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遂犯的处罚与结果要素的重新定位
1
作者 马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1-786,共6页
各国刑法几乎毫无争议地对既遂犯和未遂犯采取了区别处罚的立场,然而在理论层面,关于区别处罚是否合理却长期存在激烈的争论。迄今为止,区别处罚论者从报应刑论和功利刑论的视角提供的所有理据均缺乏说服力。区别处罚论不但有违报应正义... 各国刑法几乎毫无争议地对既遂犯和未遂犯采取了区别处罚的立场,然而在理论层面,关于区别处罚是否合理却长期存在激烈的争论。迄今为止,区别处罚论者从报应刑论和功利刑论的视角提供的所有理据均缺乏说服力。区别处罚论不但有违报应正义,同时不利于刑法法益保护目的的实现。对区别处罚的批判引向了对传统刑法"结果中心"的犯罪观的质疑。依据改革论者的主张,结果理应被排斥在犯罪的定义之外,结果不应影响刑事责任的轻重和有无。这种立场符合现代刑法的理性追求和公平理念,对传统刑法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是不可回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遂犯 区别处罚论 道德应得 结果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遂犯与不能犯界限研究
2
作者 王振生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2-54,共3页
本文站在客观未遂论的立场对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评析诸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未遂犯与不能犯界限的新观点——"构成要件符合说"。
关键词 未遂犯 不能犯 侵害法益危险性 客观未遂 主观未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未遂犯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3
作者 牛广甫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9,34,共4页
由于各国刑法理论的差异,不能未遂犯的含义在各国刑法中也不相同。在我国,不能未遂犯应是指行为人已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由于对有关犯罪事实存在认识错误致使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状态,然而又因行为具有危险性而以未遂犯处罚的情况。其应... 由于各国刑法理论的差异,不能未遂犯的含义在各国刑法中也不相同。在我国,不能未遂犯应是指行为人已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由于对有关犯罪事实存在认识错误致使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状态,然而又因行为具有危险性而以未遂犯处罚的情况。其应具有如下三个构成要件:一是着手实行性,即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实行行为,这是不能未遂犯成立的先决条件;二是既遂不能性,即行为人的行为不可能实现犯罪既遂,这是成立不能未遂犯的原因条件;三是行为危险性,即行为具有侵害具体法益的危险,这是成立不能未遂犯的本质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未遂犯 着手实行性 既遂不能性 行为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犯”通说之质疑
4
作者 汪雷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通说认为,未遂犯仅囿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犯。然而客观言之,此通说之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间接故意犯罪并非完全不存在未遂犯。对此,可从心理学、法理学以及司法实践三个角度和层面提出支撑该观点的论据和基点,同... 通说认为,未遂犯仅囿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犯。然而客观言之,此通说之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间接故意犯罪并非完全不存在未遂犯。对此,可从心理学、法理学以及司法实践三个角度和层面提出支撑该观点的论据和基点,同时应注意以危害结果发生的确定与否、实施放任行为的过错大小、最终发生结果的严重程度等标准对间接故意犯罪中未遂犯的存在空间进行圈定和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故意犯罪 未遂犯 通说 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未遂着手的认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范雪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19-2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着手的学说介绍以及列举不同情况下实行着手问题的分析,应反对刑法理论研究过分精细化,反对对着手问题认定一味的追求具体模式的结论。主张在相对罪刑法定主义及各国不同刑事政策的指导之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着手的学说介绍以及列举不同情况下实行着手问题的分析,应反对刑法理论研究过分精细化,反对对着手问题认定一味的追求具体模式的结论。主张在相对罪刑法定主义及各国不同刑事政策的指导之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脱僵化不切实际的模式枷锁,以几个重要的因素为实行行为着手判断的参考即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行着手 未遂犯 违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强奸未遂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6
作者 杨彩凤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5年第8期16-17,共2页
丁某,男,17岁,系某部队新入伍的战士。去年4月30日晚,丁某在本连举办的露天舞会上见到隔壁连队的女青年徐某,即起歹念。舞会散场后。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责任 着手实行犯罪 强奸罪 女青年 行为人 有期徒刑 犯罪未遂 未遂犯 犯罪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刑法中危险的几种分类
7
作者 刘学峰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危险的分类作为刑法中危险这一理论课题的基本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学界对此多有探讨,形成了很多观点学况。本文首先探讨了“行为人的危险与行为的危险”,指出应当在“行为的危险”的框架之下研究危险问题,以保证刑法的客观主义色彩。接... 危险的分类作为刑法中危险这一理论课题的基本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学界对此多有探讨,形成了很多观点学况。本文首先探讨了“行为人的危险与行为的危险”,指出应当在“行为的危险”的框架之下研究危险问题,以保证刑法的客观主义色彩。接下来文章介绍了“具体危险犯的危险与抽象危险犯的危险”,在对这一分类做了全面探讨之后,提出了“规范性的危险和理论推定的危险”这一新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人 行为 具体危险犯 未遂犯 抽象危险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受贿罪的着手
8
作者 谢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9-105,共7页
有关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主要有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的理论对立。诸多学说中,结合目的分析的实质客观说更具合理性。我国受贿罪着手标准有立足于形式客观说、折中说以及复合行为的多种理论,这些理论都以"开始收受财物"作... 有关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主要有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的理论对立。诸多学说中,结合目的分析的实质客观说更具合理性。我国受贿罪着手标准有立足于形式客观说、折中说以及复合行为的多种理论,这些理论都以"开始收受财物"作为认定受贿罪着手的核心。基于对既有受贿罪着手标准的问题分析,结合实质客观说与受贿罪的保护法益,应当以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贿合意业已达成作为受贿罪的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着手 受贿合意 未遂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偶然防卫的性质及其处断
9
作者 黄隆星 《广东蚕业》 2018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偶然防卫即行为人不知他人正在实施不法侵害,故意对其实施了侵害行为并且行为人的行为恰好制止了其的不法侵害行为。偶然防卫是否成立正当防卫?应该如何处理?当下国内外对于该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论学说及观点。透过对不同学说的分析讨论,... 偶然防卫即行为人不知他人正在实施不法侵害,故意对其实施了侵害行为并且行为人的行为恰好制止了其的不法侵害行为。偶然防卫是否成立正当防卫?应该如何处理?当下国内外对于该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论学说及观点。透过对不同学说的分析讨论,最终赞同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理论,即结合行为无价值以及结果无价值对违法性进行综合判断,偶然防卫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具有行为无价值,但因没造成现实结果的不法,缺乏结果无价值,因此不成立既遂,但行为人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性,故而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防卫 未遂犯 行为无价值论二元论 结果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