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与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完善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具有与刑事诉讼紧密捆绑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调整《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具有与刑事诉讼紧密捆绑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调整《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应当作为《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中涉未成年人部分修改的基本立场,并处理好两个整体性问题。一是通过吸收未成年人专门法律的普适性内容、根据其他涉未法律的新规定新增或调整专章规定、为其他法律中新增的涉未制度提供程序支撑和吸收已有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的合理内容,来有效对接其他涉未法律规范。二是通过减少刑事诉讼整体框架和普通程序对涉未特别程序的限制,明确与成年人案件规定的梯级递进关系,来处理好与普通程序的关系。本次修改还应当整体增补与未成年被害人相关的规定,对转处制度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体系化与优化,并明确低龄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程序的基本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修改 未成年人司法 专章模式 转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中国领域法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广聪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依附型体例的局部完善及其被动适应成人司法的整体格局,已然难以满足新时代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诉讼要求。以领域法重新定位未成年人司法,有利于塑造其综合属性和开放思维,更好吸纳涉未成年人部门法规范的知识,全面...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依附型体例的局部完善及其被动适应成人司法的整体格局,已然难以满足新时代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诉讼要求。以领域法重新定位未成年人司法,有利于塑造其综合属性和开放思维,更好吸纳涉未成年人部门法规范的知识,全面涵摄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司法诉求,提升未成年人特别诉讼措施的实效,接纳专业知识融入诉讼等。因此,需要以领域法思维对不同部门法框架下涉未成年人司法职能进行重组,从线索发现、证据收集使用、办案流程等方面强化诉讼程序衔接和司法职能整合,推动形成更符合未成年人主体地位的一体化诉讼体系、建立健全功能主义的统一性未成年人司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成年人司法自主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领域法学 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诉讼体系 司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法”修改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席小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5,共10页
2021年,修改后的“两法”正式确立了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中的法律地位,这必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展望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契合性发展... 2021年,修改后的“两法”正式确立了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中的法律地位,这必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展望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契合性发展为基本理念,在关注服务客体、服务主体、服务递送等结构性要素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结构中亟待完善的空间和内容。具体而言,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责任主体;加快司法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推进;梳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制订服务清单、出台服务标准;加强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相关的研究工作,是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 服务体系 服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司法的法理证成与本土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苑宁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4-91,共8页
三十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一个重要原因是本土理论薄弱。推动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本土建设路径。未成年人司法是一类独立的司法活动,... 三十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一个重要原因是本土理论薄弱。推动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本土建设路径。未成年人司法是一类独立的司法活动,在名称和内涵上可以证成。建设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应当正确树立未成年人最佳利益的理念,因地制宜地设置未成年人司法机构,构建一套未成年人问题行为分级干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内涵 体系 最佳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司法社会工作的基本倚重——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席小华 金超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9,共10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因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及服务对象在年龄、文化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为例,其一,应当注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因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及服务对象在年龄、文化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为例,其一,应当注重推进已有的常规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司法工作中的保障作用,持续实现司法社会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其二,应当聚焦服务对象,明确服务目标,根据涉法涉诉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的服务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其三,调整和改善服务内容,打破已有的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边界,围绕信息调查、情绪舒缓、思想引导、生活指引、解决特殊困难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其四,应当拓展服务形式,对于可以在线上开展的服务,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开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司法社会工作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时代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的协同治理
6
作者 孙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作为一种风险预测算法实践,数字时代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植根于从“惩罚”“福利”到风险控制的少年司法理念转向,顺应了从“算数司法”到“算法司法”的数字司法时代浪潮,因循着从“风险数据”到“风险画像”的算法应用技术机理。... 作为一种风险预测算法实践,数字时代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植根于从“惩罚”“福利”到风险控制的少年司法理念转向,顺应了从“算数司法”到“算法司法”的数字司法时代浪潮,因循着从“风险数据”到“风险画像”的算法应用技术机理。但是数字化运行的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在为未成年人司法赋能的同时,也存在着因数据孤岛与算法黑箱产生的前置偏见与公信危机等算法风险。基于协同治理的行动范式,下一阶段应以“数据—算法”的协同治理为主线逻辑,通过“司法—社会”的主体协同与“法律—技术”的手段协同,保障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的数据供给与算法可信,使其实现法治化建构与规范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风险评估 未成年人司法 数字司法 算法规制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福利内涵及其窘困——以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为中心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5,共5页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对传统刑事司法的挑战在于,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机制首先要确立青少年有其自我成长发展的权利,成人社会必须依照这种需求而承担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指保护教养)以使这种权利得以践行。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围绕儿童最佳利...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对传统刑事司法的挑战在于,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机制首先要确立青少年有其自我成长发展的权利,成人社会必须依照这种需求而承担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指保护教养)以使这种权利得以践行。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围绕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去建构各自福利性未成年人年刑事司法,并形成了不同的福利模式,我国福利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立法设计、执法机制以及社会环境都还有较大差距,应荡涤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趋紧的迷思,凝聚以儿童最佳利益为中心的共识,确立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专业化司法等共同保障未成年人健全成长的福利教育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儿童最佳利益 福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会调查制度 被引量:15
8
作者 盛长富 郝银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社会调查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制度,但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这一制度缺乏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最终致使其缺乏可操作性;针对其缺陷,重点探讨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启动、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极其法律属性,并提... 社会调查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制度,但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这一制度缺乏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最终致使其缺乏可操作性;针对其缺陷,重点探讨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启动、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极其法律属性,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社会调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东根 王砚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47,共6页
适当成年人参与制度是刑事司法中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在西方国家被普遍确立。我国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只有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初步规定,在具体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空白与矛盾之处;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只是在某些地方试... 适当成年人参与制度是刑事司法中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在西方国家被普遍确立。我国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只有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初步规定,在具体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空白与矛盾之处;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只是在某些地方试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用。对于我国来说,建立系统、完善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合适成年人的人员范围、具体作用、权利与义务是完善我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合适成年人参与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司法适用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广聪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7,共14页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理念的巨大进步。这一原则对未成年人工作的总领性作用,将对包括司法保护在内的“六大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但国内外既往实践表明,这一原则的...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理念的巨大进步。这一原则对未成年人工作的总领性作用,将对包括司法保护在内的“六大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但国内外既往实践表明,这一原则的概念含糊、适用标准不确定,需要对该法第4条规定及六项具体要求进行体系化梳理与阐释。具体来说,应当明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司法适用的基础理念,强调“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引领,注意尊重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的意识,以及“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手段限定和路径要求;应当强化该原则司法适用的规则体系建设,通过操作性规则推进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分层次地落实;应当注重协调特殊规则之间的冲突,以原则克服规则适用的局限;应当注意控制原则适用的司法权力,保持司法积极作为与理性克制之间平衡,最终推动形成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规则化、开放性的司法适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需求评估在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中的适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鸿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1,共12页
风险/需求评估理念旨在预测及估量未成年人再犯罪风险,将有限的未成年人司法及社会支持资源重点集中在再犯罪风险较高之未成年人身上,由此建构和践行相应个别化矫正对策,解决诸上问题或将降低其再犯罪之可能性。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无统... 风险/需求评估理念旨在预测及估量未成年人再犯罪风险,将有限的未成年人司法及社会支持资源重点集中在再犯罪风险较高之未成年人身上,由此建构和践行相应个别化矫正对策,解决诸上问题或将降低其再犯罪之可能性。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无统一权威的未成年人再犯罪风险及需求评估体系,量表开发、流程规范、技术标准等皆存在较大待补空间。建议整合既往域内外评估研究成果,通过比较及循证视野,从指标体系、精算量表、流程管理及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本土实况之未成年人风险/需求评估体系,从而实现未成年人再犯罪预防个别化及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需求评估 未成年人司法 静态及动态风险因子 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现状及矫治体系完善——基于海南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林琳 徐晓林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79-81,共3页
调研背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希望,未成年人群体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未成年... 调研背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希望,未成年人群体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未成年人有其特殊性,由于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群体思想、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创新发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现代社会环境十分重要。本调研从海南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出发,着眼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这一基本主题,对该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已有成就、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犯罪低龄化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群体思想 未成年人群体 现代社会环境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研究——以专门教育为核心抓手 被引量:46
13
作者 宋英辉 钱文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9,共14页
纵观域内外未成年人司法发展实践,能否结合本国国情和司法实践建构一套层级分明、递进衔接并能覆盖所有适用对象和行为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直接关乎预防与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实效。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中的“分级”涵... 纵观域内外未成年人司法发展实践,能否结合本国国情和司法实践建构一套层级分明、递进衔接并能覆盖所有适用对象和行为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直接关乎预防与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实效。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中的“分级”涵盖适用对象的分级、适用范围的分级以及干预措施的分级等多个维度的丰富内容,通过全覆盖、精细化、针对性的制度供给实现个案中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方案选择的最优解。以体系化视角解构不同层级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于中轴位置的当属修订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抓住这个中心靶点对于实现未成年人犯罪的临界预防和再犯预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结合法律规定,积极探索创新专门教育“提前干预、以教代刑”的工作体制,并以之为核心抓手,实现我国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的迭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干预 未成年人司法 专门教育 迭代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门矫治教育的体系定位与适用优化
14
作者 吴羽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7,共10页
我国以专门矫治教育取代收容教养以来,仍旧面临使用率低下,功能不彰的问题。专门矫治教育的法律性质为保护处分措施,其功能定位在于作为最为严厉的保护处分措施、刑事司法程序中转处的配套措施以及刑罚替代措施。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对... 我国以专门矫治教育取代收容教养以来,仍旧面临使用率低下,功能不彰的问题。专门矫治教育的法律性质为保护处分措施,其功能定位在于作为最为严厉的保护处分措施、刑事司法程序中转处的配套措施以及刑罚替代措施。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触刑未成年人、被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缺乏刑罚必要性的犯罪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条件可以分为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前者体现为一种反向的排除适用标准,即罪错行为和年龄要件;后者体现为一种正向的准入适用标准,即“需保护性”要件。当前专门矫治教育采取二元环节和双行政机关的决定模式,作为一种拘禁性的保护处分措施,今后有必要构建专门矫治教育的司法化决定程序。提升专门矫治教育的使用率,实现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目的需要构建完善的专门矫治教育执行规则,应从专门矫治教育执行场所的专门化建设、专门矫治教育执行期限的合理设置以及专门矫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构建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矫治教育 专门教育 保护处分 司法转处 专门学校 未成年人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近国外少年司法改革趋向与中国之少年司法改革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建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3,共15页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到近20年来不断取得斐然成绩,正稳步走在颇具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发展改革之路上。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统筹协调,也得益于理论研究创新与各地各部门的实践探索。而与此同时,不应当忽视...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到近20年来不断取得斐然成绩,正稳步走在颇具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发展改革之路上。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统筹协调,也得益于理论研究创新与各地各部门的实践探索。而与此同时,不应当忽视我国当前少年司法改革呈现出非系统性、非独立性的“零散式”改革发展特征。究其原因,一方面,面对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下严惩的网络社会呼吁,国家对于少年司法理念的福利核心与保护模式,产生动摇甚至出现矛盾立法。另一方面,缺少专门、独立少年法的顶层法律支撑,无法形成全社会共识与全部门联动的整体性系统改革。对此,通过就晚近国外及部分地区少年司法改革最新动向的研究发现,国外代表性的独立少年司法国家都曾有过严罚的实践尝试,但大都以失败告终,而最终又回归到福利主义、保护主义的原有道路。这表明,我国的少年司法改革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福利理念和保护主义模式,同时尽快形成专门独立的“少年法”,以推动中国特色少年司法体系的完全独立发展模式。中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系统、有效治理需要少年司法,中国也有能力建成独立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少年司法改革 福利型司法 综合保护 未成年人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与逻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进境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慧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134,共6页
基于对刑事政策实践经验与法理逻辑的考量,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秉持刑法之严,又张驰刑法之宽,其价值体现为预防犯罪、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定位于宽严并用和宽优于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外化为谦抑与惩戒两种合理向度,由此可在... 基于对刑事政策实践经验与法理逻辑的考量,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秉持刑法之严,又张驰刑法之宽,其价值体现为预防犯罪、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定位于宽严并用和宽优于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外化为谦抑与惩戒两种合理向度,由此可在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社区矫正以及刑事和解等界域,廓清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进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社区矫正 刑事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兼论对我国少年法的启示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姗姗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80,共11页
作为国际社会处理儿童事宜的首要准则,'儿童最佳利益'已经成为世界上诸多国家少年司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基本出发点。儿童最佳利益理念起源于自然法,在初期仅限于家事法领域。随着美国少年法的发展,儿童最佳利益理念延伸到少年... 作为国际社会处理儿童事宜的首要准则,'儿童最佳利益'已经成为世界上诸多国家少年司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基本出发点。儿童最佳利益理念起源于自然法,在初期仅限于家事法领域。随着美国少年法的发展,儿童最佳利益理念延伸到少年法领域,并进一步扩展至与少年儿童利益相关的一切活动。尽管'儿童最佳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概念和判断标准模糊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无法动摇其在少年司法中的地位。我国立法尚未明确儿童最佳利益原则,随着该理念在我国相关立法、司法活动中的渗入,应尽快确立儿童最佳利益的原则性地位,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这是我国未成年人立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最佳利益 未成年人立法 未成年人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家本恤幼人道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姬元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3,共9页
近现代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的形成,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恤幼思想和20世纪初西方“人道主义”思潮。清末法学家沈家本会通中西,推动将恤幼人道思想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恤幼思想体现于各朝各代律典条... 近现代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的形成,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恤幼思想和20世纪初西方“人道主义”思潮。清末法学家沈家本会通中西,推动将恤幼人道思想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恤幼思想体现于各朝各代律典条文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宽宥仁爱规范中。近代西方国家建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被日本学习借鉴,也影响了清末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其中“感化院”和“少年监狱”的设立对近现代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的影响尤为深远。沈家本恤幼人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丁年”与“刑事责任年龄”的接轨以及感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上。清末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也影响着民国时期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恤幼人道思想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 刑事责任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