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法”修改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席小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5,共10页
2021年,修改后的“两法”正式确立了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中的法律地位,这必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展望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契合性发展... 2021年,修改后的“两法”正式确立了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中的法律地位,这必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展望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契合性发展为基本理念,在关注服务客体、服务主体、服务递送等结构性要素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结构中亟待完善的空间和内容。具体而言,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责任主体;加快司法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推进;梳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制订服务清单、出台服务标准;加强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相关的研究工作,是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 服务体系 服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司法社会工作的基本倚重——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席小华 金超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9,共10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因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及服务对象在年龄、文化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为例,其一,应当注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因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及服务对象在年龄、文化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为例,其一,应当注重推进已有的常规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司法工作中的保障作用,持续实现司法社会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其二,应当聚焦服务对象,明确服务目标,根据涉法涉诉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的服务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其三,调整和改善服务内容,打破已有的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边界,围绕信息调查、情绪舒缓、思想引导、生活指引、解决特殊困难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其四,应当拓展服务形式,对于可以在线上开展的服务,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开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司法社会工作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挽回——融合”: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昱 金超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共19页
社会工作服务已经成为开展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但已有研究呈现出对服务对象生活世界忽视与割裂的倾向,将未成年人从其原有的生活境遇中抽离出来,将不同的支持系统割裂开来,这样一来就难以保障矫治工作有效性的持续... 社会工作服务已经成为开展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但已有研究呈现出对服务对象生活世界忽视与割裂的倾向,将未成年人从其原有的生活境遇中抽离出来,将不同的支持系统割裂开来,这样一来就难以保障矫治工作有效性的持续发挥。本研究从情境性和能动性视角出发,以社会分层为基本理论视角,沿着“身份—社会分层+社会支持—生活境遇”的分析框架,探索更具全面性、过程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发现,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生活境遇集中表现为“入坑”,即未成年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社会地位下降,进而面临滑入下一社会阶层(“入坑”)的风险。而社会支持的无效、越轨亚文化的引力与社会排斥的压力,构成了其在“坑”中的生活境遇,使得未成年人难以自拔。据此,研究提出了“挽回—融合”式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分为挽回和融合两个阶段,挽回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未成年人回归原有社会阶层,融合阶段的主要目标则是促进未成年人与回归的社会阶层实现良好交融。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经常提及的挽救与融入相比,挽回与融合具有更多能动性视角和包容性的环境力量。挽回强调未成年人的自愈力和主体地位,社会工作者主要作为陪伴者,着力激发其内在生命力量;融合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向奔赴”,社会工作者从个体与社会两个方面共同着力,促进回归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 社会工作 服务模式 挽回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时代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的协同治理
4
作者 孙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作为一种风险预测算法实践,数字时代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植根于从“惩罚”“福利”到风险控制的少年司法理念转向,顺应了从“算数司法”到“算法司法”的数字司法时代浪潮,因循着从“风险数据”到“风险画像”的算法应用技术机理。... 作为一种风险预测算法实践,数字时代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植根于从“惩罚”“福利”到风险控制的少年司法理念转向,顺应了从“算数司法”到“算法司法”的数字司法时代浪潮,因循着从“风险数据”到“风险画像”的算法应用技术机理。但是数字化运行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在为未成年人司法赋能的同时,也存在着因数据孤岛与算法黑箱产生的前置偏见与公信危机等算法风险。基于协同治理的行动范式,下一阶段应以“数据—算法”的协同治理为主线逻辑,通过“司法—社会”的主体协同与“法律—技术”的手段协同,保障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的数据供给与算法可信,使其实现法治化建构与规范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 未成年人司法 数字司法 算法规制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与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完善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具有与刑事诉讼紧密捆绑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调整《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具有与刑事诉讼紧密捆绑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调整《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应当作为《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中涉未成年人部分修改的基本立场,并处理好两个整体性问题。一是通过吸收未成年人专门法律的普适性内容、根据其他涉未法律的新规定新增或调整专章规定、为其他法律中新增的涉未制度提供程序支撑和吸收已有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的合理内容,来有效对接其他涉未法律规范。二是通过减少刑事诉讼整体框架和普通程序对涉未特别程序的限制,明确与成年人案件规定的梯级递进关系,来处理好与普通程序的关系。本次修改还应当整体增补与未成年被害人相关的规定,对转处制度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体系化与优化,并明确低龄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程序的基本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修改 未成年人司法 专章模式 转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监护检察监督的体系展开
6
作者 蔡睿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9,共12页
人民检察院履行监护监督职责是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重要一环,当前进行的实践探索面临法律规范碎片化、职能定位不清晰、履职内容不明确、履职方式待完善等问题。以《宪法》对检察机关的定位为根本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 人民检察院履行监护监督职责是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重要一环,当前进行的实践探索面临法律规范碎片化、职能定位不清晰、履职内容不明确、履职方式待完善等问题。以《宪法》对检察机关的定位为根本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为检察机关履行监护监督职责提供了规范依据。检察机关履行监护监督职责亦是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要求。未成年人监护检察监督在性质上属于公权监督,具有刚性和主动性特征。检察机关履行未成年人监护监督职责应秉持大监护监督观,监督的对象既包括监护人,也包括其他监护监督人,全面履行以监护人选任监督为重点的事前监督、以监护人履职监督为重点的事中监督、以被监护人救济和监护人惩戒为重点的事后监督职责。在履职过程中,检察机关应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采用调查评估、训诫、发布命令、检察建议、诉讼等形式,为未成年被监护人提供全面周延的司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监护 检察机关 监护监督 司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中国领域法模式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广聪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依附型体例的局部完善及其被动适应成人司法的整体格局,已然难以满足新时代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诉讼要求。以领域法重新定位未成年人司法,有利于塑造其综合属性和开放思维,更好吸纳涉未成年人部门法规范的知识,全面...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依附型体例的局部完善及其被动适应成人司法的整体格局,已然难以满足新时代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诉讼要求。以领域法重新定位未成年人司法,有利于塑造其综合属性和开放思维,更好吸纳涉未成年人部门法规范的知识,全面涵摄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司法诉求,提升未成年人特别诉讼措施的实效,接纳专业知识融入诉讼等。因此,需要以领域法思维对不同部门法框架下涉未成年人司法职能进行重组,从线索发现、证据收集使用、办案流程等方面强化诉讼程序衔接和司法职能整合,推动形成更符合未成年人主体地位的一体化诉讼体系、建立健全功能主义的统一性未成年人司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成年人司法自主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领域法学 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诉讼体系 司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会调查制度 被引量:15
8
作者 盛长富 郝银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社会调查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制度,但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这一制度缺乏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最终致使其缺乏可操作性;针对其缺陷,重点探讨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启动、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极其法律属性,并提... 社会调查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制度,但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这一制度缺乏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最终致使其缺乏可操作性;针对其缺陷,重点探讨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启动、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极其法律属性,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社会调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慧织 储昭节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2,共5页
社会帮教是现代少年司法理念、行刑社会化和少年司法现状的必然要求。但当前社会帮教工作面临着社会力量缺失、帮教主体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整体合力、帮教手段不科学、帮教对象不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少年司法制度功能的发挥。为此,应... 社会帮教是现代少年司法理念、行刑社会化和少年司法现状的必然要求。但当前社会帮教工作面临着社会力量缺失、帮教主体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整体合力、帮教手段不科学、帮教对象不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少年司法制度功能的发挥。为此,应更新少年司法理念,强化国家责任,引进社会力量,推进社会帮教工作的社会化、科学化、平等化,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障社会公正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社会帮教 司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监护视域下未成年人民事司法救济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燕 杨会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5,共3页
现代福利国家思潮促成了国家监护在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失能后的救济功能。司法作为国家监护的重要一极被赋予了救济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核心作用。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此为据,构建了各具特色却又在本质上殊途同归的未成... 现代福利国家思潮促成了国家监护在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失能后的救济功能。司法作为国家监护的重要一极被赋予了救济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核心作用。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此为据,构建了各具特色却又在本质上殊途同归的未成年人民事司法制度。我国也应该借鉴域外先进制度,在国家监护的理念下,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设置专门法庭、选择专业的法官,尽快构建适于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程序。同时通过强化司法裁判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的社会导向机能,能动地推进我国家庭、社会、政府多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联动机制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监护 未成年人保护 民事司法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东根 王砚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47,共6页
适当成年人参与制度是刑事司法中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在西方国家被普遍确立。我国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只有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初步规定,在具体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空白与矛盾之处;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只是在某些地方试... 适当成年人参与制度是刑事司法中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在西方国家被普遍确立。我国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只有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初步规定,在具体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空白与矛盾之处;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只是在某些地方试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用。对于我国来说,建立系统、完善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合适成年人的人员范围、具体作用、权利与义务是完善我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合适成年人参与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49
12
作者 孙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共13页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制度构建不应当继续停留在成年人司法的例外规定层面,而是需要一个专门的解决方案。考察各国少年法所体现出的福利性、保护性乃至惩罚性特征可知,我国应当形成具有专门、独立性质和福利色彩的综合性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制度构建不应当继续停留在成年人司法的例外规定层面,而是需要一个专门的解决方案。考察各国少年法所体现出的福利性、保护性乃至惩罚性特征可知,我国应当形成具有专门、独立性质和福利色彩的综合性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具体思路是,在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综合保护原则、比例原则、专门保护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提炼未成年人的司法规则,系统建构包含适合罪错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措施、注重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与救助的临时性保护措施、从仅仅关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扩展为包括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利的综合司法保护、国家主导多元化主体共治的保护体系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司法制度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视角下罪错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的确立与展开 被引量:45
13
作者 刘艳红 阮晨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1,187,共10页
在比较法视野下基于立场差异,少年司法存在以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为本位与以社会安全秩序防控为本位之理念差异。在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背景下,罪错未成年人司法处遇的保护理念,具有分级科学处遇、优先前置赋权和专业社会保护的立场。... 在比较法视野下基于立场差异,少年司法存在以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为本位与以社会安全秩序防控为本位之理念差异。在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背景下,罪错未成年人司法处遇的保护理念,具有分级科学处遇、优先前置赋权和专业社会保护的立场。对于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司法处遇机制以高度福利保护和有限责任承担有机结合,而对触法未成年人则以辅助福利保护与违法责任承担为目标。在司法场域中贯彻人格尊严、隐私权保护等普遍赋权规定,并结合未成年人诉讼困难之实际给予程序法上的前置赋权。在法法衔接的过程中,实现少年司法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司法处遇 福利保护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司法处遇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28
14
作者 马丽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遇范围不清且界限不明,司法实践中大部分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采用的是非司法性处遇方法,收效甚微。这些问题主要是源于中国尚未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司法,未成年人司法理念和实践仍难以摆脱成年人刑事司法模式的控制和影...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遇范围不清且界限不明,司法实践中大部分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采用的是非司法性处遇方法,收效甚微。这些问题主要是源于中国尚未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司法,未成年人司法理念和实践仍难以摆脱成年人刑事司法模式的控制和影响。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降低之争出现的根源之一,是目前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后并无其他有效的干预措施。支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希望通过刑罚予以规制,但只要存在刑事责任年龄这一概念,便一直存在触犯《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后不予处罚的人。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佳之道并非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而是构建和完善有效的干预机制。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司法处遇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应当提升司法处遇制度主体的专业性,赋予其"先议权",厘清司法处遇制度的对象,重构个别化的司法处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 不良行为 司法处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制创新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修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100,共6页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困境在于:第一,思想上未能正确认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特殊性,没有重视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的价值;第二,缺乏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规范基本上依附于普通刑事司法,专门机构缺失,缺乏符合未成年人教...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困境在于:第一,思想上未能正确认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特殊性,没有重视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的价值;第二,缺乏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规范基本上依附于普通刑事司法,专门机构缺失,缺乏符合未成年人教育、挽救、改造特点和需要的刑罚手段;第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方面综合治理的作用发挥不够。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立法,设立刑事司法专门机构,改革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化处理方法,体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轻刑化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特殊司法保护 非犯罪化 非刑罚化 非监禁化 轻刑化 刑事司法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犯罪未成年人的结构性特征与防治对策——基于最高人民检察院2014—2019年相关数据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全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75-84,共10页
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呈现出规模较大、不完整的U型走势和低龄化趋势的自然结构特征。从社会结构特征来看,犯罪的未成年人多以初中文化程度和无业人员、农民职业为主;... 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呈现出规模较大、不完整的U型走势和低龄化趋势的自然结构特征。从社会结构特征来看,犯罪的未成年人多以初中文化程度和无业人员、农民职业为主;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主要形式;侵财犯罪主要集中在抢劫、抢夺的暴力手段和盗窃、诈骗非暴力两种类型;严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呈下降趋势。为此,遏制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促使未成年人健康发展,就需要调整和优化惩治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政策。具体是:适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提高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引入"推定刑事责任能力制度"和全面介入与干预有犯罪倾向的未成年人的生活、犯罪未成年人的刑期改造和刑满释放后的社会融入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犯罪 犯罪种类 刑事责任年龄 专业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之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曲昇霞 袁江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0-163,共4页
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最初容身于福利制度之中,后与专门儿童福利机构逐渐分离,并进一步发展完备起来。当代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基本内容、审判组织、管辖范围、程序保障等均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为构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制度提供了... 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最初容身于福利制度之中,后与专门儿童福利机构逐渐分离,并进一步发展完备起来。当代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基本内容、审判组织、管辖范围、程序保障等均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为构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制度提供了基本启示:未成年人司法不仅包括对"罪错少年"的特殊惩戒与保护,更应包括以儿童与家庭为核心的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以理性的儿童观为基础,通过司法与福利制度的合理功能分区与合作,在亲权不明、监护存在纠纷或失当时启动民事司法程序,通过专门法院的审理促成监护功能的实现,以真正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民事司法 制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福利内涵及其窘困——以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为中心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5,共5页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对传统刑事司法的挑战在于,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机制首先要确立青少年有其自我成长发展的权利,成人社会必须依照这种需求而承担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指保护教养)以使这种权利得以践行。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围绕儿童最佳利...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对传统刑事司法的挑战在于,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机制首先要确立青少年有其自我成长发展的权利,成人社会必须依照这种需求而承担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指保护教养)以使这种权利得以践行。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围绕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去建构各自福利性未成年人年刑事司法,并形成了不同的福利模式,我国福利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立法设计、执法机制以及社会环境都还有较大差距,应荡涤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趋紧的迷思,凝聚以儿童最佳利益为中心的共识,确立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专业化司法等共同保障未成年人健全成长的福利教育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儿童最佳利益 福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保护制度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海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的法律主体,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时须依据司法保护制度进行。中日两国都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保护制度。中国的司法保护制度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收容教养制度;二是不起诉制度。以上两项制度对未成年人的司... 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的法律主体,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时须依据司法保护制度进行。中日两国都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保护制度。中国的司法保护制度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收容教养制度;二是不起诉制度。以上两项制度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均起了积极作用。日本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也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实验观察制度,它有两种形式:(一)在宅实验观察,(二)委托辅导实验观察;二是少年司法审判前的保护程序。从主体界定和实施效果上说,中国的收容教养制度略显严格,日本的实验观察制度则较为宽和;中国的不起诉制度略显疏阔,日本的司法审判前保护程序则较为细密。这与两国司法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司法保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与少年司法制度变革 被引量:13
20
作者 卢建平 《法治研究》 2011年第3期34-40,共7页
正如法国刑事政策学家安塞尔先生所言,刑事政策是观察的科学和组织反犯罪斗争的艺术或战略。①作为"战略",其自然应具有全局性和宏观性,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刑事政策还具有反犯罪斗争时"艺术"般的精巧性,具有对犯罪现象的策应性... 正如法国刑事政策学家安塞尔先生所言,刑事政策是观察的科学和组织反犯罪斗争的艺术或战略。①作为"战略",其自然应具有全局性和宏观性,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刑事政策还具有反犯罪斗争时"艺术"般的精巧性,具有对犯罪现象的策应性、针对性、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政策学 制度变革 少年司法 犯罪现象 宏观性 全局性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