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霉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玉米茎腐病的应用评价
1
作者 郭宁 孙华 +5 位作者 马红霞 石洁 张海剑 刘树森 董跃广 温佳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21-124,186,共5页
以前期分离鉴定的生防菌株非洲哈茨木霉Tr35为研究对象,通过载体的筛选,制备木霉菌剂和木霉微生物菌肥。通过测定不同含量的木霉菌剂和木霉有机肥的株高、根长和鲜重,筛选促生效果明显的处理,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玉米苗期茎腐... 以前期分离鉴定的生防菌株非洲哈茨木霉Tr35为研究对象,通过载体的筛选,制备木霉菌剂和木霉微生物菌肥。通过测定不同含量的木霉菌剂和木霉有机肥的株高、根长和鲜重,筛选促生效果明显的处理,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玉米苗期茎腐病的防效。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粉具有吸水性强、对Tr35无毒和高释放率的优点,与Tr35共同发酵制备木霉菌剂,当土与菌剂为5∶1时,促生效果明显,并对玉米苗期茎腐病防效达51.77%。菌剂土与腐熟羊粪为7∶1时的木霉有机肥促生效果最好,以该比例制备木霉微生物菌肥,对玉米苗期茎腐病防效达61.31%,该研究结果为Tr35菌剂和菌肥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非洲哈茨木霉 木霉菌剂 木霉微生物菌肥 玉米茎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木霉制剂防治黄连根腐病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1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霉配制的复合制剂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施用于黄连,统计根腐病发生情况,检测黄连根部防御酶活性,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木霉制剂对尖镰孢导致的根腐病具有明显预防效果;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分别接种黄连可提高SOD、POD、CAT、PAL、PPO等防御性酶活性,产生诱导抗性;而它们先后接种黄连可产生强化效应,从另一个途径提高植株抗病性。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都会降低真菌的数量、多样性,和某些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复合木霉制剂的抑菌作用更强烈,尤其能明显抑制尖镰孢、Ilyonectria sp.等病原真菌的生长,且能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木霉和尖镰孢都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定殖。可见,复合木霉制剂可以预防尖镰孢导致的黄连根腐病,防病机理包括诱导黄连植株产生抗性,接种后再遭受病原菌侵染产生的强化效应,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等,且有效期较长。因此复合木霉制剂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防治黄连根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霉制剂 黄连根腐病 根际土壤 防御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条件下木霉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蓓 李伟明 +7 位作者 黄忠阳 胡卫丛 戎茸 陈莉莉 刘庆叶 吴旭东 张宗俊 王东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6-671,共6页
以茄子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不施用任何肥料(CK)、常规施肥(T1)、较常规施肥减施30%化肥(T2)和较常规施肥减施30%化肥+木霉生物有机肥(T3),研究了木霉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株高和茎粗高于T2处... 以茄子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不施用任何肥料(CK)、常规施肥(T1)、较常规施肥减施30%化肥(T2)和较常规施肥减施30%化肥+木霉生物有机肥(T3),研究了木霉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株高和茎粗高于T2处理,其中株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方面,T1≈T3>T2>CK,T1、T2和T3处理的产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23.90%、14.27%、20.19%,T3处理的产量较T2处理增加5.18%;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且与T2处理相比,VC含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每公顷收益增加8769.60元。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下茄子的综合生长及品质排序为:T3>T1>T2>CK,木霉生物有机肥替代30%化肥处理综合评价最高。聚类分析将4个处理分成3类,T1处理和T3处理归为一类,T1处理生长指标好,有最高的株高、茎粗和产量,T3处理品质指标优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两者综合评价得分相近。综上,木霉生物有机肥替代30%化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茄子的株高、茎粗,而且还能显著提高茄子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有效改善茄子的品质,同时对于增加茄子产量和经济效益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生物有机肥 茄子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木霉菌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廉华 刘静依 +3 位作者 马光恕 姜海洋 窦靖玮 李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为了研究外源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利用生物炭和拟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配合施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 为了研究外源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利用生物炭和拟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配合施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拟康氏木霉菌均可以改善黄瓜幼苗质量,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叶片保护酶活性,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10^(4)cfu·g^(-1)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粉剂+40 g·kg^(-1)生物炭+1×10^(6)cfu·g^(-1)拟康氏木霉菌剂(B1T3处理)应用效果最好。在黄瓜播种后30 d,B1T3处理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CK(1×10^(4)cfu·g^(-1)尖孢镰刀菌粉剂)提高137.44%、143.05%、139.84%、180.00%;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CK提高75.67%、97.32%、71.95%、146.06%;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壮苗指数分别比CK提高86.30%、107.91%、162.50%、228.57%;黄瓜苗期枯萎病盆栽防治效果达到91.21%。研究表明生物炭和木霉菌通过提高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了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提高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木霉 黄瓜 枯萎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T-102菌剂的制备及其对花生纹枯病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丽芳 曹阳 张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8-1404,共7页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纹枯病是花生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严重威胁花生的产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花生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因子。本研究利用微生物深层发酵的方法,将分离获得的具有较好防效的哈茨木霉菌...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纹枯病是花生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严重威胁花生的产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花生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因子。本研究利用微生物深层发酵的方法,将分离获得的具有较好防效的哈茨木霉菌株T-102进行发酵,在150 r/min、20℃及初始接种浓度为7.5%的最佳条件下,获得活菌数可达105 cfu/mL的水悬浮剂。通过在山东临沂和河北唐山开展的田间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株T-102水悬浮剂对花生纹枯病的防效明显,与对照相比,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同时具有显著的促生增产作用,增产效果分别达到41.2%和31.7%。另外,研究发现,应用生防菌剂能够显著改善花生根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种群丰度。该菌剂的研发成功,有望进一步的商业化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木霉 水悬浮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个草菇栽培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鉴定
6
作者 李辉平 朱家漘 +6 位作者 林金盛 姜雅 蒋宁 徐平 侯立娟 马林 曲绍轩 《食药用菌》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平板接螨法,初步鉴定了42个草菇栽培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绿色木霉对42个草菇菌株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1.6%~55.0%,其中有12株抑制率低于20%,占...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平板接螨法,初步鉴定了42个草菇栽培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绿色木霉对42个草菇菌株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1.6%~55.0%,其中有12株抑制率低于20%,占比28.6%,以V01、C1和C43个菌株对绿色木霉的抗性最强;有13个菌株在与绿色木霉对峙培养3天后产生了明显的拮抗线。腐食酪螨对供试菌株的为害级别在3.25~9.0,产生抗、中抗、感和高感反应,其中以C1、C3和C4等10个菌株对腐食酪螨的抗性较强,占比23.8%。最终从42个供试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同时具有绿色木霉抗性和螨虫抗性的菌株2个(C1、C4),为草菇多抗品种选育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绿色木霉 腐食酪螨 对峙培养 抗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猬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链格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伟 王宁 +8 位作者 刘峰娟 宋博 热依拉·库尔班 王苏玲 古丽米热·努热 秦新政 唐琦勇 张丽娟 王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本研究探讨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物质、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链格孢受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测定M6-5挥发... 本研究探讨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物质、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链格孢受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测定M6-5挥发性物质熏蒸处理后0、3、5、7d的链格孢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抑制率;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处理组和对照组链格孢ATP、ADP、AMP和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链格孢菌丝体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戊基-2H-吡喃-2-酮、4-乙基苯甲醛、3,4-二甲基苯甲酸、4-苯基丁酸、2-甲氧基间苯二酚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氨基烟酰胺、11-酮基乙酰胆甾醇、3-羟基康力龙、茉莉酸、苯甲酰芽子碱等。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显著的通路为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在培养时间结束(7d)时,M6-5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的呼吸抑制率为(49.64±2.04)%;与对照组相比,M6-5挥发性物质处理显著降低了链格孢ATP、ADP、AMP的含量和能荷水平,说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使链格孢胞内维持在更低的能荷水平,能量代谢失衡,呼吸速率受抑制,进而影响了代谢物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 木霉 挥发性物质 链格孢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木霉NY45对木材腐朽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怡心 方旋 +2 位作者 李嘉欣 姜珲 马星霞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7,72,共8页
为探索木材生物防腐,以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NY45株系)为对象,研究其对木材白腐菌彩绒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Tv)及褐腐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Gt)的抑制效果并探索抑制机理。结果表明:NY45对两种腐朽菌均有明显的... 为探索木材生物防腐,以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NY45株系)为对象,研究其对木材白腐菌彩绒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Tv)及褐腐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Gt)的抑制效果并探索抑制机理。结果表明:NY45对两种腐朽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NY45孢子液处理的毛白杨木材,其耐腐等级从IV级(不耐腐)提升到I级(强耐腐);NY45生长速度远快于木材腐朽菌,可以迅速抢占空间和竞争营养,并能寄生、覆盖、消解木材腐朽菌菌丝,其易挥发性物质对Tv和Gt抑制率分别为18.55%和45.69%,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两种木材腐朽菌的抑制率均超过90%。NY45有潜力作为木材腐朽生物防治菌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防腐 绿木霉 生物防治 拮抗菌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生物有机肥对梨容器苗生长发育及根际关键微生物的影响
9
作者 段京涛 李思东 +6 位作者 李培根 姜柔 王中华 李晓刚 董彩霞 徐阳春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8-2128,共11页
【目的】培育容器大苗是果树高效建园、缩短缓苗期及快速投产进入丰产期的重要途径。开展木霉生物有机肥促进容器大苗生长效应与机制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间的关系,为容器大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 【目的】培育容器大苗是果树高效建园、缩短缓苗期及快速投产进入丰产期的重要途径。开展木霉生物有机肥促进容器大苗生长效应与机制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间的关系,为容器大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两年生早熟砂梨新品种‘苏翠1号’(Pyrus pyrifolia‘Sucui 1’)为试材连续开展两年试验,设置3个处理:80%原土+20%普通商品有机肥(OF,按重量计算,下同);80%原土+15%普通商品有机肥+5%木霉生物有机肥(5%BF);80%原土+5%普通商品有机肥+15%木霉生物有机肥(15%BF),测定梨根系、地上部生长指标,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与OF相比,5%BF和15%BF处理梨苗地径分别增加2.6%和8.8%,花芽数量增幅分别为40.0%和46.7%。与OF和5%BF处理相比,15%BF处理梨树总根尖数分别平均增加40.5%和37.7%,总根长分别平均增加47.3%和51.4%,且细根(直径<2 mm)占比最高。通过Zi-Pi分析(Zi>2.5且Pi<0.62)发现,微生物共现网络中核心微生物为放线菌门与子囊菌门;进一步利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关键物种,发现以放线菌门为主,包括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与放线菌(Actinomarinicola)等具有生防作用的促生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木霉属丰度与链霉菌属和放线菌两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高比例的木霉生物有机肥(15%BF)能够显著提高‘苏翠1号’梨容器大苗地径及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花目的,是一条快速育成大规格苗木的有效途径。15%BF处理下除木霉自身促生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富集更多有益细菌如放线菌、链霉菌等微生物发挥协同促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生物有机肥 根际微生物 共现网络 随机森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链格孢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
10
作者 黄伟 王宁 +6 位作者 宋博 刘峰娟 张苗苗 王苏玲 吴隆源 张丽娟 王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47-254,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首先将生长5 d的猬木霉培养基与含链格孢菌饼培养基对扣,测定30℃培养3、5、7 d的抑菌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处理组... 本研究探讨了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首先将生长5 d的猬木霉培养基与含链格孢菌饼培养基对扣,测定30℃培养3、5、7 d的抑菌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处理组和对照组链格孢菌丝体;收集两组链格孢菌丝体,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法观察链格孢细胞膜完整性,测定电导率等细胞膜相关指标;使用钙荧光白(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法测定链格孢顶端生长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和N-乙酰葡糖胺质量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期间内,猬木霉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处理组链格孢菌丝出现皱缩、肿胀和部分断裂的现象,细胞质基质减少情况比对照组更严重,局部伴有质壁分离现象;而对照组菌丝则生长正常,孢子结构完整,切面结构清晰,胞质均匀,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正常。经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处理组链格孢电导率、丙二醛水平、蛋白质和核酸泄漏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I染色观察到处理组链格孢菌丝体发出红色荧光,说明猬木霉挥发性物质破坏了链格孢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受到显著破环。CFW染色观察到两组链格孢菌丝体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处理组和对照组的AKP活力和N-乙酰葡糖胺质量浓度也无显著差异,说明猬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细胞壁未产生破坏作用,其主要作用靶位也并不是细胞壁。综上,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的抑菌靶点是链格孢的细胞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挥发性物质 链格孢 细胞膜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与木霉互作方式及绿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丰硕 冀宝营 +4 位作者 韩冰 王洪奇 孙立梅 孙佳妮 韩朝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木霉属(Trichoderma spp.)病原菌诱发的绿霉病,是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木霉属病原菌不仅可污染培养料,与香菇菌丝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而且可感染香菇菌丝体,引起香菇菌棒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综... 木霉属(Trichoderma spp.)病原菌诱发的绿霉病,是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木霉属病原菌不仅可污染培养料,与香菇菌丝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而且可感染香菇菌丝体,引起香菇菌棒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综述引起香菇绿霉病的木霉种类,香菇和木霉的互作方式,绿霉病的防治方法,香菇抗木霉能力,以及木霉感染真菌病毒的相关研究,期望为香菇绿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绿 木霉 互作方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醇提物对血耳木霉病原菌抑菌试验
12
作者 程旭 隋哲 +6 位作者 田朋姣 刘兴乐 杨青 王文建 张舒 王佐乾 余海忠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血耳(Tremella sanguinea)是一种极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然而目前木霉病害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研究采用60%乙醇,超声浸提采自鄂西北地区的襄麦冬、鱼腥草、猫眼草、五香菜粉碎物获得四种植物的醇提物,从生长动力、菌丝生长、孢... 血耳(Tremella sanguinea)是一种极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然而目前木霉病害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研究采用60%乙醇,超声浸提采自鄂西北地区的襄麦冬、鱼腥草、猫眼草、五香菜粉碎物获得四种植物的醇提物,从生长动力、菌丝生长、孢子萌发3个方面考察4种醇提物对血耳木霉病害的抑制作用。结果,无论是襄麦冬、鱼腥草、猫眼草还是五香菜,其醇提物对供试绿色木霉菌株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活性与醇提物的体积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鱼腥草、猫眼草醇提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处理最高体积质量浓度0.03 g/mL,对木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7.23%、35.9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8.57%、72.89%。襄麦冬醇提物对供试木霉菌株的抑制活性最弱,最高体积质量浓度0.03 g/mL,对木霉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抑制率仅为23.89%、5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耳 木霉 菌丝生长 植物醇提物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下木霉真菌降解昭通褐煤的差异性分析
13
作者 刘健 何环 +3 位作者 元雪芳 任恒星 黄再兴 谭凯丽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真菌对褐煤的降解作用明显,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真菌对褐煤降解作用的差异,利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一株木霉真菌H-2,通过工业分析、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FT-IR和HPLC-QTOF/MS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菌株在菌/煤固态培养、菌... 真菌对褐煤的降解作用明显,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真菌对褐煤降解作用的差异,利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一株木霉真菌H-2,通过工业分析、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FT-IR和HPLC-QTOF/MS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菌株在菌/煤固态培养、菌/煤液态同时培养、菌/煤液态差时培养三种不同处理方式下对云南昭通褐煤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下,真菌H-2对煤中化学键断裂和大分子结构解聚的作用明显,作用后煤中羟基、甲基、亚甲基等官能团增多;固态培养条件下,褐煤经真菌H-2作用后,表面出现明显裂隙,结构疏松,易松散破碎,而菌/煤液态差时培养处理方式下,降解产物更易被解离至培养液中,主要为芳香化合物、不饱和的杂环化合物和少量不饱和的醛酮类化合物。可见,真菌H-2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褐煤的物化性质产生了影响,并且不同处理方式下煤的生物降解产物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生物转化 木霉真菌 解聚和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B3菌株的抑菌谱及其抑菌活性
14
作者 马利军 武娜娜 +2 位作者 徐秉良 刘佳 张树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57-2263,共7页
为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B3菌株的抑菌谱及其抑菌作用活性,采用对峙培养与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绿色木霉B3菌株的抑菌谱和抑菌作用活性。结果表明,绿色木霉B3菌株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效果,对丛梗孢(Monilia ... 为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B3菌株的抑菌谱及其抑菌作用活性,采用对峙培养与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绿色木霉B3菌株的抑菌谱和抑菌作用活性。结果表明,绿色木霉B3菌株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效果,对丛梗孢(Monilia sp.)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8%和88.9%,拮抗等级为Ⅰ级;对苹果链格孢菌(Alternaria mali)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弱,生长抑制率仅为48.2%,拮抗等级为Ⅲ级。对峙培养发现,绿色木霉B3菌株对丛梗孢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与病原菌竞争生长空间实现,在两菌落的接触处,病原菌菌丝出现附着、缠绕、膨大、缢缩等现象。综上,绿色木霉B3菌株对丛梗孢和灰葡萄孢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植物病原菌 拮抗作用 生长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李朋朋 王源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目的]明确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缓解机制。[方法]对前期筛选出一株绿色木霉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并通过测定绿色木霉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 [目的]明确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缓解机制。[方法]对前期筛选出一株绿色木霉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并通过测定绿色木霉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等指标的影响,探讨绿色木霉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24 h黑暗处理下菌落直径显著高于12 h黑暗+12 h光照、24 h光照2个处理;菌株在pH为5时生长最快。添加不同浓度绿色木霉孢子悬浮液后,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干质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PPO活性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玉米在盐碱土壤种植效率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生物学特性 盐胁迫 玉米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哈茨木霉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亚力 刘路宁 +1 位作者 张敬泽 徐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通过对影响4种生防哈茨木霉菌株NF9、P1、CT22、TC3产生木聚糖酶活性的培养条件的研究,优化哈茨木霉菌株产生木聚糖酶的pH、温度、表面活性剂Tween80浓度和培养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半固体培养基和振荡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哈茨木霉菌株... 通过对影响4种生防哈茨木霉菌株NF9、P1、CT22、TC3产生木聚糖酶活性的培养条件的研究,优化哈茨木霉菌株产生木聚糖酶的pH、温度、表面活性剂Tween80浓度和培养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半固体培养基和振荡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哈茨木霉菌株中最适木聚糖酶产生的条件不同.哈茨木霉菌株NF9产生最大木聚糖酶活性的条件是pH5.0、30℃、0.7%(表面活性剂Tween80浓度)和72h;在P1中是pH4.0、27℃、1.2%和84h;在CT22中是pH5.0、27℃、0.7%和84h;在TC3中是pH4.0、30℃、0.7%和9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木霉 哈茨木霉 聚糖酶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浅层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慧中 赵培洁 +1 位作者 陈卫辉 许玄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1-62,共2页
通过对培养哈茨木霉的适宜温度和pH值以及不同光照时间的研究,表明25℃为培养哈茨木霉的适宜温度、pH5.0为适宜的pH值;连续光照有助于孢子的产生。
关键词 木霉 半知菌纲 哈茨木霉 温度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以稻草和麸皮为基质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涛 乐易林 +1 位作者 程池 曾哲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143,共3页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基质,对里氏木霉RutC-30产木聚糖酶的固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麸皮不利于产木聚糖酶,最适氮源为(NH4)2SO4,干料与水分的比例为1∶3·5,并分析了无机盐对里氏木霉RutC-30产木聚糖酶...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基质,对里氏木霉RutC-30产木聚糖酶的固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麸皮不利于产木聚糖酶,最适氮源为(NH4)2SO4,干料与水分的比例为1∶3·5,并分析了无机盐对里氏木霉RutC-30产木聚糖酶的影响:MgSO4·7H2O>MnSO4·H2O>ZnSO4·H2O>FeSO4·7H2O。酶粗酶液的最适作用pH为4·8,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Rut C-30 固态发酵 聚糖酶 里氏木霉 麸皮 基质 稻草 (NH4)2SO4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耀辉 闫舟 于寒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617-13619,13625,共4页
[目的]构建CBHⅡ基因过量表达的绿色木霉工程菌。[方法]根据绿色木霉cD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CBHⅡ基因序列,将完整的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CAMBIA1302连接,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重组质粒pCAMBIA1302-CBHⅠ。再将pCAM-BIA1302-CB... [目的]构建CBHⅡ基因过量表达的绿色木霉工程菌。[方法]根据绿色木霉cD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CBHⅡ基因序列,将完整的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CAMBIA1302连接,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重组质粒pCAMBIA1302-CBHⅠ。再将pCAM-BIA1302-CBHⅠ重组质粒与瑞氏木霉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Ⅱ(CBHⅡ)PcbhⅡ启动子片段连接,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yg)基因片段插入PcbhⅡ启动子下游,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CAMBIA1302-CBHⅡ。[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电转化后经SDS-PAGE电泳检测,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在原宿主菌中成功过量表达,证实CBHⅡ基因在PcbhⅡ启动子控制下进行高效表达。[结论]为高产纤维素酶系的工业化菌株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CBHⅡ基因 瑞氏木霉启动子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对荒漠肉苁蓉茎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齐来 陈君 于晶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康氏木霉(Trichodemakoningii)、绿色木霉(T.virid)、哈茨木霉(T.harzianum)分别对荒漠肉苁蓉茎腐病菌(FusariumsambucinumFuckel)的拮抗作用。方法: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玻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 目的:初步研究康氏木霉(Trichodemakoningii)、绿色木霉(T.virid)、哈茨木霉(T.harzianum)分别对荒漠肉苁蓉茎腐病菌(FusariumsambucinumFuckel)的拮抗作用。方法: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玻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3种木霉菌均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3者抑制能力大小依次为康氏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为田间生物防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茎腐病菌 拮抗作用 肉苁蓉 荒漠肉苁蓉 病菌 绿色木霉 抑制作用 挥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