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 被引量:9
1
作者 汪琦 张昕 +3 位作者 赵大贺 马海萍 陈广全 张惠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末端长度多态性T—RFLP 种类鉴定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检测PON2(rs12026)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威 姚武 +4 位作者 周舫 李春阳 燕贞 吴拥军 吴逸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建立简便易用的PON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rs12026)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RFLP技术判断PON2基因SNP位点多态性。结果: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并PCR扩增含PON2多态位点的DNA片段,根据限制性内切酶BsmAI酶切... 目的:建立简便易用的PON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rs12026)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RFLP技术判断PON2基因SNP位点多态性。结果: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并PCR扩增含PON2多态位点的DNA片段,根据限制性内切酶BsmAI酶切结果判断PON2位点多态性,PCR和酶切效果均较好。结论:应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原理建立的PON2多态位点的检测方法具备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切位点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切片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PON2 引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中hTERT启动子及外显子区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京远 王方杰 +3 位作者 马红 马文慧 崔伟丽 亓玉琴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9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rs2853676和rs2853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297例胃癌患者、10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402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基...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rs2853676和rs2853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297例胃癌患者、10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402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病理学诊断和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rs2853676位点胃癌组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vs 6.5%),AA基因型携带者患胃癌风险增加2.47倍(95%CI 1.46-4.16);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40.3%、64.8%、56.9%,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感染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R值分别为2.73(95%CI 1.74-4.26)、1.96(95%CI 1.44-2.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与基因突变无明显交互作用;rs2853677位点CC、TC、T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T基因rs285367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其增加胃癌风险与Hp感染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胃肿瘤 螺杆菌 幽门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rs2853676 rs28536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T基因多态性及HP感染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红 崔京远 +3 位作者 马文慧 亓玉琴 徐保华 解祥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rs207578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297例胃癌患者、10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402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rs207578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297例胃癌患者、10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402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采用病理学诊断和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rs2075786位点CC、TC、T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与萎缩性胃炎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vs12.5%),TT基因型携带者患胃癌风险增加2.23倍(95%CI:1.46~3.40),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40.3%、64.8%、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值分别为2.73(95%CI:1.74~4.26)、1.96(95%CI:1.44~2.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与基因突变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TERT基因rs207578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端粒 末端转移·多态性 单核苷酸·螺杆菌·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rs20757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怡 朱本章 孙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296,304,共4页
目的了解CD40基因多态性在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165例Graves病(GD)患者、113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94例健康体查者为对照。①应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了解CD40基因多态性在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165例Graves病(GD)患者、113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94例健康体查者为对照。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D40基因5′非翻译区-1位点C/T多态性(5′UTR C(-1)T)、第三外显子58038位点-/T多态性;②应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第九外显子64610位点C/G多态性。结果①5′UTR C(-1)T位点中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在GD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58038位点在372例样本中均为TT型;③64610位点未发现GG基因型。结论①西北地区汉族人CD40基因5′UTR C(-1)T位点上C等位基因型与GD发病有相关性,CC基因型者患GD的危险性较TT高;②58038位点-/T在西北地区汉族人中无多态性;③64610位点C/G在西北地区汉族人中未发现GG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CD4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 扩增受阻突变系统-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基因G+1688A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6
作者 杨颖 张建武 +2 位作者 程龙献 何美安 邬堂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基因G+1688A(Ser563Asn)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基因G+1688A(Ser563Asn)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20例非冠心病对照人群PECAM-1基因的第8号外显子区单碱基突变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析,即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CHD的关系。结果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42%:24%,P<0.01),等位基因间亦存在同样的趋势(A/G:68%:54%,P<0.01)。而且在高胆固醇或收缩压过高的人群中,基因型为AA者患CHD的危险度增高。结论在CHD患者中,PECAM-1基因G+1688A点突变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糖尿病 冠心病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 G+1688A(Ser563A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保华 崔世超 +3 位作者 崔京远 袁志丽 司君圣 刘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8期604-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rs2736098、rs2075786和rs273610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86例结肠癌患者和194例结肠腺瘤患者(病例组)...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rs2736098、rs2075786和rs273610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86例结肠癌患者和194例结肠腺瘤患者(病例组)以及随机匹配的406例健康体检行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对照组)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rs2736098、rs2075786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rs2736100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结肠腺瘤组(29.03%vs 16.50%、18.04%,P<0.05),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结肠癌风险增加2.216倍(95%CI:1.393-3.527)。结论:h TERT基因rs273610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酶切位点与PCR-RFLP原理在基因多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孙东杰 岳馨培 +2 位作者 师乐 孙成林 王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创造酶切位点与PCR-RFLP原理在基因多态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RFLP技术判断多个基因多态性。结果:共对MGMT、ADH2、MTH-FR和PON2基因多种多态位点进行了实验研究,均成功完成... 目的:探讨创造酶切位点与PCR-RFLP原理在基因多态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RFLP技术判断多个基因多态性。结果:共对MGMT、ADH2、MTH-FR和PON2基因多种多态位点进行了实验研究,均成功完成检测。结论:应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原理建立的检测方法具备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适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切位点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切片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MTHFR 引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胁迫对猪粪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文萱 张克强 +3 位作者 梁军锋 宋香育 韩冰雅 杜连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7-2003,共7页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2400 m...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2400 mg·L-1时,厌氧消化过程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处理中猪粪挥发性固体(VS)的CH4产率分别为328.5、338.1、323.2、304.9、276.2、124.9、56.1 m L·g-1。氨氮添加量为0~800 mg·L-1时,最大VS产CH4速率分别为18.3、18.4、17.1 m L·g-1·d-1;氨氮添加量为2400 mg·L-1时,产气高峰推迟,产CH4速率明显降低;氨氮添加量≥400 mg·L-1时,厌氧消化30 d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氨氮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56.7%、54.5%、52.4%、30.6%、1.6%和1.3%;氨氮添加量为400~2400 mg·L-1时,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氢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coccus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氨氮 猪粪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鉴别多趾北京油鸡肉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静茹 夏海剑 +3 位作者 张泽宾 曲鲁江 刘毅 李兴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29-234,共6页
北京油鸡是我国珍贵的地方品种,在自然群体中,部分个体表现出多趾性状,该性状是由于其LMBR1基因的246 bp处发生突变,突变位点的碱基由C突变为A时表现出多趾形状。本实验根据多趾北京油鸡肉基因型与华都艾拔益加肉鸡基因型的不同,通过聚... 北京油鸡是我国珍贵的地方品种,在自然群体中,部分个体表现出多趾性状,该性状是由于其LMBR1基因的246 bp处发生突变,突变位点的碱基由C突变为A时表现出多趾形状。本实验根据多趾北京油鸡肉基因型与华都艾拔益加肉鸡基因型的不同,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序法和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确定突变位点的碱基为A或C,从而准确鉴定食品中多趾北京油鸡肉与华都艾拔益加肉鸡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艾拔益加肉鸡 多趾 PCR测序 限制性切片多态性(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臀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飞 叶卫 +1 位作者 叶富良 刘波 《南方水产》 CAS 2007年第4期46-51,共6页
以珠江长臀(Cranoglanis bouderius)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长臀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的DNA提取、双酶切、单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银染等步骤进行了检测,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PstI/Taq... 以珠江长臀(Cranoglanis bouderius)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长臀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的DNA提取、双酶切、单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银染等步骤进行了检测,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PstI/TaqI、EcoRI/MseI等2组双酶切组合构建长臀的AFLP指纹图谱,条带清晰可辨,扩增信号强,得到清晰的长臀AFLP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臀鮠 扩增切片长度多态性(AFLP) 条件优化 DNA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技术在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储昭瑞 李相昆 +1 位作者 孟令威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取合适的PCR引物(Amx368f-Amx820r)和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使得不同厌氧氨氧化菌属对应不同末端片段长度(T-RFs),从而完成对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重复性和灵敏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稳定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技术 菌群结构分析 模拟聚合链式反应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