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重构
1
作者 郝天聪 王福建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78,共8页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手段,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是一种工作本位学习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明确的...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手段,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是一种工作本位学习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明确的角色支持、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教师的工作本位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在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教师企业实践缺乏科学标准,导致工作本位学习内容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教师企业实践缺乏项目支撑,导致工作本位学习角色融入出现困难;教师企业实践缺乏部门协作,导致工作本位学习环境打造效果不佳。面向未来,需要基于工作本位学习要求重构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一是精准挖掘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学习需求,分专业、分生涯阶段开发教师企业实践标准;二是强化教师职前企业工作经历要求,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多层次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体系;三是完善区域教师企业实践协同支持机制,落实激发企业支持教师实践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职教教师 企业实践 制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本位学习理念赋能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理论逻辑与行动策略
2
作者 车娟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三大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为贯彻落实此精神,教育部等五部门推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文章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理念,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在现场工程师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三大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为贯彻落实此精神,教育部等五部门推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文章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理念,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在现场工程师培养中的应用。解析工作本位学习的内涵与特征,从场域对接、时间链接和机制衔接三方面阐述工作本位学习赋能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理论逻辑,提出促成“政行企校”多方赋能、共建学徒选拔标准和流程、完善“三站互动”培养路径等策略,旨在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能解决企业实际工程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现场工程师培养 理论逻辑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的整合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云志 何玉宏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6,共2页
面对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通过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的整合,构建以技术实践能力为立足点的课程模式成为必然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实践导向 工作本位学习 学校本位学习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能力本位学习领域与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涵 梁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69-73,共5页
德国和澳大利亚对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德国对能力的界定主要指职业行动能力,强调职业行动能力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的概念。澳大利亚对能力的界定更加关注技术和工作岗位能力,这些能力... 德国和澳大利亚对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德国对能力的界定主要指职业行动能力,强调职业行动能力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的概念。澳大利亚对能力的界定更加关注技术和工作岗位能力,这些能力由于其模块化的特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由于对能力理解的不同,德国能力本位学习领域与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呈现出不同的基本特征。前者是基于培训职业而设计的系统化的跨学科课程,强调对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而后者是基于岗位而设计的模块课程,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但灵活性强。两种模式各具特色,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整合两种模式的优势,探索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能力本位学习领域 澳大利亚 能力本位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本位学习初探 被引量:35
5
作者 徐国庆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工作本位学习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在大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青睐。随着人才市场对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本位学习也应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研究了职业教育领域内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四... 工作本位学习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在大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青睐。随着人才市场对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本位学习也应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研究了职业教育领域内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四个核心问题,即工作本位学习的内涵和特点、工作本位学习的发展、工作本位学习的价值与缺陷,以及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本位学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大学工作本位学习教学模式述评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曼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65,共12页
工作本位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大学和企业合作基础上的高层次的教学模式,它促进了大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态度、工作技能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目前国外大学推广普及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对该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定... 工作本位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大学和企业合作基础上的高层次的教学模式,它促进了大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态度、工作技能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目前国外大学推广普及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对该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定义与内涵、组织与设计、优势与挑战以及发展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大学 工作本位学习 教学模式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本位学习的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红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00,108,共8页
问题本位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自然学科中应用较多,但是在人文学科上应用并不多见。本研究探讨问题本位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行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本位学习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五步骤:实践... 问题本位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自然学科中应用较多,但是在人文学科上应用并不多见。本研究探讨问题本位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行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本位学习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五步骤:实践与情境问题的转化;资料的查找与应用;解决方案与评价标准;团队课堂报告;现场与课后反馈。问题本位学习教学方法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本位学习 组织行为学 课堂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本位学习在国外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基于三个实例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成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87,共15页
在职前教师教育中,传统的“传递取向”的教学存在不少弊端。近些年来,国外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对于问题本位学习的价值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更积极地将问题本位学习应用于教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巴斯、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舒莫、新加... 在职前教师教育中,传统的“传递取向”的教学存在不少弊端。近些年来,国外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对于问题本位学习的价值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更积极地将问题本位学习应用于教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巴斯、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舒莫、新加坡国家教育研究所的蔡美玲等都在职前教师教育项目中应用了问题本位.学习,通过对这三个应用实例的分析,能够概括出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用问题本位学习的六个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本位学习 职前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英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的视角解读工作本位学习 被引量:3
9
作者 龚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87,共5页
美、英等国的职业教育实践表明,应设立单独机构管理和实施工作本位学习。工作本位学习并不总发生在工作地,也可以发生在任何有利于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场所,其内部元素的复杂关联性表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工作本位学... 美、英等国的职业教育实践表明,应设立单独机构管理和实施工作本位学习。工作本位学习并不总发生在工作地,也可以发生在任何有利于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场所,其内部元素的复杂关联性表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工作本位学习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会需求而变化,宏观上表现为随社会进步而变化,微观上表现为随实践类型改变而变化。其实施模式可依据工作项目中各元素的特性和相互间的关系确定,模式具有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工作本位学习 美国 英国 学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工作本位学习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课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瑾劼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0-12,共3页
工作本位学习(work—based learning)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种学习理念和模式很快风靡了中国,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一片生机。然而在实践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些对工作本位学习理念理解的偏差和一些比较狭隘的观点,诸如工作本位学习就... 工作本位学习(work—based learning)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种学习理念和模式很快风靡了中国,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一片生机。然而在实践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些对工作本位学习理念理解的偏差和一些比较狭隘的观点,诸如工作本位学习就是能力本位学习;工作本位学习就是与企业合作办学。同时在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诸如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衔接这两种学习模式?这些都对工作本位学习理念的理解和贯彻带来了很多障碍。有太多的概念需要澄清.有太多的关系需要梳理。就工作本位学习(Work—based learning)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出一些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职业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等教育中工作本位学习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杨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55,共4页
文章主要从参与合作的组织机构、合作主体权利义务的规定、基础学位、课程开发和校企合作中的竞争与冲突等方面介绍了英国工作本位学习合作关系;从学生与学习类型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说明,工作本位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 文章主要从参与合作的组织机构、合作主体权利义务的规定、基础学位、课程开发和校企合作中的竞争与冲突等方面介绍了英国工作本位学习合作关系;从学生与学习类型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说明,工作本位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从工作本位学习对就业的影响,以及工作本位学习的目标和限度,分析了工作本位学习目标以职业为导向的特征;从能力本位学习、学分与评价挂钩、先前经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工作本位学习评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基础学位 先前经验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本位学习理论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洁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7X期62-64,共3页
工作本位学习是基于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的理念下提出来的,试图整合学习策略和工作实践,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更好适应工作的需要,工作本位课程理论是在上述理念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对我国高职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 行动学习 课程开发 反思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政府在高校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功能探析
13
作者 何杨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5,共9页
英国政府在政策、经费和制度上大力支持高校工作本位学习的发展,但这些支持遭到诸如政府是否有着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否会侵害学术自主、企业会不会坐享其成等方面的质疑。这些质疑虽不能否定国家干预高校教学自主的必要性,但告诉我们需... 英国政府在政策、经费和制度上大力支持高校工作本位学习的发展,但这些支持遭到诸如政府是否有着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否会侵害学术自主、企业会不会坐享其成等方面的质疑。这些质疑虽不能否定国家干预高校教学自主的必要性,但告诉我们需要对宏观预测的风险有所防范,对功利主义有所反思,尽量避免政策漏洞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政府 高校 工作本位学习 先前经验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本位学习”理论的“大问题”教学 被引量:33
14
作者 黄爱华 林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2,共5页
"问题本位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基础而提出的"... "问题本位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大问题"教学模式,在厘清"大问题"教学的内涵及课堂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问题本位学习"理论下的"大问题"教学实施关键,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并解决直指本质的"大问题",真正让学习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本位学习 “大问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校本位学习到工作本位学习——近年来英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志群 许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3-158,共6页
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大学工作本位学习的改革尝试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所有大学毕业生为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围绕英国大学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动因和发展、定义与特征、主要类型、成效与问题等... 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大学工作本位学习的改革尝试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所有大学毕业生为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围绕英国大学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动因和发展、定义与特征、主要类型、成效与问题等四个方面对英国高等教育工作本位学习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模拟工作本位学习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扶贫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亚 顾雪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61-67,共7页
美国模拟工作本位学习是工作本位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是生涯与技术教育的新举措。模拟工作本位学习作为一种理念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模拟工具、模拟工作场所、模拟企业,以期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职业主题体验... 美国模拟工作本位学习是工作本位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是生涯与技术教育的新举措。模拟工作本位学习作为一种理念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模拟工具、模拟工作场所、模拟企业,以期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职业主题体验,促进不同学段学生劳动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这些做法为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提供了三点启示: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学生所处学段,采取不同教学模式;促进产教融合育人,打造特色职业院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模拟工作本位学习 职业教育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本位学习及其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振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基于问题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有待进一步推广问题本位学习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能都会遭遇种种难题,如问题设计的困难,小组指导程度的难把握,自主探究的缺陷等。为此,课程设计者可以从转变学习观念、提供鹰架支持和... 基于问题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有待进一步推广问题本位学习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能都会遭遇种种难题,如问题设计的困难,小组指导程度的难把握,自主探究的缺陷等。为此,课程设计者可以从转变学习观念、提供鹰架支持和创建多元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寻求进一步改善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本位学习 课堂应用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导向教学在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应用--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萍 周新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60-65,共6页
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建立了基于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关联,成为职业学校工作本位学习的教学趋势。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主体、逻辑框架和主要特征的内涵分析,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项目为例,阐述行动导向教学在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应... 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建立了基于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关联,成为职业学校工作本位学习的教学趋势。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主体、逻辑框架和主要特征的内涵分析,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项目为例,阐述行动导向教学在工作本位学习中的应用,为相关专业及其他工作本位学习的课程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工作本位学习 艺术设计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习者本位”高等教育改革:背景、目标与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阳 徐程成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8,共13页
在社会急剧变革、教育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日本高等教育为“最大化发展每个人的潜能”确立了“学习者本位”的改革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回应时代要求。日本“学习者本位”高等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希望实现从教学范... 在社会急剧变革、教育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日本高等教育为“最大化发展每个人的潜能”确立了“学习者本位”的改革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回应时代要求。日本“学习者本位”高等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希望实现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变,通过学习成果的可视化重构质量保障,让高等教育融入终身学习体系。为了达成这一改革目标,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广纳多样化学习者,扩大教育对象范围;推进文理融合教育,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专业重组;强化出口质量保障,建立教学管理体制、凸显各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同时积极完善大学撤并机制,以保护学习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改革 学习本位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流动背景下构建工作本位技能学习机制的理论与策略分析
20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12,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在高流动性的就业背景下,个体拥有专用技能是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这一过程需要构建工作本位技能学习机制。专用技能的形成依托于个体在工作实践情境中习得的各类知识,不同工作岗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在高流动性的就业背景下,个体拥有专用技能是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这一过程需要构建工作本位技能学习机制。专用技能的形成依托于个体在工作实践情境中习得的各类知识,不同工作岗位的专用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具体需要依据岗位工作工艺的复杂性、情境的复杂性以及研发知识的复杂性进行划分,并以此来组建工作本位技能学习模式。就业流动会破坏个体工艺学习的积累、情境学习的积累以及在专业领域的深耕。工作本位技能学习需要校企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提供完整的技能学习周期;国家与行业部门需要共同构建科学的技能认定体系,增强技能在市场筛选中的信号作用;政府部门需要从福利待遇与就业机会上给予技能学习保障的政策支持,提升技能学习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流动 工作本位技能学习 专用技能 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