巴乌头碱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粒径小于45μm的小颗粒MIP2的最大表观结合量为11.5μmol/g,远大于其空白对照NIP2的吸附量0.4μmol/g;拉巴乌头碱分子与β-谷甾醇的选择性分离因子α为2.18.【结论】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拉巴乌头碱分子有特异性吸附和识别能力,为拉巴乌头碱印迹聚合物合成时正确选择功能单体,分散溶剂和交联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巴乌头碱 分子印迹聚合 本体聚合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异的工程塑料——聚甲醛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传江 《河北化工》 2010年第2期18-19,共2页
工程塑料聚甲醛,以十分优异的性能,在材料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甲醛(POM)因生产方法不同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聚甲醛或甲醛的均聚体,称为均聚甲醛;另一类是三聚甲醛与少量戊环的共聚体,称为共聚甲醛。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 工程塑料聚甲醛,以十分优异的性能,在材料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甲醛(POM)因生产方法不同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聚甲醛或甲醛的均聚体,称为均聚甲醛;另一类是三聚甲醛与少量戊环的共聚体,称为共聚甲醛。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我国聚甲醛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发展我国聚甲醛工业非常紧迫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均聚甲醛 共聚甲醛 催化合成 溶液聚合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水体巨型压克力玻璃安装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鹏 王海峰 《工程质量》 2012年第3期59-64,共6页
通过设计多功能运输支撑小车、运输架以及运输支撑架结合小型千斤顶拆、装顺利完成大型压克力玻璃的运输工作;采用改进后的手拉葫芦,省去了回链、收链的工序,有效确保压克力玻璃就位于观赏水体垭口处;在玻璃与玻璃之间采用本体浇注聚合... 通过设计多功能运输支撑小车、运输架以及运输支撑架结合小型千斤顶拆、装顺利完成大型压克力玻璃的运输工作;采用改进后的手拉葫芦,省去了回链、收链的工序,有效确保压克力玻璃就位于观赏水体垭口处;在玻璃与玻璃之间采用本体浇注聚合拼接法,确保了拼缝间的严密、平整、透明;玻璃与混凝土结构的节点处填充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明矾膨胀水泥,并采用专用高强度结构胶进行注封处理,一方面确保了节点的有效防水,另一方面防止了节点在水压冲击下发生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克力玻璃 玻璃运输小车 专用高强度密封胶 本体浇注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紫外Ce^(3+)掺杂ZnO/PMMA纳米复合蒙皮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向阳 方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3+掺杂ZnO粉体,再用本体聚合法将Ce3+掺杂ZnO粉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制备一种新型的抗紫外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蒙皮材料。主要研究了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ZnO:Ce3+,用KH-151进行改性。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ZnO:Ce3+/...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3+掺杂ZnO粉体,再用本体聚合法将Ce3+掺杂ZnO粉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制备一种新型的抗紫外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蒙皮材料。主要研究了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ZnO:Ce3+,用KH-151进行改性。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ZnO:Ce3+/PMMA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FTIR、XRD、SEM、TGA及拉伸测试仪等手段分别对Ce3+掺杂ZnO粉体及其改性、与PMMA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机材料纳米ZnO:Ce3+的加入,增强有机玻璃PMMA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抗紫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Ce3+ PMMA 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本体聚合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20
《皮革与化工》 CAS 2019年第6期41-43,共3页
【名称】通过呼吸图法构筑具有蜂窝微纳结构的PA/SiO2/PDMS疏水耐磨涂层的方法【公开号】107815200A【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呼吸图法在皮革表面构筑具有蜂窝微纳结构的PA/SiO2/PDMS疏水耐磨涂层的方法。目前... 【名称】通过呼吸图法构筑具有蜂窝微纳结构的PA/SiO2/PDMS疏水耐磨涂层的方法【公开号】107815200A【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呼吸图法在皮革表面构筑具有蜂窝微纳结构的PA/SiO2/PDMS疏水耐磨涂层的方法。目前有关于通过“呼吸图法”在皮革表面构筑具有蜂窝微纳结构的PA/SiO2/PDMS疏水耐磨涂层的研究鲜见报道。具体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首先通过半本体聚合法制备醇溶性聚丙烯酸酯(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涂层 微纳结构 专利文摘 陕西科技大学 本体聚合 PDMS 醇溶性 蜂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