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诊断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琴 蒋媛媛 +2 位作者 丁思意 蒋洪敏 钱邦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7-669,共3页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AAD患者(出院时好转患者91例,死亡52例)凝血功能、心功能、炎性指标...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AAD患者(出院时好转患者91例,死亡52例)凝血功能、心功能、炎性指标,判断D-D、NT-proBNP、cTnT和PCT在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死亡组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TnT、NT-proBNP、PCT高于生存组(P<0.05)。D-D+PCT、D-D+NT-proBNP、D-D+cTnT、NT-proBNP+cTnT、NTproBNP+cTnT+D-D及NT-proBNP+cTnT+D-D+PCT并联法联合检测(1项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对AAD预后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8.1%、96.2%、78.8%、98.1%及100%;序贯法联合检测(各项均阳性判定为阳性,1项阴性即判为阴性)对AAD预后判断的的特异性为70.3%、44.1%、92.3%、94.5%、94.5%及97.8%。结论联合检测D-D、cTnT、NT-proBNP、PCT有助于判断AA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D-二聚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T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超敏肌钙蛋白I在急性肺栓塞综合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付玮 韩永生 范西真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应用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经肺动脉CT造影确诊的... 目的应用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经肺动脉CT造影确诊的APE患者89例,根据简化版PESI评分将APE患者分为高危组(41例)与低危组(48例)。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及IcTnI水平,比较不同PESI评分及危险分层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血浆D-二聚体、NT-proBNP以及cTnI水平在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结果高危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以及cTnI水平均高于低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以及cTnI水平与PESI评分(原始版)均呈正相关性(P<0.05)。在预后的多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中,血浆D-二聚体、NT-proBNP及cTnI均为AP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依次为1.121、1.000、3.949。结论 APE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及cTnI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对早期肺栓塞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D-二聚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 卢光东 +1 位作者 刘圣 施海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入院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入院NT-proBNP水平与心肌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入院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入院NT-proBNP水平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并探讨NT-proBNP水平是否与预后不良相关。结果 共纳入308例患者,其中预后不良55例(17.9%)。患者入院NT-proBNP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相关(r=0.454,P<0.001),且心电图异常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NT-proBNP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最佳截断值为318.1 pg/mL。多因素分析显示NT-proBNP≥318.1 pg/mL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SAH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可能与神经源性心脏损伤相关,其水平升高对预测aSAH患者不良结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神经源性心脏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宝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商品名:西地兰)治疗,研究组使用... 目的探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商品名:西地兰)治疗,研究组使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E峰与A峰比值(E/A)、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A、LVEF、CO、SV水平分别为(1.21±0.28)、(46.83±6.15)%、(4.56±0.43)L/min、(60.35±6.29)ml,对照组分别为(0.98±0.19)、(40.58±5.93)%、(4.02±0.39)L/min、(52.26±6.52)ml,两组E/A、LVEF、CO、SV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水平为(93.35±33.69)ng/L,对照组为(147.81±50.26)ng/L,两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更推荐以米力农注射液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还可使NT-proBNP水平降低,整体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胡蓓君 袁江姿 +2 位作者 江李红 刘硕 朱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中,超声下测定的高容量负荷[下腔静脉直径/... 目的探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中,超声下测定的高容量负荷[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11.5mm/m^2]患者18例。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调整容量前后的NT-proBNP及VCD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与心脏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比较18例高容量负荷患者调整容量前后VCD、NT-proBNP和体重。结果糖尿病组调整容量前后的NT-proBNP水平分别为(7138.64±526.87)、(4182.21±354.58)ng/L,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的(6254.45±493.81)、(3254.53±258.75)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LAD、LVIDd、LVIDs、IVSd、LVPWd、LVM、LVMI均高于非糖尿病组,EF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容量前后,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与LVIDd、LVIDs、LVPWd、LVMI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EF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LAD、IVSd无明显相关性(P>0.05)。18例高容量负荷患者调整容量后的VCD、NT-proBNP、体重水平均低于调整容量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调整容量前后的VC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同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功能评价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联合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书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联合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联合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分析血清NT-proBNP联合H-FABP检测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准确性。结果Ⅲ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均高于Ⅱ级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联合诊断不同NYHA分级准确性高于H-FABP、NT-proBNP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者联合诊断Kappa指数高于NT-proBNP、H-FABP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H-FABP联合NT-proBNP检测急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脏性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及其意义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珏 孙杰 徐乾治 《内科》 2020年第5期592-593,610,共3页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研究...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对高血压、意识障碍、脑梗死面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意识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大面积脑梗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且与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对患者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水平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和CRP水平对AMI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捷 贾珂珂 +1 位作者 胡晓舟 崔丽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在发病第3天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AM I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率之间的关系,寻找可用于预测AM I晚期左室重构的较理想指标。方法选择106例前壁、前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在发病第3天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AM I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率之间的关系,寻找可用于预测AM I晚期左室重构的较理想指标。方法选择106例前壁、前间壁及前侧壁AM I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和3个月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变化,将患者分为左室重构(LV remodeling,LVR)组及非左室重构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NT-proBNP和CRP水平。结果AM I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基础值增加率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06,P<0.001;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596,P<0.05。血清NT-proBNP、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和0.825,二者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M I患者血清NT-proBNP、CRP水平是预测晚期LVR的理想指标;AM I患者发病第3天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3个月时LVR呈正相关;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晚期LVR优于血清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和cTnI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凤丽 马晓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分为Ⅰ、Ⅱ、Ⅲ、Ⅳ级,同时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分为Ⅰ、Ⅱ、Ⅲ、Ⅳ级,同时检测10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结果 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NYHAⅠ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是诊断CHF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可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提供诊断依据,且其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I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竹 崔国方 +1 位作者 付丽娜 李玉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 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并选取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同期到我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清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的浓度;对所有入选对象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①AMI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0,P=0.000).UAP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08).SAP组NT-proBNP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AMI组血清hs-CRP浓度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UAP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③AMI组血清FBG浓度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00,P=0.000).UAP组FBG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④AMI组血清Leptin浓度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UAP组Leptin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0);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⑤AMI组LVEF值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明显低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0,P=0.000).UAP组LVEF值明显低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SAP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①ACS患者发病早期往往伴有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水平升高.②ACS患者多伴有心室重塑,往往有LVEDD增大及LVEF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空腹血糖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及IL-8水平与老年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贵彬 高建步 +5 位作者 张永杰 王星 彭小荷 李婷 李京倡 刘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将22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1分位组(53例),2分位组(55例...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将22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1分位组(53例),2分位组(55例),3分位组(58例),4分位组(58例);又根据血清IL-8水平分为IL-8阳性组103例,IL-8阴性组121例。入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随访12个月统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不同NT-proBNP水平组、IL-8阴性与阳性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心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T-proBNP、IL-8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NT-proBNP水平组患者LVEF、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1~2分位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3~4分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阳性组与IL-8阴性组患者TC、LDL、LVEF、心功能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1、0.738,P<0.01);IL-8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08、0.762,P<0.01);NT-proBNP与IL-8水平无相关性(r=0.17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T-proBNP与IL-8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29),灵敏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血清IL-8水平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且NT-proBNP与IL-8无交叉性,两者联合检测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白细胞介素8 心功能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超锋 耿蓬勃 李粉侠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ST段回落≥50%、再通率分别为86.67%、84.44%,均高于对照组的66.67%、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I2.87±0.23、心排血量(5.11±0.49)ml、每搏输出量(66.0±5.1)L/min、LVEF(62.3±4.9)%,均高于对照组的CI2.50±0.26、心排量(4.72±0.45)ml、每搏输出量(60.5±3.8)L/min、LVEF(5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hs—CRP(5.73±2.20)mg/L、NT—proBNP(251.48±74.02)ng/L、TNF-α(12.61±5.40)μg/L、sICAM-1(89.52±27.45)n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hs—CRP(8.40±2.77)mg/L、NT—proBNP(311.33±81.15)ng/L、TNF—α(16.43±4.08)μg/L、sICAM-1(110.05±30.62)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AMI,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急性心肌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丽轩 贾建普 +3 位作者 洪震 张乐国 张俊玲 李阔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取302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取302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NLRP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MB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对AIS患者MBE的预测价值。结果302例AIS患者共发生MBE 47例(15.56%)。与非MBE组比较,MBE组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175,95%CI:1.089~1.267)、NT-proBNP(OR=1.002,95%CI:1.001~1.003)、NLRP3(OR=2.527,95%CI:1.745~3.661)为AIS患者MB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联合预测AIS患者MBE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升高是AIS患者MBE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作为AIS后MBE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恶性脑水肿 N末端b钠尿肽 NOD样受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指标协同预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德利 邱曼 王永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corRNA,miR)-34a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协同预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老年STEMI患者224例,根据左心室舒...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corRNA,miR)-34a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协同预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老年STEMI患者224例,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基线值变化ΔLVEDV分为心室重构组64例和非心室重构组160例。行PCI术后3 d内和随访6个月后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计算6个月以后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基线值变化ΔLVEDV、ΔLVESV。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入院时血清样本中miR-34a表达。结果随访6个月,224例患者中发生心室重构64例(28.6%)。心室重构组NT-proBNP、miR-34a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室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室重构组血清miR-34a表达与ΔLVEDV、ΔLVESV呈正相关(r=0.611,P=0.001;r=0.268,P=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miR-34a、梗死面积、微血管阻塞是影响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心室重构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4.735,95%CI:1.622~13.065,P=0.001;OR=6.022,95%CI:2.817~17.925,P=0.001;OR=1.318,95%CI:1.022~1.701,P=0.015;OR=1.369,95%CI:1.007~3.144,P=0.008)。ROC曲线分析显示,miR-34a+NT-proBNP联合预测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NT-proBNP单独预测(P<0.05)。结论入院时血清miR-34a水平是老年STEMI患者早期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而且可以提高NT-proBNP预测心室重构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循环微RNA 心室重构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微小RNA-34a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监测蒽环类药物化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何红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1期200-202,共3页
目的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监测蒽环类药物化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0个治疗周期,化疗前血NT-proBNP浓度<300 pg/ml者16周期为A组... 目的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监测蒽环类药物化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0个治疗周期,化疗前血NT-proBNP浓度<300 pg/ml者16周期为A组,化疗前血NT-proBNP浓度≥300 pg/ml者14周期为B组。分别监测两组停蒽环类药物第7天、28天血浆NT-proBNP浓度值,比较各时间点各组数值的区别。结果两组患者3个不同时间点(化疗前、停蒽环类药物第7天以及28天)NT-proBNP组间比较,P均<0.01。B组3个不同时间点心功能≥Ⅱ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结论蒽环类药物化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早期心脏功能变化有影响,但恢复快;化疗前血NT-proBNP浓度≥300 pg/ml者提防出现严重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化疗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健 王继成 +1 位作者 唐静 李德中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2例,患者康复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记录随访6个月内患者肺...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2例,患者康复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记录随访6个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再发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等实验室指标及出院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分。比较出现与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的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取P<0.01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122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再发38例,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84例。出现与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患者年龄、出院时CRP/ALB、出院时血清NT-proBNP、出院时GNRI比较P均<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出院时高CRP/ALB、出院时高血清NT-proBNP、出院时低GNRI评分是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年龄、出院时CRP/ALB、出院时血清NT-proBNP、出院时GNRI单独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815、0.652、0.724;各指标联合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AUC为0.884。结论年龄大、出院时高CRP/ALB、出院时高血清NT-proBNP、出院时低GNRI评分是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因子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老年人 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朝蓬 罗福漳 +2 位作者 周俊彩 谭致君 潘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CRS患者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 目的探讨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CRS患者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腹膜透析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尿素、胱抑素C、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26.29±1.19)mm vs(29.59±1.84)mm,(47.43±1.39)mm vs(51.81±1.34)mm,(30.74±1.15)mm vs(33.11±0.88)mm,(1034.74±313.61)ng/L vs(2634.02±853.67)ng/L,(16.69±3.57)mmol/L vs(32.67±4.54)mmol/L,(0.47±0.13)mg/L vs(0.61±0.15)mg/L,(254.74±41.15)μmol/L vs(394.09±38.61)μmol/L,(144.14±23.16)mg/L vs(183.97±23.37)mg/L,(4.09±1.03)μg/L vs(5.45±1.17)μg/L,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39.14±4.48)%vs(35.64±5.27)%,P<0.01]。2组治疗前、治疗后心率及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动腹膜透析治疗能够改善老年CRS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腹膜透析 肾功能试验 心脏功能试验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4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缬沙坦+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4.72±2.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6±0.49)mmol/L高于对照组的(3.20±1.33)、(1.06±0.9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1±0.80)mmol/L、甘油三酯(1.52±0.89)mmol/L低于对照组的(2.40±1.32)、(2.33±1.0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102.33±47.67)pg/ml低于对照组的(187.33±42.6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6.83±2.89)%高于对照组的(60.21±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缬沙坦+瑞舒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瑞舒伐他汀钙片 冠心病 血脂指标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肌肥厚患者心肌淀粉样变情况及对心功能指标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单华静 陈少泽 黄能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心肌肥厚患者心肌淀粉样变(CA)情况及对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免疫球蛋白M(IgM)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0例老年心肌肥厚患者,进行超声及组织病理检查,统计患者CA发... 目的探究老年心肌肥厚患者心肌淀粉样变(CA)情况及对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免疫球蛋白M(IgM)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0例老年心肌肥厚患者,进行超声及组织病理检查,统计患者CA发生情况,将伴CA患者纳入CA组37例,不伴CA患者纳入非CA组183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IgM水平,随访1年,存活123例(生存组),死亡97例(死亡组)。结果CA组血清NT-proBNP、cTnT水平高于非CA组,IgM水平低于非CA组(P<0.01);死亡组患者心功能Ⅲ~Ⅳ级、伴有CA、NT-proBNP、cTnT水平高于生存组,LVEF及IgM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P<0.01)。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心功能Ⅲ~Ⅳ级、伴有CA、血清NT-proBNP及cTnT升高,IgM降低是老年心肌肥厚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随访1年,CA组37例患者存活12例,1年生存率32.43%,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95%CI:7.67~10.33);非CA组183例患者存活111例,1年生存率60.66%,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95%CI:11.75~12.25),CA组患者总生存时间短于非CA组(log rankχ2=19.085,P<0.05)。结论出现CA的老年心肌肥厚患者血清NT-proBNP及cTnT水平升高,IgM水平降低,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淀粉样变性 肌钙蛋白T 免疫球蛋白M 预后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