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课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兼论未来信息社会的大学教育
1
作者 毛禹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1-65,共5页
电子课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兼论未来信息社会的大学教育毛禹功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呼唤先进的教育媒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际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衡量国家或地区步入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随着信息技术... 电子课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兼论未来信息社会的大学教育毛禹功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呼唤先进的教育媒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际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衡量国家或地区步入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的成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电子课堂 未来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知识 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 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 大学教育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炉——介绍《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
2
作者 江洋泉 《社会科学家》 1986年第2期157-157,共1页
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以下简称《信息》)是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青年讲师宋德生同志的新作. 《信息》作为《走向未来》丛书之一,是当前全国的畅销书。 《信息》所以能够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 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以下简称《信息》)是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青年讲师宋德生同志的新作. 《信息》作为《走向未来》丛书之一,是当前全国的畅销书。 《信息》所以能够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在于它的适时性。该书从电子技术的一个“窗口”反映了当代科学的最新成就,探索了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及时地解决了读者心中急待解决的存疑:作为宇宙的物质和运动的不均匀的量度——信息,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发展变化的?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中国的科技信息又应当怎样对付世界性的挑战?第二,在于它的丰富性。《信息》仅十六万字许,但它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科学涵量。从纵的方面说,全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通向未来信息社会的两个助跑器——电报、电话”讲起,至当前“通向未来的信道——光纤通信”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源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信息革命 未来信息社会 罗伯特 涵量 硅谷 最新成就 当代科学 适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与人性化的共存——兼谈社会学在其中的角色 被引量:1
3
作者 姬中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6-72,共7页
数字化与人性化,分别代表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继续共存的表现形式: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挤压、排斥,又在根本上相一致和促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将共存于未来的信息社会;这种共存局面也对社会学及整... 数字化与人性化,分别代表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继续共存的表现形式: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挤压、排斥,又在根本上相一致和促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将共存于未来的信息社会;这种共存局面也对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数字化社会 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 社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观 科学与人文精神 未来社会 未来信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意识与发展理念
4
作者 林振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2-73,共2页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只有短短二年了,在即将到来的历史性时刻,很多人发现,我们时代的特点是不断要求变革;而要适应变革的需要,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很多人来说,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由于变化的速度像赛车一样迅猛,现实有时就像失去控制...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只有短短二年了,在即将到来的历史性时刻,很多人发现,我们时代的特点是不断要求变革;而要适应变革的需要,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很多人来说,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由于变化的速度像赛车一样迅猛,现实有时就像失去控制的万花筒。如果我们以新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变化,很多在目前看来不可理解的现象就变得比较容易理解了。现在,世界性的加速度不仅冲击着工业化国家,也冲击着发展中国家,它像一阵阵巨风般强劲的力量,深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思想,逼使我们每个人扮演新的角色,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新眼光基于新意识。所谓新意识,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归纳为知识经济意识、比特意识、地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现代意识 可持续 知识经济意识 发展意识 新意识 未来信息社会 柔性制造系统 科技进步 适应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去创造辉煌
5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1,共1页
统计,去创造辉煌本刊编辑部还有四年半的时间,人类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已经可以看到,新世纪时代喷薄出来的异彩缤纷的绚丽曙光。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正处在两个转折点:一个是新、旧世纪交替的转折点。开始于二十一世纪的电子革... 统计,去创造辉煌本刊编辑部还有四年半的时间,人类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已经可以看到,新世纪时代喷薄出来的异彩缤纷的绚丽曙光。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正处在两个转折点:一个是新、旧世纪交替的转折点。开始于二十一世纪的电子革命,将是未来的世纪特征,其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辉煌 统计信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息传输手段 未来信息社会 社会生产要素 时代意义 权力再分配 体制变革 世纪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银行系统电子化的若干问题
6
作者 韩兵江 《武汉金融》 1985年第5期32-,共1页
实现银行系统电子化,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促进银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运筹决策现代化、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有一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一、解决大量采用电子计算机的资金来源... 实现银行系统电子化,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促进银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运筹决策现代化、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有一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一、解决大量采用电子计算机的资金来源问题。目前发展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资金来源渠道有三:一是国家规划的大的网络,由国家直接投资。二是产业部门采用电子计算机,经科委及有关部门审定的项目,可享受贴息贷款。三是对发展微机技术的企业可发放科技或技术改造贷款。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贷款 资金来源问题 贴息贷款 资金来源渠道 市行 金融业务 微机技术 经营管理 计算技术 未来信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