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经农儿童本位课程思想及其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传燧 李卯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52,共6页
朱经农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基础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儿童本位课程思想。他认为课程应当以促进儿童生长为目的,以儿童为主体去实施;应当贴近儿童的生活需要,从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出... 朱经农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基础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儿童本位课程思想。他认为课程应当以促进儿童生长为目的,以儿童为主体去实施;应当贴近儿童的生活需要,从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出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个性,并以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为目的。这一课程思想呈现出生长性、自主性、自然性、生活性、兴趣性等鲜明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它客观上扩大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1922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制定,直接指导了上个世纪20、30年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辑出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继承并发扬这一课程思想,课程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儿童的主体性,以促进儿童不断成长为目的;课程内容应更贴近儿童生活,加强与儿童自身经验的联系;应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实施课程,通过激发儿童兴趣引导儿童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经农 儿童本位课程 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 被引量:185
2
作者 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08年第20期4-15,共12页
学科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所指,只有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才可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任务本位课程试图解构学科课程,然而它自身亦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学科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所指,只有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才可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任务本位课程试图解构学科课程,然而它自身亦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它对学科课程的解构是不彻底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任务本位课程只关注了课程内容改革。忽视了实施新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载体设计的重要性。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全新形态的课程模式便是项目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科课程 任务本位课程 项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下的应用型二维动画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冠元 刘宝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96-97,共2页
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能够适应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课程开发模式。文章分析了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在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并以二维动画课程为例,对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开发出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课... 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能够适应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课程开发模式。文章分析了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在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并以二维动画课程为例,对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开发出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课程设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设置 二维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职业本位课程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兰小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5,共2页
文章从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的现实背景出发,创造性地提出职业本位课程模式(VBCM),并对该模式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新视角。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本位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技专院校推动实施系科本位课程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宗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28,共5页
台湾技专院校推动实施的系科本位课程是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其强调产学结合,注重职场导向,突出校际特色,并依据实施效果来决定系科的进退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些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管理有... 台湾技专院校推动实施的系科本位课程是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其强调产学结合,注重职场导向,突出校际特色,并依据实施效果来决定系科的进退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些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专院校 系科本位课程 课程改革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块式课程和就业本位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6
作者 龚双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板块式课程 就业本位课程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任务本位课程信息化教学的优化路径——基于建构主义视角 被引量:11
7
作者 万瑶 孙梅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88,共7页
鉴于任务本位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职业院校若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构建信息化教学的适切路径,将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任务本位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推进涉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教师技术胜任力问题等,可在建... 鉴于任务本位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职业院校若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构建信息化教学的适切路径,将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任务本位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推进涉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教师技术胜任力问题等,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该理论的适用性,从宏微观情境建设、资源开发与利用、“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提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任务本位课程教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任务本位课程 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当代意义与发展 被引量:63
8
作者 徐国庆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4,共8页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课程 智能化时代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块式课程结构与就业本位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
9
作者 龚双江 《职教论坛》 1997年第7期9-10,共2页
板块式课程结构与就业本位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龚双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据此,我省部分职业学校在总结... 板块式课程结构与就业本位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龚双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据此,我省部分职业学校在总结办学经验,研究国外“双元制”、“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结构体系 本位课程 职业岗位 板块式 应用基础理论 基础课 职业高中学生 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体系 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审议”与“专业本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新视角 被引量:19
10
作者 罗尧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本文认为,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注重“课程审议”思想的引入和施行,真正确立“专业本位”的研究生课程开发机制。其关键在于处理好三对关系:学校规范要求与专业自主设计的关系;专业统一制定与个体自由选择的关... 本文认为,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注重“课程审议”思想的引入和施行,真正确立“专业本位”的研究生课程开发机制。其关键在于处理好三对关系:学校规范要求与专业自主设计的关系;专业统一制定与个体自由选择的关系;个人负责研制与多方积极参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审议 研究生课程体系 “专业本位课程开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校长本位”课程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苏珏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课程开发 校长培训 课程目标 实效性 “校长本位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校体育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17
12
作者 韩湘平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1期67-69,共3页
就高校体育课程的构建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学生本性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相结合是体育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并依据上述理论基础设计出以财经教育发展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为基点,全面增... 就高校体育课程的构建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学生本性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相结合是体育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并依据上述理论基础设计出以财经教育发展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为基点,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的体育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路。在课型上,提出了一、二年级开设选项课,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的观点;在教学内容上选用了同学们喜闻乐见并具有广泛性的体育项目,阐明了课外体育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素质的重构等理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素质教育 学生本位课程 社会本位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校本课程”?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桂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7-59,105,共4页
“校本课程”属于课程行政范畴。相对于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国本课程”,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地方本位课程”,“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三种“课程”属于课程行政的不同抉择,反映中央政府与... “校本课程”属于课程行政范畴。相对于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国本课程”,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地方本位课程”,“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三种“课程”属于课程行政的不同抉择,反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有关谋程行政权力分配的不同取向.已是教育活动运行的集中机制与自由机制的不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国本课程 地方本位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困境、探因与突围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海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48-51,共4页
事实存在的课程理解、全盘接受课程文本和用课程文本开发代替课程文化建设是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实践困境。而知识本位的课程观笼罩、防教师课改文化的弥漫和课程消费心态的依赖是产生上述困境的历史原因和内外在因素。教师课程能力发展... 事实存在的课程理解、全盘接受课程文本和用课程文本开发代替课程文化建设是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实践困境。而知识本位的课程观笼罩、防教师课改文化的弥漫和课程消费心态的依赖是产生上述困境的历史原因和内外在因素。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困境突围在于秉持素养本位的课程观、尊重教师的课程变革主体地位和提升教师的行动素养,从而在明辨、澄原和笃行的联动过程中开启教师课程能力发展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能力发展 知识本位课程 素养本位课程 课程变革主体地位 行为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琴 杜华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8,共4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至少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学科辅助型课程模式、学科研究型课程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学科本位课程模式 学科辅助型课程模式 学科研究型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综合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70
16
作者 张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40,共6页
综合课程是一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概念。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综合化的原理———“相关综合原理”与“经验综合原理”。综合课程在整个 2 0世纪的发展则指向于统一儿童与学科知识。从类型学的角度看 ,综合课程可分... 综合课程是一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概念。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综合化的原理———“相关综合原理”与“经验综合原理”。综合课程在整个 2 0世纪的发展则指向于统一儿童与学科知识。从类型学的角度看 ,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课程走向综合化有重要的理论根据。开发综合课程需要注意若干策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综合原理 经验综合原理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 综合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学科课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丹叶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3-15,共3页
学科课程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课程类型。它是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设计中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并在中小学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的演变,学科课程虽得到了某些改进,但尚存有其自身所难以克服的弱点。因此,正确对待这一古老... 学科课程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课程类型。它是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设计中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并在中小学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的演变,学科课程虽得到了某些改进,但尚存有其自身所难以克服的弱点。因此,正确对待这一古老而影响深远的课程类型,有助于改进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课程 课程类型 中小学课程 课程设计 世界各国 本位课程 课程改革 学术性 分科课程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梓英 郭耀邦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8X期7-10,共4页
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为突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由此,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相继出现了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为突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由此,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相继出现了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呈现出以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指导、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突出工作本位学习等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模式 “学科本位课程模式 “宽基础 活模块”课程模式 多元整合课程模式 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增能评价:内涵、实施步骤、局限性及启示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兰英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赋权增能评价是当前鼓励教师"自我决定"的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重在通过评价历程实现促进评价方案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目的,包括评估现状、建立目标、发展策略、记录进度、研拟对策和反馈循环六个评价步骤。它对学校本位... 赋权增能评价是当前鼓励教师"自我决定"的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重在通过评价历程实现促进评价方案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目的,包括评估现状、建立目标、发展策略、记录进度、研拟对策和反馈循环六个评价步骤。它对学校本位课程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尽管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诸如专业性、客观性、耗时等多方面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增能 赋权增能评价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意义的职业能力概念再分析
20
作者 王君普 韩其丽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心理学视野下的职业能力内涵分析,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于体现对个体能力倾向差异性的尊重。尊重个体能力倾向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人格本位”课程模式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本质。
关键词 个体能力倾向差异性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人格本位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