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摆式列车未平衡加速度信号的数字滤波 被引量:4
1
作者 伍川辉 高品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1-453,共3页
在利用未平衡加速度信号获取摆式列车的控制信号时 ,由于存在车体横向振动等许多干扰 ,需要进行低通滤波 ,本文针对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切比雪夫和巴特沃思滤波器 ,并对滤波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关键词 平衡加速度 数字滤波器 摆式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摆式列车未平衡加速度测量仪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0-67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摆的高精度数字测量仪 ,采用了磁电涡流阻尼和光电编码器测摆角的结构 ,它适合于测量车体的理想与实际倾斜角的误差 ,从而测量对应的未平衡加速度。对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加速度 数字式测量仪 摆式列车 平衡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轨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亚红 张学军 邱丽丽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4期78-81,90,共5页
轻轨系统作为一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轻轨线路的平面曲线半径对线路的适用性、投资大小、换乘方便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具... 轻轨系统作为一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轻轨线路的平面曲线半径对线路的适用性、投资大小、换乘方便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轻轨线路的特点,分析确定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的基本原理,讨论影响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大小的主要因素,对轻轨线路合理的平面最小曲线半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轻轨线路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超高 欠超高 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平面圆曲线乘客舒适度控制标准取值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浩伟 谢毅 +1 位作者 寇峻瑜 许朝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1,共5页
乘客舒适度标准是确定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最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必须满足的强制性指标。为合理平衡乘客舒适度与工程建设成本之间的跷跷板关系,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各种现有制式取值标准,就悬挂式单轨乘客舒适度控制标准取值开展理... 乘客舒适度标准是确定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最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必须满足的强制性指标。为合理平衡乘客舒适度与工程建设成本之间的跷跷板关系,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各种现有制式取值标准,就悬挂式单轨乘客舒适度控制标准取值开展理论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平面圆曲线半径相关的乘客舒适度指标为车体偏转角及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随着偏转角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数值的增加,其对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影响逐渐减弱,恶化舒适度条件并不完全等同于工程效益的减小。悬挂式单轨最大偏转角理论上可突破传统轮轨铁路7.7°的限制,但增大偏转角对限界造成的影响不可忽略。人体可忍受的振动持续作用时间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大小成反比,将加速度控制在0.4~0.8 m/s^2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乘客舒适度 传统轮轨 偏转角 被平衡离心加速度 平面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空、重车线路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寇峻瑜 余浩伟 +1 位作者 李忠继 谢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65,71,共5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sm建立60自由度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基于乘客舒适度评价指标,探讨空、重车以80 km/h速度通过平竖曲线时动力学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悬挂式单轨驶过缓圆点和缓直...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sm建立60自由度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基于乘客舒适度评价指标,探讨空、重车以80 km/h速度通过平竖曲线时动力学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悬挂式单轨驶过缓圆点和缓直点后车体横向摆动幅度明显,车体横向偏角时变率、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及其时变率结果均会产生一个较大的跃变现象,且重车工况下变化量更大。由于重车惯性更大的缘故,导致振动衰减过程中车体横向低频晃动更剧烈,同一平面线路工况下,重车比空车要多3个振动衰减周期;竖曲线条件下空、重车的振动衰减周期基本一致,但重车的最大垂向加速度更大。因此,鉴于空、重车在平竖曲线处动力特性差异的事实,有必要综合考虑两者用以后期悬挂式单轨列车线路参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乘客舒适度 平竖曲线 偏角时变率 被平衡离心加速度 振动衰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系统线路平面曲线参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柯斌 易思蓉 余浩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1,共7页
为给悬挂式单轨线路的科学设计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开展符合悬挂式单轨结构特点的平面曲线参数研究。首先,采用多系统对比试验研究方法,以探明动车组列车、地铁、跨座式单轨车辆振动加速度对旅客舒适度的影响规律;结合悬挂式单... 为给悬挂式单轨线路的科学设计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开展符合悬挂式单轨结构特点的平面曲线参数研究。首先,采用多系统对比试验研究方法,以探明动车组列车、地铁、跨座式单轨车辆振动加速度对旅客舒适度的影响规律;结合悬挂式单轨试验线的相关试验数据,分析悬挂式单轨车辆振动特性对运行平稳性及旅客舒适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现场测试及文献研究结果给出影响悬挂式单轨平面线路曲线参数设计的几个关键参数的取值建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测试车辆曲线路段运行时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与横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均呈线性关系,系数在1.1~1.3;(2)悬挂式单轨车辆的平稳性及旅客舒适性均较地铁、跨座式单轨差;(3)悬挂式单轨的旅客舒适度标准可以参考跨座式单轨的旅客舒适度等级,选择“3级,较为舒适”作为线路平面曲线参数的控制依据;(4)基于旅客舒适度控制,建议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一般条件按0.42 m/s2,困难条件下按0.67 m/s2选取,车体横向倾斜角时变率允许值按0.07 rad/s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线路平面曲线参数 旅客舒适度 试验研究 被平衡横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式列车摆角控制信号的小波分析
7
作者 伍川辉 高湘玲 苏燕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72-474,共3页
对未平衡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分析,排除了车体横向振动等许多干扰对控制信号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证明,采用小波分析获得车体摆角的控制信号是可行的.
关键词 摆式列车 平衡加速度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限速设施系统的问题分析及设计方法
8
作者 苏晓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75,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轨电车运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提取安全设计关键要素作为研究基础。从运营安全、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发,构建了适用于有轨电车的限速设施系统。通过对车辆制动过程、瞬时未平衡的横向加速度取值等进行研究,结合有轨电... 通过对国内外有轨电车运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提取安全设计关键要素作为研究基础。从运营安全、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发,构建了适用于有轨电车的限速设施系统。通过对车辆制动过程、瞬时未平衡的横向加速度取值等进行研究,结合有轨电车的司机辅助防护方案,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有轨电车的限速设施系统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限速标志 平衡横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线路平竖曲线重合条件研究
9
作者 郭士永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151,共5页
为探究悬挂式单轨线路平竖曲线重合段竖曲线半径的合理取值,通过分析悬挂式车辆动力学方程,发现须同时控制横向未平衡加速度、竖向离心加速度、横向未平衡加速度增量,平竖曲线方可重合。根据是否产生横向未平衡加速度将平竖曲线重合分... 为探究悬挂式单轨线路平竖曲线重合段竖曲线半径的合理取值,通过分析悬挂式车辆动力学方程,发现须同时控制横向未平衡加速度、竖向离心加速度、横向未平衡加速度增量,平竖曲线方可重合。根据是否产生横向未平衡加速度将平竖曲线重合分为两种情形,结合控制参数与平竖曲线要素之间的数值关系提出了区分两种情形的曲线半径临界值计算式,并建立了各情形下平竖曲线重合段竖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车速和平曲线半径组合下的竖曲线最小半径。为保障舒适性,平竖曲线重合段应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平竖曲线重合 理论分析 动力学 横向平衡加速度 平曲线半径 竖曲线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