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式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如忠 洪天求 +1 位作者 熊鸿斌 钱家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67-2172,共6页
基于水系沉积物系统的未确知性,将未确知数学理论引入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构建了地累积指数未确知数学模型和污染等级识别的未确知数学模式。根据地累积指数未确知模型,计算得到置信区间形式的地累积指数以及置信区间对应的可信度。... 基于水系沉积物系统的未确知性,将未确知数学理论引入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构建了地累积指数未确知数学模型和污染等级识别的未确知数学模式。根据地累积指数未确知模型,计算得到置信区间形式的地累积指数以及置信区间对应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由污染等级未确知识别模型判定研究对象隶属于各级污染水平的可能性,进而识别污染等级。将上述未确知数学模型应用于巢湖某入湖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得到Hg、Cd、Pb和Cu等4种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排序为Hg>Cd>Pb>Cu,其中Hg污染等级为3级,Cd为2级,Pb为1级,Cu为1级,相应的可能性分别为71.1%、89.8%、74.3%和74.3%。4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等级为5级,属于强-极强污染状态,可能性为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数学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可信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不确定性的未确知数学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雷秀仁 任震 黄雯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8-33,共6页
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处理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不确定性的新方法,即用未确知有理数表示原始参数和可靠性指标。结合网络等值法,给出了基于未确知有理数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和算法。该方法与常规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相比,可反映... 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处理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不确定性的新方法,即用未确知有理数表示原始参数和可靠性指标。结合网络等值法,给出了基于未确知有理数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和算法。该方法与常规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相比,可反映各原始参数不确定性对可靠性指标的综合影响及指标值的可能性分布情况,可以更精细地描述系统可靠性的真实程度,通过一些简化处理后,计算量增加不大;与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区间分析方法相比,提供的信息量更大,更充分地反映指标的不确定性,而计算量相当。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不确定性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未确知数学研究环形通道内液钠流动的相关参数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涛 贾斗南 +3 位作者 王志刚 秋穗正 李晓鸣 张凤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8-250,279,共4页
应用未确知数学的方法 ,对在国内仅有的 2台液钠回路上所做的部分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模 ,得出了预测液钠流动的经验公式 ,并对实验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液钠的流动特性 ,还用该方法计算了对液钠的流动有重要影... 应用未确知数学的方法 ,对在国内仅有的 2台液钠回路上所做的部分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模 ,得出了预测液钠流动的经验公式 ,并对实验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液钠的流动特性 ,还用该方法计算了对液钠的流动有重要影响的贝克莱数 .同时 ,将采用未确知数学方法得到的结果与采用一般数学模型和灰色理论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未确知数学方法可更好地对具有波动性的物理状况进行准确描述 ,所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真实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数学 液钠 环形通道 流动特性 贝克莱数 灰色理论 液钠回路 临界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数学在煤矿安全预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闫乐林 徐精彩 +1 位作者 许满贵 王国旗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根据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预评价指标体系、置信度识别准则及评分准则,构造了矿井安全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对矿井的各个安全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黄陵二号井的自然灾害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定结果与实际耦合较好,为煤矿建设... 根据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预评价指标体系、置信度识别准则及评分准则,构造了矿井安全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对矿井的各个安全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黄陵二号井的自然灾害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定结果与实际耦合较好,为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数学 煤矿安全 评价指标 置信度识别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未确知数学计算软件MTBF的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永强 孙胜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50-52,共3页
文章总结了传统计算软件MTBF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指出了软件可靠性参数估计值有时令人难以置信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计算软件MTBF的新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新算法和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 MTBF 软件可靠性参数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数学方法的方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仵建斌 薛建阳 赵鸿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19,共3页
通过9根方钢管混凝土(CFSST)推出构件试验,分析了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机理,运用未确知信息数学处理方法对方钢管混凝土内部较为复杂的粘结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构件宽厚比和长细比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宽厚比的增... 通过9根方钢管混凝土(CFSST)推出构件试验,分析了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机理,运用未确知信息数学处理方法对方钢管混凝土内部较为复杂的粘结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构件宽厚比和长细比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宽厚比的增加,粘结强度有明显减小的趋势;随长细比的增加,粘结强度变化不明显;未确知信息数学处理方法计算的极限粘结强度更精细,较全面地反映了试件的实际承载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粘结强度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数学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建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结合网络安全评价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网络安全综合评价新方法。分析了网络安全风险的因素,建立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价因素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空间。在分析网络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安... 结合网络安全评价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网络安全综合评价新方法。分析了网络安全风险的因素,建立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价因素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空间。在分析网络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价因素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空间,将未确知数学的方法运用于网络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估中,在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未确知测度期望、未确知评价等级二值效应量值、综合评价的未确知测度向量、未确知等级二值效应期望和二值效应方差等新的未确知数学概念。在新的未确知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安全风险综合评估的未确知数学模型。并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评价结果用一个未确知有理数来表示更符合实际。实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科学有效,为网络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风险评估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数学在高等农业教育教材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学海 兰奇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530-15531,15534,共3页
评价指标权重是影响教材评价优劣的重要标准。基于权重中评价分数的主观不确定性特点,将未确知数学理论应用到教材评价体系中,建立了定量的高等农业教材评价体系模式,并给出了评价实例。
关键词 未确知数学 教材评价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理论的软件可靠性建模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永强 孙胜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81-1687,共7页
将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建模研究,采用其分析软件故障过程,用未确知数学描述软件失效特征计算软件可靠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新模型改变了传统的建模思路,跳出了传统软件可靠性建模... 将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建模研究,采用其分析软件故障过程,用未确知数学描述软件失效特征计算软件可靠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新模型改变了传统的建模思路,跳出了传统软件可靠性建模过程中关于失效强度变化的各种统计分布假设的束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改善了模型应用中的不一致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 可靠性模型 建模 适用性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5
10
作者 董飞 刘晓波 +1 位作者 彭文启 吴文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63,共13页
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 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知数学法。解析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路、产生过程及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与国外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基于水环境系统复杂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与应用需求,认为中国应强化对概率稀释模型法、未确知数学法及随机规划法等3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水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概率稀释模型 系统最优化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信息下河道型水库纳污能力计算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如忠 王超 +2 位作者 汪家权 钱家忠 金菊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基于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等因素的实际变化,并在考虑了参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河道型水库闭闸期间滞流水体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依据未确知数学计算不确定性信息下水体纳污能力,理论上是... 基于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等因素的实际变化,并在考虑了参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河道型水库闭闸期间滞流水体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依据未确知数学计算不确定性信息下水体纳污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不确定性信息 纳污能力 未确知数学 盲数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测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利华 颜会哲 颜平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305-16307,16309,共4页
以形成"目标—建设—评价—建设—目标"构成的系统的科技建设指导理论和模式机制为出发点,以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指数定义为基础,研究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首先,在界定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指数的定... 以形成"目标—建设—评价—建设—目标"构成的系统的科技建设指导理论和模式机制为出发点,以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指数定义为基础,研究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首先,在界定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指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依据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构建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多级测评体系,包含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效能4个一级指标,科技政策、科技体制机制、科技机构建设、创新主体能力、产业拓展能力、经济效益、科技贡献率等15个二级指标,下分45个三级指标。然后,利用未确知数学和AHM方法,建立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的多层未确知综合测评模型。最后,应用河北省某县的调查数据,利用建立的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模型,计算得出该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为0.711,创新能力属于中级,即现代农业次级阶段,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业 科技创新能力 指数测评 AHM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容量的不确定性分析计算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秀玲 霍太英 褚君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水文系统是未确知系统。用水文资料推求设计标准下的河段水量时,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系列很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由此计算的水体环境容量也具有不确定性。基于这种特点,采用未确知数学理论进行分析计算, 可得到更趋于合理的河段水环... 水文系统是未确知系统。用水文资料推求设计标准下的河段水量时,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系列很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由此计算的水体环境容量也具有不确定性。基于这种特点,采用未确知数学理论进行分析计算, 可得到更趋于合理的河段水环境容量结果,其结果有明确的可信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系统 水环境容量 不确定性 未确知数学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