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工作自我: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敏 叶茂林 +1 位作者 彭坚 陈宇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4-803,共10页
未来工作自我是一个未来导向概念,反映的是个体关于工作希望和抱负的未来形象的表征,是可能自我在工作领域的应用,为理解人们的主动职业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工作自我具有清晰度和详细度两个属性,并与职业可能自我存在区别。目前,研... 未来工作自我是一个未来导向概念,反映的是个体关于工作希望和抱负的未来形象的表征,是可能自我在工作领域的应用,为理解人们的主动职业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工作自我具有清晰度和详细度两个属性,并与职业可能自我存在区别。目前,研究证实:自尊、主动性人格和职业探索能够预测未来工作自我;未来工作自我又会影响主动职业行为、求职结果、创造力和工作绩效。未来研究可以关注:未来工作自我的弹性和易得性、认知的预测作用、情感的中介作用、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以及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工作自我 清晰度 详细度 主动职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应届毕业生学习绩效与感知可雇佣性的关系研究--有效兼职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明前 胡三嫚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116,共7页
感知可雇佣性有助于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时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和积极的求职行为,因而探索其形成机制极有必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555名2020级大学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理论,从学习绩效、有效兼职行为和... 感知可雇佣性有助于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时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和积极的求职行为,因而探索其形成机制极有必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555名2020级大学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理论,从学习绩效、有效兼职行为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等角度考察感知可雇佣性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学习绩效和有效兼职行为对其感知可雇佣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且有效兼职行为不仅直接调节学习绩效与感知可雇佣性之间的关系,这种调节关系还可以通过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中介作用而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可雇佣性 学习绩效 有效兼职行为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工匠精神的跨层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冠峰 刘澳龙 +3 位作者 王锦慧 庞惠伟 吴玉莹 陈清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3-184,共12页
工匠精神作为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构建竞争优势等目标的关键推手,如何有效培育组织成员工匠精神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一个包括情感型领导、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员工工匠精神的跨层... 工匠精神作为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构建竞争优势等目标的关键推手,如何有效培育组织成员工匠精神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一个包括情感型领导、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员工工匠精神的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双时点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工匠精神培育具有积极影响;情感型领导通过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间接影响员工工匠精神;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不仅正向调节情感型领导、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员工工匠精神间关系,而且正向调节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本文厘清了情感型领导与员工工匠精神间的内在机理,也为组织有效培育员工工匠精神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型领导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 工匠精神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的员工何时会更投入: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变革型领导的干预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徐洋洋 林新奇 习怡衡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9,共11页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职场工作情绪,职场孤独感逐渐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尽管已有研究开始关注职场孤独感对组织和个体的破坏性影响,但关于职场孤独感如何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机制研究却严重缺乏,尤其是在我国集体主义和关系导向...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职场工作情绪,职场孤独感逐渐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尽管已有研究开始关注职场孤独感对组织和个体的破坏性影响,但关于职场孤独感如何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机制研究却严重缺乏,尤其是在我国集体主义和关系导向的文化背景中。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检验了我国情境下职场孤独感的构念结构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变革型领导对上述二者关系的权变效应。结论如下:(1)EFA和CFA结果均验证了基于中国情境的职场孤独感二维结构的有效性;(2)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能够缓解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的负向预测,变革型领导也能缓冲职场孤独感与工作投入的负向关系;(4)当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变革型领导水平都很低时,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最强。当员工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感知到的变革型领导不一致时,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低但变革型领导感知较高,或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高但变革型领导低时,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的负向效应均得到弱化。当员工的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感知到的变革型领导都处于较高水平时,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能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关于如何降低职场孤独负向效应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孤独感 工作投入 工作要求-资源理论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变革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候亮 刘光建 +1 位作者 吴伟 丁桂凤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5-682,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以及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谦卑行为显著正向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以及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谦卑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其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2)心理可得性在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主动人格调节了心理可得性在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相对于主动人格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介效应仅在主动人格水平较低的大学生中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心理可得性 谦卑行为 主动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洁 林燕滢 +1 位作者 崔佳 温忠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基于主动性行为模型和生涯建构理论探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主动职业行为量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同事支持量表对广深两地13所民营企业的195名员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未... 基于主动性行为模型和生涯建构理论探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主动职业行为量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同事支持量表对广深两地13所民营企业的195名员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影响主动职业行为;(2)生涯适应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同事支持在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职业行为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生涯适应力 同事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工人还是追梦人?自我验证视角下工作意义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昊民 徐书会 马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7,共11页
员工主动性行为已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但从工作意义出发探索员工主动性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仍然非常缺乏。基于自我验证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工作意义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文章分两个时点收集了... 员工主动性行为已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但从工作意义出发探索员工主动性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仍然非常缺乏。基于自我验证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工作意义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文章分两个时点收集了354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意义对员工主动性行为有着积极的预测作用;自我验证努力在工作意义和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在工作意义与自我验证努力之间起调节作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越高,工作意义对自我验证努力的正向作用越强。文章试图提示管理者关注和培养员工的工作意义,以此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意义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自我验证努力 主动性行为 自我验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曾练平 曾小叶 +1 位作者 黄亚夫 赵守盈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411,共8页
基于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和自我调节理论,本研究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51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授权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 基于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和自我调节理论,本研究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51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授权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调节了心理授权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较之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教师,中介效应在高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教师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授权 工作绩效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新员工工作意义感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方圆 周小虎 姜诗尧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随着“95后”“00后”新员工对工作价值关注度的提升,工作意义感已经成为新员工社会化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基于JD-R模型,探讨了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新员工工作意义感的影响。通过对3个时间点收集的256位新员工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 随着“95后”“00后”新员工对工作价值关注度的提升,工作意义感已经成为新员工社会化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基于JD-R模型,探讨了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新员工工作意义感的影响。通过对3个时间点收集的256位新员工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新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尽管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当挑战性压力存在时,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新员工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影响显著,同时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中介效应也显著。研究结论为现代组织中如何激发新员工的工作意义感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级发展性反馈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挑战性压力 工作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石惠姗 卢梓沛 +1 位作者 朱崇宽 张园园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实习开始,实习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潜在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可分为3个发展轨迹:高水平稳定组(33.90%)、中水平下降组(38.70%)和低水平上升组(27.40%)。专业选择方式、在校平均成绩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是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护生实习期的职业认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建立清晰的未来工作规划,强化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实习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纵向研究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过旻钰 朱永跃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9-118,共10页
聚焦企业变革下领导愿景沟通场景,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中“心理距离塑造-抽象化信息加工-一致性行为”的跨角色交互效用机制,从提升个体解释水平角度探讨领导愿景沟通策略及其促进员工变革行为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领导积极结果框架... 聚焦企业变革下领导愿景沟通场景,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中“心理距离塑造-抽象化信息加工-一致性行为”的跨角色交互效用机制,从提升个体解释水平角度探讨领导愿景沟通策略及其促进员工变革行为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领导积极结果框架通过提升认知灵活性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正向影响员工变革支持行为;领导地位正向调节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对员工认知灵活性的影响,进而调节认知灵活性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领导愿景沟通机制与员工变革行为促进路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并拓展了解释水平理论应用边界,同时,为组织变革下完善领导沟通策略提供了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积极结果框架 变革支持 认知灵活性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领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构建理论视角下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过旻钰 朱永跃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通过聚焦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环境中的领导愿景沟通场景,从意义构建理论视角,探讨了激活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有效领导意义给赋策略,构建了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影响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据此分析了领导地位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 通过聚焦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环境中的领导愿景沟通场景,从意义构建理论视角,探讨了激活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有效领导意义给赋策略,构建了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影响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据此分析了领导地位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可直接促进员工的数字化创造力,同时也可通过唤起员工的认知与情感共鸣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和谐型工作激情分别在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唤起的员工认知与情感共鸣程度均能受到领导地位正向调节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积极结果框架 数字化创造力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和谐型工作激情 领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任务处理一定会导致拖延吗?——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视角
13
作者 焦昕婷 赵慧军 门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4,共14页
多任务处理已经成为员工工作场所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情境。本文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探讨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工作拖延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342份两阶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多任务处理既能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又能诱... 多任务处理已经成为员工工作场所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情境。本文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探讨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工作拖延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342份两阶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多任务处理既能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又能诱发员工的防御型调节焦点;(2)促进型调节焦点和防御型调节焦点分别在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多任务处理不仅通过增强员工促进型调节焦点进而减少工作拖延行为,还可能通过增强员工防御型调节焦点进而增加工作拖延行为;(3)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能够强化多任务处理对促进型调节焦点的正向作用,并且能够强化促进型调节焦点在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4)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能够削弱多任务处理对防御型调节焦点的正向作用,并且能够削弱防御型调节焦点在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从理论上揭示多任务处理与员工工作拖延行为之间关系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更为多元任务现象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处理 促进型调节焦点 防御型调节焦点 工作拖延行为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