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决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的新模式:家庭辅助计划 被引量:1
1
作者 黎建斌 彭敏仪 邱鸿钟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6,共3页
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方式被普遍认为是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已有的研究结果出发,提出一个崭新的解决方案———家庭辅助计划,并从它的概念、内容、步... 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方式被普遍认为是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已有的研究结果出发,提出一个崭新的解决方案———家庭辅助计划,并从它的概念、内容、步骤和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形成,缓解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辅助计划 家庭教育方式 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 家长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再社会化途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必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新疆流浪儿童在流浪中大部分依靠非法手段谋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且受不法分子控制,表现出封闭性和攻击性的双重人格特征,决定了在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要把教育...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必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新疆流浪儿童在流浪中大部分依靠非法手段谋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且受不法分子控制,表现出封闭性和攻击性的双重人格特征,决定了在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要把教育和救助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化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再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工作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流浪未成年人 心理行为特征 再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未成年人自杀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师艳荣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0,共7页
自杀者的日趋低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自杀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对于少子化日益严重的日本来说,未成年人自杀现状令人堪忧。日本未成年人自杀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复杂社会现象。崇尚自杀的文化传统、自杀盛行的社会环境、层... 自杀者的日趋低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自杀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对于少子化日益严重的日本来说,未成年人自杀现状令人堪忧。日本未成年人自杀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复杂社会现象。崇尚自杀的文化传统、自杀盛行的社会环境、层出不穷的校园问题、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等是导致未成年人自杀的深层原因。近年来,随着少子化问题的加剧,日本未成年人自杀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未成年人 自杀 校园问题 家庭环境 心理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的未成年人犯罪与防控 被引量:6
4
作者 狄小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社会转型期未成人犯罪的增长,是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为了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其原因,我们对部分大学在校生和江苏省少年犯管教所的200名少年犯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调查、比较,通过分析我们深深感到预防与控制... 社会转型期未成人犯罪的增长,是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为了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其原因,我们对部分大学在校生和江苏省少年犯管教所的200名少年犯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调查、比较,通过分析我们深深感到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既要净化环境以减少未成年人社会化缺陷的形成,又要营造健康向上社会环境,这是避免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并控制其外化为犯罪行为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转型期 防控 预防与控制 环境变化 成长环境 社会环境 重中之重 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 少年犯 江苏省 在校生 社会化 成人 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省市未成年人团伙犯罪调查报告
5
作者 姚兵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5,共6页
实证调查揭示了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在个体情况、主观心理和行为特征方面的事实特点。在个体情况方面,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教育水平有所提升;生活处于闲散状态者更多,成为犯罪高危群体;犯罪年龄高峰期集中,低龄化继续发展。在主观心理... 实证调查揭示了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在个体情况、主观心理和行为特征方面的事实特点。在个体情况方面,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教育水平有所提升;生活处于闲散状态者更多,成为犯罪高危群体;犯罪年龄高峰期集中,低龄化继续发展。在主观心理方面,大多是明知故犯,认知度显著提高;主要出于三类动机,义气心理更突出;临时起意居多,但预谋性渐趋增强。在行为特征方面,犯罪类型集中于四种,抢劫犯罪更多发;手段的暴力性比较明显,且表现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 个体情况 主观心理 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6
作者 余红玉 徐鑫阳 张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07,共7页
为探讨校园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亲子亲密度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问卷,对贵州 54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探究心理弹性在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影响路径中的... 为探讨校园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亲子亲密度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问卷,对贵州 54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探究心理弹性在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子关系在此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果.1)校园排斥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2)心理弹性在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校园排斥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3)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受到亲子关系的正向调节,主要调节前半段路径,即亲子关系显著正向调节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影响.随着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提升,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增强.由此可见,校园环境、家庭关系和个体的心理弹性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排斥 外化问题行为 心理弹性 亲子关系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的道德发展与犯罪
7
作者 何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道德发展过程应包涵二层含义,其一属于“知”的道德,即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另一属于“行”的道德,即对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 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道德发展过程应包涵二层含义,其一属于“知”的道德,即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另一属于“行”的道德,即对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就“知”的道德而言,必须在个体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下才可能学,所以它与一定的年龄阶段相一致。而“行”的道德,则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发展水平 未成年罪犯 心理成熟度 “知” 道德水平 犯罪行为 道德行为 行为目的 “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31
8
作者 罗世兰 王智 +2 位作者 张大均 陈万芬 刘广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本研究以587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高心理素质幼儿在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健康生活和自主学习等良好行为习惯方面... 本研究以587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高心理素质幼儿在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健康生活和自主学习等良好行为习惯方面表现更好,并且更少出现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同伴交往问题;心理素质对良好行为习惯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就心理素质具体维度而言,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性品质均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认知品质、适应性品质对幼儿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性品质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可见心理素质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预测作用更为全面。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良好行为习惯 问题行为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及应对方式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倩 张际 +4 位作者 梅其霞 黄英 袁小平 蒋永蕙 胡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调查哮喘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临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p ingW ith a D is-ease,COD I)对143例在重庆... 目的调查哮喘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临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p ingW ith a D is-ease,COD I)对143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中心确诊并系统管理的8~16岁哮喘儿童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试,同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社会心理行为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哮喘儿童行为异常率为33.57%,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社交退缩倾向、社交能力降低、人际交往不良、强迫性、焦虑、过分依赖等。患儿年龄、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不同,其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结论哮喘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应对方式不成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以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培养良好性格,促进哮喘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心理行为问题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中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煊 周华 +2 位作者 韩娟 胡美容 刘筱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0-723,73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其心理健康、人格、父母人格及养育方式的关系,寻找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问卷)筛查591名儿童的行为问题,用《学生心...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其心理健康、人格、父母人格及养育方式的关系,寻找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问卷)筛查591名儿童的行为问题,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调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少年版)调查儿童人格状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家长的人格状况及其教育方式,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焦虑程度得分均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均P<0.01),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得分均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均P<0.05)。有行为问题儿童的母亲拒绝、否认得分均可能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均P<0.01),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及母亲惩罚、严厉得分均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均P<0.05)。有行为问题儿童的精神质得分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P<0.01),内外向、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P<0.05)。有行为问题儿童家长的神经质得分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家长(P<0.05)。儿童行为问题可能的危险因素有儿童恐怖倾向、父亲偏爱被试、家长神经质(以上回归系数均大于0);儿童行为问题可能的保护因素有家长精神质(回归系数小于0)。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家长人格及父母教养方式有关,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改变家长人格及家长教养方式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 人格 父母养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因素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贤臣 马登岱 +4 位作者 刘连启 李传奇 赵贵芳 杨杰 孙良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3-275,共3页
为了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总分≥90百分位数的145例青少年为病例组,以≤69百分位数的同年龄、同性别的954名青少年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非条件Logistic回... 为了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总分≥90百分位数的145例青少年为病例组,以≤69百分位数的同年龄、同性别的954名青少年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影响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生活事件、心理外控性、学习不满意感、年级、慢性病/伤残、夜间晚睡(12pm后)和家庭经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危险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彩民的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史文文 王斌 +2 位作者 马红宇 罗小兵 蔡宇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2-597,共6页
问题彩民是指因购买彩票而对个人、家庭、组织及社会层面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类彩民。问题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学变量、购彩心理特征、购彩行为特征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应注意建构问题彩民购彩意向影响因... 问题彩民是指因购买彩票而对个人、家庭、组织及社会层面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类彩民。问题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学变量、购彩心理特征、购彩行为特征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应注意建构问题彩民购彩意向影响因素模型、采用跟踪调查和个案研究、探究问题彩民神经生理机制以及加强对问题彩民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彩民 购彩心理特征 购彩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青少年的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执行功能、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阳 曹枫林 +1 位作者 崔乃雪 李玉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农村青少年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弹性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山东省农村青少年逆境现状研究,共纳入816名11~18岁农村青少年。用青少年侵害问卷自评版... 目的:探讨农村青少年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弹性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山东省农村青少年逆境现状研究,共纳入816名11~18岁农村青少年。用青少年侵害问卷自评版(JVQ)测评过去1年内多重侵害的种类,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情绪/行为问题,并测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自评版(BRIEF-SR)和心理弹性量表(RS)。JVQ总分≥5分表示存在多重侵害。结果:根据JVQ总分,多重侵害组90人,非多重侵害组726人。多重侵害组在BRIEF总分、SDQ总分上均高于非多重侵害组(均P<0.01),而在RS总分上低于非多重侵害组(P<0.01)。SDQ总分与JVQ总分、BRIEF总分呈正相关(r=0.23、0.45;均P<0.01),JVQ总分与BRIEF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BRIEF总分与RS总分呈负相关(r=-0.26,P<0.01)。执行功能部分中介了多重侵害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使多重侵害对SDQ的主效应减小(由β=0.17下降到β=0.11,均P<0.01)。多重侵害与心理弹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2,P>0.05)。结论:遭受多重侵害的农村青少年更容易存在情绪行为问题和执行功能、心理弹性的损害。执行功能在多重侵害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尚未发现心理弹性在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多重侵害 执行功能 心理弹性 情绪 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凤兰 周春晓 董虹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9,共8页
通过对216名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发现:(1)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但以非专业求助为主,朋友或同学是首要求助对象;其中女生的非专业求助水平高于男生。(2)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向专业心... 通过对216名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发现:(1)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但以非专业求助为主,朋友或同学是首要求助对象;其中女生的非专业求助水平高于男生。(2)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医院医生求助的比率偏低,分别为19.4%和2.8%;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是专业求助中的主要方式。(3)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问题知觉水平正向预测向家人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求助水平;心理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负向预测非专业求助水平,但对专业求助没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相关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 心理求助行为 问题知觉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永丽 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5-679,共5页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社会适应、学习和违纪,以及焦虑、抑郁和自杀等方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要有自我概念较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社会适应、学习和违纪,以及焦虑、抑郁和自杀等方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要有自我概念较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干预和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不良儿童 心理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并分享阅读团体辅导对恶性肿瘤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玉倩 孙秉赋 +1 位作者 赵佳 王凤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12月在唐山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就诊的白血病、脑瘤等恶性肿瘤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n=42例)和对照组(n=40例)... 目的:探讨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12月在唐山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就诊的白血病、脑瘤等恶性肿瘤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n=42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组同时进行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每周1次,每次60min。时间为3个月。在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应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以评估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结果:在干预后,干预组男孩在交往不良(2.08±1.46)、分裂样(1.92±1.94)、抑郁(3.43±2.04)、社交退缩(1.83±1.95)和攻击性表现(7.04±2.15)等5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女孩在分裂样(2.01±1.27)、抑郁(6.05±1.99)和社交退缩(3.05±1.75)等3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能改善恶心肿瘤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患儿 心理行为问题 游戏治疗 分享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22
17
作者 邢艳艳 许燕 +3 位作者 王馨蕊 张和云 于肖楠 赵欢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自编乐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优势和困难问卷对1109名学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对其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自编乐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优势和困难问卷对1109名学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对其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前儿童的乐观和心理韧性在其家庭环境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中存在多重中介效应,总中介效果量为50.00%,其中通过乐观这一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家庭环境 乐观 心理韧性 情绪行为问题 链式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一项观察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武丽丽 张大均 +1 位作者 程刚 胡天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科学、客观的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采用Martin等人提出的TPOT观察范式对重庆市潼南区某小学4-6年级117名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录像、编码,并施测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结果表明:(1)T-POT观察... 为科学、客观的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采用Martin等人提出的TPOT观察范式对重庆市潼南区某小学4-6年级117名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录像、编码,并施测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结果表明:(1)T-POT观察范式在本研究中具有适用性;(2)任务偏移是小学生最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3)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4)在控制了年级、性别、班级环境变量后,心理素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课堂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心理素质 观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儿57例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志英 王耀莉 +2 位作者 刘爱华 谈均佩 华炳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近年来我国小儿血液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已有长足进步,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DSF)率达7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SF率也达40%[1]。为了了解血液病患儿在较长期患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我们对部分血液病患... 近年来我国小儿血液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已有长足进步,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DSF)率达7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SF率也达40%[1]。为了了解血液病患儿在较长期患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我们对部分血液病患儿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病例组取2000年1月~6月因血液病住院患儿共57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7例;年龄6岁~11岁34例,~16岁23例,平均年龄10.79岁。患急淋(ALL)25例,急非淋(NALL)11例,慢粒2例,再障7例,霍奇金病4例,非霍奇金病6例,血友病1例,慢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1月,平均病程2年~3年。对照组随机取正常在校生59名,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6岁~11岁36例,~16岁23例,平均年龄10.21岁。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病 智力 心理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与求助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宏伟 王金鹏 曹杨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5期27-33,共7页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与求助行为为研究视角,通过描述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频繁且很少主动求助。基于这一现象,本文进一步采用回...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与求助行为为研究视角,通过描述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频繁且很少主动求助。基于这一现象,本文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考察其心理问题和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性别检验。研究发现,年龄、健康、工作时间、企业管理水平、社会排斥等变量影响显著,且其中一些因素存在性别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旨在缓解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问题 求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