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
徐树建
潘保田
高红山
王均平
管清玉
胡春生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3
|
|
2
|
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朝那黄土颜色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王千锁
宋友桂
李吉均
赵志军
荣培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3
|
末次间冰期全球气候瞬变模拟与平衡态模拟的对比研究 |
江南萱
燕青
王会军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末次间冰期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粒度旋回——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记录 |
余雪飞
李保生
靳鹤龄
吕玉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12
|
|
5
|
末次间冰期多旋回气候波动记录: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流域典型地层剖面研究的新进展 |
李保生
David Dian ZHANG
温小浩
董玉祥
祝一志
靳鹤龄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6
|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的热释光测年——渭南、会宁剖面的对比研究 |
王文远
刘嘉麒
潘懋
刘东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7
|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0
|
|
8
|
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气候变化的黏土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记录 |
殷科
洪汉烈
高文鹏
梁国军
王朝文
张克信
宋鄂平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9
|
三门峡王官与武威沙沟黄土记录中的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期的暖性回返事件 |
管清玉
潘保田
高红山
王均平
苏怀
李琼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0
|
黔南七星洞石笋古气候变化记录及末次间冰期终止点的确定 |
张美良
林玉石
覃嘉铭
章程
涂林玲
程海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1
|
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 |
景民昌
杨革联
孙乃达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4 |
17
|
|
12
|
泥河湾盆地末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
夏正楷
韩军青
金德秋
周锡煌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4
|
|
13
|
黄土高原东西部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显微特征与古气候记录 |
屈红军
夏斌
雷祥义
岳乐平
李小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4
|
九州台古土壤S_1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变化 |
饶志国
陈发虎
汪海斌
张家武
朱照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5
|
粤东北丘陵区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特征与气候环境 |
李志文
李保生
董玉祥
温小浩
邱世藩
牛东风
欧先交
彭培欣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6
|
岭南东江流域末次间冰期强网纹红土主元素特征 |
温小浩
李保生
郑琰明
叶建萍
李后信
范小平
吕映霞
杜恕环
牛东风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7
|
中原邙山黄土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 |
蒋复初
王书兵
赵志中
傅建利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8
|
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气候不稳定的神农架洞穴石笋记录 |
姜修洋
汪永进
孔兴功
陈仕涛
李明霞
程海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9
|
苏北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记录 |
舒强
萧家仪
张茂恒
赵志军
陈晔
李吉均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末次间冰期以来会宁黄土剖面的热释光测年 |
王文远
潘懋
刘嘉麒
刘东生
|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