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5 位作者 李天旺 朱剑 李超 张江林 赵丽珂 余得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0-545,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PBMCSFMC基因表达谱通过含1176基因的cDNA微阵列扫描得到,结果中比较AS与健康自愿者和RA病人有差异表达的基因C2、C3、C8、LMP2、LMP7和BiP(UPR的标志物)再以RTPCR验证。结果:AS患者的SFMC中的BiP表达显著高于RA患者SFMC组(RTPCR的均数和标准差为86.4±111.3和18.5±13.0,两者比较,P=0.044),AS和RA患者SFMC组的C2分别为91.6±36.7和18.5±3.6(两者比较,P<0.037),而且AS患者的SFMC中BiP和UPR相关的蛋白酶体C2的增高水平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另外,研究还发现,AS患者SFMC过度表达BiP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结论:内质网UPR确实发生在AS患者SFMC中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UPR应答在AS病人关节炎症的初期和延续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DNA微阵列技术 BIP 未折叠蛋白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红花配伍调控未折叠蛋白应答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脏功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美玲 邢宝彤 李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0-917,共8页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配伍口服给药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6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组、丹参-红花配伍短期治疗给药组、丹参-红花配伍长期预防给药组和恩格列净阳性药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0周)结...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配伍口服给药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6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组、丹参-红花配伍短期治疗给药组、丹参-红花配伍长期预防给药组和恩格列净阳性药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0周)结合STZ注射(120 mg·kg^(-1),单次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小鼠模型。监测小鼠体质量、能量摄取、饮水量,采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评价小鼠葡萄糖代谢能力,应用心脏超声技术测定小鼠心脏收缩功能(FS)和舒张功能(MV E/A),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未折叠蛋白应答信号通路上IRE1、PERK、ATF6α、ATF4、Xbp1s、GRP94和GRP78等关键转录因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相比,丹参-红花配伍长期预防给药小鼠的饮水量和血糖水平分别降低21.56%(P<0.0001)和28.82%(P<0.0001),胰岛素水平上升43.63%(P<0.05);OGTT和IT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下降16.56%(P<0.05)和6.82%;FS和MV E/A分别增加32.86%(P<0.001)和24.3%(P<0.01),左心室IRE1、Xbp1s、GRP78和GRP94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丹参-红花配伍短期治疗给药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饮水量(降低10.46%,P<0.05)、心脏舒张功能障碍(MV E/A增加17.87%,P<0.01),以及IRE1、ATF4、Xbp1s、GRP78和GRP94 mRNA以及GRP78蛋白表达水平(P<0.05)有显著调控作用。结论丹参-红花配伍口服给药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丹参 红花 配伍 未折叠蛋白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sHSP的过量表达减缓番茄体内低温诱导的UPR应答
3
作者 赵春梅 薛仁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96-299,304,共5页
本文对过表达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ERsHSP)的转基因番茄植株进行了抗寒性和UPR应答分析。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过表达ERsHSP的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冷害症状轻,叶绿素含量的损失少,体内积累的MDA含量少,电解质外渗程... 本文对过表达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ERsHSP)的转基因番茄植株进行了抗寒性和UPR应答分析。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过表达ERsHSP的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冷害症状轻,叶绿素含量的损失少,体内积累的MDA含量少,电解质外渗程度低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低温能够诱导番茄体内BiP和Calnexin mRNA表达量的增加,但相同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番茄中BiP和Calnex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72h时,对照中BiP和Calnexin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而转基因番茄中BiP和Calnexin mRNA的表达量呈稳定上升趋势。说明过表达ERsHSP能够减缓并维持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番茄中的UPR应答,减轻低温诱导的ER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折叠蛋白应答 内质网胁迫 分子伴侣 小分子热激蛋白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质网胁迫应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正婷 刘建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96,共13页
内质网是所有分泌蛋白和大部分膜蛋白合成和折叠的场所。当植物处于逆境时,错误折叠和未折叠蛋白会大量积累在内质网,导致内质网胁迫,为了缓解胁迫,细胞会启动保守的未折叠蛋白应答途径去帮助蛋白折叠,或将错误折叠蛋白降解。内质网胁... 内质网是所有分泌蛋白和大部分膜蛋白合成和折叠的场所。当植物处于逆境时,错误折叠和未折叠蛋白会大量积累在内质网,导致内质网胁迫,为了缓解胁迫,细胞会启动保守的未折叠蛋白应答途径去帮助蛋白折叠,或将错误折叠蛋白降解。内质网胁迫应答在植物发育、抗逆、抗病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内质网胁迫在植物中的相关报道,对膜结合转录因子和内质网胁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在研究内质网胁迫途径中未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理解内质网胁迫和抗逆的关系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折叠 内质网胁迫 未折叠蛋白应答 膜结合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梦远 姚中强 刘湘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是与HLA-B27有明确相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包括了微生物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对MHC-Ⅰ类分子的识别以及细胞因子网络的失平衡等方面。未折叠蛋白应答反应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过程,并且下游IL-23/IL-17... 强直性脊柱炎是与HLA-B27有明确相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包括了微生物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对MHC-Ⅰ类分子的识别以及细胞因子网络的失平衡等方面。未折叠蛋白应答反应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过程,并且下游IL-23/IL-17轴的激活可能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和IL-23/IL-17轴是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强直性 脊柱炎 未折叠蛋白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毒侵染诱导寄主内质网应激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方方 申莉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0,共6页
病毒侵染产生的大量病毒蛋白阻碍细胞转运功能,未折叠或错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蓄积导致内质网应激(ERs),诱发细胞保护信号未折叠蛋白应答(UPR),或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在明确了动物病毒诱导的ERs相关的UPR信号通路基础上,从非生物... 病毒侵染产生的大量病毒蛋白阻碍细胞转运功能,未折叠或错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蓄积导致内质网应激(ERs),诱发细胞保护信号未折叠蛋白应答(UPR),或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在明确了动物病毒诱导的ERs相关的UPR信号通路基础上,从非生物因素诱导的拟南芥ERs应答信号和植物病毒侵染引起ERs两方面,对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归纳出植物病毒侵染诱导寄主ERs,包括改变ER膜形态和激活UPR基因。分析了ERs应答信号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病毒调控UPR通路完成侵染复制,寄主则通过PCD通路以主动消亡的方式抵御病毒。但UPR和PCD的关系尚不明晰,不同的病毒调控UPR信号的机制及信号强弱尚不明确,寻找病毒诱发寄主UPR和逃避寄主PCD建立侵染关系的关键调节子,是抗病毒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应答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