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柿品种‘禅寺丸’未减数花粉分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1
作者 谷晓峰 唐仙英 罗正荣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对柿品种'禅寺丸'未减数花粉(2n花粉)的鉴定、筛选及其生活力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0.9 mol/L甘露醇CPW溶液吸胀2h后,正常花粉直径为50 μm左右,而未减数花粉为65 μm左右,未减数花粉直径是正常花粉的1.... 对柿品种'禅寺丸'未减数花粉(2n花粉)的鉴定、筛选及其生活力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0.9 mol/L甘露醇CPW溶液吸胀2h后,正常花粉直径为50 μm左右,而未减数花粉为65 μm左右,未减数花粉直径是正常花粉的1.3倍。(2)未减数花粉比率约为3.8%,通过61μm的不锈钢细胞筛筛选,纯度可达84%。(3)禅寺丸花粉经吸胀处理后,花粉发芽率有所下降,利用20%的蔗糖溶液洗涤可基本恢复其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寺丸 未减数花粉 分离体系 甜柿品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盾叶薯蓣未减数花粉的人工诱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志渊 郭华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6-12,共7页
首次进行了秋水仙素和低温处理诱导产生小花盾叶薯蓣未减数花粉的研究,为该种植物的有性多倍化育种奠定了基础。用0.1%秋水仙素处理处于减数分裂的小花盾叶薯蓣雄花花蕾24 h、48 h、72 h、96 h和对其花蕾作4℃低温处理48 h、72 h、96 h... 首次进行了秋水仙素和低温处理诱导产生小花盾叶薯蓣未减数花粉的研究,为该种植物的有性多倍化育种奠定了基础。用0.1%秋水仙素处理处于减数分裂的小花盾叶薯蓣雄花花蕾24 h、48 h、72 h、96 h和对其花蕾作4℃低温处理48 h、72 h、96 h的结果表明,以0.1%秋水仙素浸泡处理72 h的效果最佳,其大花粉比例为49.20%,未减数配子比例为46.73%;经过诱导处理的花粉萌发率为26.97%,而未经处理花粉的萌发率为52.15%;所获小花盾叶薯蓣的未减数花粉在培养基上能够萌发,但其花粉管伸长速度低于正常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盾叶薯蓣 未减数花粉 人工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白城杨2号’小孢子发生及花粉大小变异
3
作者 戴斐 董黎 +3 位作者 王俊豪 宋少宇 尚峰男 王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945,共7页
利用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技术,以温室水培小钻‘白城杨2号’(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 et Liangcv.‘Baicheng-2’)为材料,对其小孢子发生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花粉大小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白城杨2号’小孢子母细胞减数... 利用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技术,以温室水培小钻‘白城杨2号’(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 et Liangcv.‘Baicheng-2’)为材料,对其小孢子发生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花粉大小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白城杨2号’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存在一定比例的异常现象,包括终变期单价体、中期Ⅰ染色体提前分离、后期Ⅰ和Ⅱ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末期Ⅰ和Ⅱ微核、中期Ⅱ纺锤体定位异常以及胞质分裂异常等,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与‘白城杨2号’杂种起源有密切关系。(2)‘白城杨2号’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数目存在动态变化,末期Ⅰ和Ⅱ的子核中最多可看到8个小核仁,可能与杨属树种的多倍体起源有关,其染色体组中可能包含8对具核仁组织者区的染色体。(3)‘白城杨2号’产生空瘪花粉率为3.67%,饱满花粉直径在21.3~52.2μm之间,频率分布总体呈近似高斯分布,0.69%的花粉直径超过37μm,表明其可能产生少量未减数的2n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城杨2号’ 小孢子发生 染色体行为 核仁 未减数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天然三倍体选种研究 被引量:78
4
作者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31,T001,共11页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倍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维特性、干型和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生产群体相比,其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平均超出564%,其中表现最佳的B383可超出154%。这些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的发现,对于杨树遗传育种的学术研究和毛白杨木浆、木片的产业化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显示了毛白杨三倍体的巨大开发潜力和栽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未减数花粉 天然三倍体 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