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剑 康文丽 +5 位作者 生吉萍 程凡升 王权帅 张焱鑫 张国鹏 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4-227,共4页
研究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pH值、金属离子及化合物对云芝LiP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对该酶底物浓度效应和Km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云芝培养12d,其酶活力最高,为72U/mL。... 研究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pH值、金属离子及化合物对云芝LiP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对该酶底物浓度效应和Km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云芝培养12d,其酶活力最高,为72U/mL。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在30~40℃范围内稳定;最适pH值为2.5,pH值在2.0~3.5较稳定;Zn2+对LiP有激活作用,N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Ca2+、K+、Mg2+、Mn2+、Cu2+及EDTA、SDS、β-巯基乙醇都表现出抑制作用;Km值为2.05×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温度 pH值 K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对染料脱色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章燕芳 李华钟 +1 位作者 华兆哲 陈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21,共5页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Mn2 +的浓度获得只含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P)或锰过氧化物酶 (MnP)的单一酶培养物 ,用于比较LiP和MnP对染料降解脱色的条件和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 ,LiP对橙Ⅰ降解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2 O2 0 15mmol L ,pH 3 0 ,温度 ...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Mn2 +的浓度获得只含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P)或锰过氧化物酶 (MnP)的单一酶培养物 ,用于比较LiP和MnP对染料降解脱色的条件和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 ,LiP对橙Ⅰ降解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2 O2 0 15mmol L ,pH 3 0 ,温度 4 0℃ ;MnP为H2 O2 0 15mmol L ,pH 3 5,温度 4 0℃。最佳条件下 ,考察LiP和MnP作用下染料浓度和染料类型对脱色的影响 ,发现LiP作用下脱色率明显高于MnP作用下的脱色率 ,表明LiP可作用的染料浓度比MnP高 ,可作用的染料范围比MnP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 脱色 染料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糖单孢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梦璇 刘炳梅 +3 位作者 张国庆 翟楠 谢响明 王贺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8-202,共5页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木质素降解酶,但已报道真菌来源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只能在酸性低温条件下发挥作用,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工业应用。通过培养一株耐热耐碱放线菌——绿色糖单孢菌发酵产酶,采用DEAE-Cellulose...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木质素降解酶,但已报道真菌来源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只能在酸性低温条件下发挥作用,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工业应用。通过培养一株耐热耐碱放线菌——绿色糖单孢菌发酵产酶,采用DEAE-Cellulose,CM-Cellulose和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得到一种具有耐热耐碱特性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经凝胶电泳检测其为单一蛋白,分子量为41kD。最终纯化倍数达到20倍,活性回收率为6%。采用LTQ法对纯酶进行蛋白质归类鉴定,得到其部分氨基酸片段,为该酶的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糖单孢菌 耐热耐碱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分离纯化 蛋白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染料脱色中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鲁时瑛 李华钟 陈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396,共4页
在反应液中含 2mmol/LEDTA时 ,2 4h后染料甲基橙的脱色率比未加EDTA的下降约70 % .添加 2mmol/LEDTA明显地抑制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P)对多种染料的脱色 .酶动力学研究表明 :EDTA对LiP的抑制属非竞争性抑制 .添加比EDTA稍大量的Zn2 +... 在反应液中含 2mmol/LEDTA时 ,2 4h后染料甲基橙的脱色率比未加EDTA的下降约70 % .添加 2mmol/LEDTA明显地抑制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P)对多种染料的脱色 .酶动力学研究表明 :EDTA对LiP的抑制属非竞争性抑制 .添加比EDTA稍大量的Zn2 + 能解除EDTA对LiP的抑制 ,其他多种金属离子也能减轻EDTA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乙二胺四乙酸 螯合剂 非竞争性抑制 脱色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毕赤酵母表达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宽 路福平 +1 位作者 孙亚范 杜连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将含有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rium)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的甲醇毕赤酵母工程菌进行了鉴定和筛选,筛选得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高的菌株PMLIP08。确定了一步法发酵的最优葡萄糖浓度,优化其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 将含有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rium)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的甲醇毕赤酵母工程菌进行了鉴定和筛选,筛选得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高的菌株PMLIP08。确定了一步法发酵的最优葡萄糖浓度,优化其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的添加量为10g/L时,发酵条件为pH3.0,诱导温度24℃,培养时间12h,甲醇添加量1.1%,诱导时间72h后发酵液中酶活可达4888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表达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甲醇毕赤酵母 表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筛野生黑木耳废渣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德涵 黎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7期4510-4513,共4页
筛选野生黑木耳废渣中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菌株,对存在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并对3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33株野生黑木耳菌株中,得到2株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菌株,废渣中3种酶的... 筛选野生黑木耳废渣中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菌株,对存在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并对3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33株野生黑木耳菌株中,得到2株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菌株,废渣中3种酶的平均酶活力分别为54.3、37 200、6.7 U/L;3种酶的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为6.2-7.0。废渣中3种酶活力差别较大,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最强,在降解木质素上起主要作用,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最小,作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黑木耳废渣 过氧化物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孢原毛平革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7
作者 陈立祥 苏建明 +3 位作者 雷威 田志坚 张学文 章怀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5,共4页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Lip-2基因片段,结合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扩增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证实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登陆的Lip-H8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N-端也具有真核生物分泌型信号肽序列.Lip-2基因序列...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Lip-2基因片段,结合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扩增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证实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登陆的Lip-H8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N-端也具有真核生物分泌型信号肽序列.Lip-2基因序列的获得为下一步将其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中进行蛋白质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黑木耳菌株的筛选及酶活力的测定
8
作者 于德涵 黎莉 苏适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为获得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黑木耳菌株,从野外采集的37株黑木耳菌株中筛选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单株,最终得到2株目标菌株,并测定其产酶活力,2株黑木耳分泌Lip最高酶活力分别为0.021和0.035 U·mL-1。
关键词 黑木耳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筛选 活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GcM5-1A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初步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令营 郭道森 +1 位作者 赵博光 李荣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本文研究了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GcM5-1A的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后,各组分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活性及各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还对GcM5-1A菌株胞外LiP进行了初步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P... 本文研究了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GcM5-1A的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后,各组分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活性及各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还对GcM5-1A菌株胞外LiP进行了初步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P活性主要出现在50%~70%沉淀组分中;0~20%沉淀组分和50%~70%沉淀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很强;GcM5-1A菌株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以及DEAE-SepharoseFF两步纯化后,其LiP的比活力从0.81U/mg提高到21.30U/mg;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4.0;在15~35℃、pH6.0~9.0范围内,酶活力保持相对稳定;NH2OH·HCl和KCN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8%和57%,而NaN3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只有15%左右;吸收光谱显示该酶在406nm处有一个Soret峰,加入1mmol/LNa2S2O4后,吸光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Soret峰没有显著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荧光假单胞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降解四环素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星星 鲍建国 +3 位作者 冷一非 刘颖 郭慧 郑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61-68,79,共8页
为探究过氧化物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机理,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表达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粗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产酶条件及其降解四环素(TC)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Mn2+可促进产酶,碳源、氮源限制是产酶的重... 为探究过氧化物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机理,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表达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粗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产酶条件及其降解四环素(TC)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Mn2+可促进产酶,碳源、氮源限制是产酶的重要条件;降解反应进行10min后,H2O2消耗至阈值0.045mmol/L,LiP对TC的降解停止,其降解率达到82%;TC降解反应趋于平衡时,补加TC和H2O2后,LiP依然可以高效发挥作用,其二次降解率达到65%;LiP作用于不同初始浓度(10mg/L、25mg/L、50mg/L、100mg/L)TC,显示LiP对不同浓度TC均可有效降解,TC降解率分别为62%、80%、82%和90%;降解产物的抑菌性试验反映出降解产物较TC母体的抑菌性明显降低;LC/MS捕获到6种可能的降解产物E-TC、TP 461、E-TP 461、TP 477、TP 475和TP 445,并推测出LiP降解TC可能的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TC)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 抑菌性 降解产物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限制培养基中氮元素含量促进香菇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戈永杰 尚晓冬 谭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4,共10页
为考察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否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采用4种(酵母麦芽浸膏、完全、基础、PDA)培养基培养香菇菌株,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为对照,通过固体显色法检测各菌株对显色底物(亮蓝、天青B)的脱... 为考察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否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采用4种(酵母麦芽浸膏、完全、基础、PDA)培养基培养香菇菌株,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为对照,通过固体显色法检测各菌株对显色底物(亮蓝、天青B)的脱色情况;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和赤芝为对照,测定各菌株液体培养后制备的粗酶液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以氮元素含量为0.05%胰蛋白胨(限氮培养基)培养香菇菌株,以刺芹侧耳为对照,通过固体显色法检测限氮培养基中各菌株对显色底物(亮蓝、天青B、活性黑5)的脱色情况;并以酒石酸缓冲液(pH 3.5)、天青B(底物)、藜芦醇(电子供体)、H_(2)O_(2)(活化剂)配制脱色反应体系,测定香菇菌株液体培养后制备的粗酶液中LiP的活性。结果表明:在4种培养基中培养的香菇菌株未能使亮蓝与天青B脱色,赤芝使两者均脱色;且在香菇粗酶液中未检出LiP活性。采用限氮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株使亮蓝与天青B脱色;采用PDA与限氮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株均未使活性黑5脱色,刺芹侧耳使其脱色。在实验范围内,香菇菌株于限氮培养基上培养12 d后,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所有菌株LiP活性均上升;12 d时不同菌株LiP活性无差异;22 d时菌株1504 LiP活性(39.74 U·L^(-1))较强,对天青B的脱色率在反应12 h时最高可达66.21%;菌株215、a 2 sm 99、gsm 207 LiP活性次之,分别为29.86、29.24、27.34 U·L^(-1);菌株bsm 83活性较弱为13.28 U·L^(-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限制培养基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促进香菇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限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在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雅青 郑耀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4-520,共7页
为了探究活性氧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调控机制,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野生菌株pc530及突变菌株pcR5305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菌株在富氮液体培养基及外加不同浓度活性氧供体条件下,羟自由基(·... 为了探究活性氧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调控机制,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野生菌株pc530及突变菌株pcR5305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菌株在富氮液体培养基及外加不同浓度活性氧供体条件下,羟自由基(·OH)浓度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菌株均能产生较高浓度的·OH,且·OH浓度与Li P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但·OH的绝对浓度与Li P的产生量并不相关;不同浓度的H2O2均能提高两菌株Li P的产生量;外加二甲亚砜(DMSO)和芬顿试剂(Fenton)均能对两供试菌株合成Li P及产生·OH起作用。因此推测,·OH不直接参与或影响两菌株合成Li P,更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起作用。活性氧作为一种胁迫因子对两菌株的产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晓玉 崔周磊 +1 位作者 王洪成 陈华友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2,共4页
综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酶活测定、克隆表达、协同作用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化学化工、生态修复以及生物饲料行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工业化应用受酶产量及酶活性影响。提高酶表达量、... 综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酶活测定、克隆表达、协同作用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化学化工、生态修复以及生物饲料行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工业化应用受酶产量及酶活性影响。提高酶表达量、改善酶学性质、探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高效利用的方法是促使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提供参考,并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催化机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液体发酵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杨 张志才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16期36-41,共6页
我国作为粮食消费大国,每年产生秸秆7亿t左右。秸秆作为饲料资源化利用,不仅可降低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利用秸秆作为饲料的关键是如何降解秸秆木质素,并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是降解木质素的主要酶之... 我国作为粮食消费大国,每年产生秸秆7亿t左右。秸秆作为饲料资源化利用,不仅可降低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利用秸秆作为饲料的关键是如何降解秸秆木质素,并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是降解木质素的主要酶之一,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青霉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最适条件。结果显示,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藜芦醇9.00%、麦芽糖0.20%、酵母膏0.15%、(NH_4)2SO_40.30%、FeSO_4 0.17%、CuSO_4 0.04%、MnSO_4 0.06%、MgSO_4 0.12%、维生素B10.06%和甘氨酸0.001%。在此条件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为1 360 U/L。通过发酵条件优化,确定最优培养条件为装液量90 mL、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温度28℃及初始pH 4.5,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最高可达到1 801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孢原毛平革菌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淑霞 张跃灵 +2 位作者 张世敏 王学东 吴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5-300,共6页
从木质素降解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中纯化出两种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经测定LiP和MnP的分子量分别为37kD和40kD,最适作用温度均是37℃;保温2h,LiP的半失活温度为40℃,MnP为45℃;LiP最... 从木质素降解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中纯化出两种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经测定LiP和MnP的分子量分别为37kD和40kD,最适作用温度均是37℃;保温2h,LiP的半失活温度为40℃,MnP为45℃;LiP最适作用pH2.8,稳定pH2.2~5.2;MnP最适作用pH4.6,稳定pH4.0~7.0。Fe2+对LiP和MnP均表现出促进作用,Na+、K+、Ca2+、Mg2+、Zn2+、Fe3+、Ag+、Co2+、NH4+对LiP有促进作用,对MnP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与此相反,Mn2+对MnP酶活的高效促进作用,对LiP表现出了轻度的抑制作用,这也体现出了MnP对Mn2+的依赖性。Cu2+对LiP活性无影响,而对MnP有强烈的抑制作用。Fe3+对两者活性的抑制都达到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依赖过氧化物 黄孢原毛平革菌 的纯化 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义平 毛亮 +1 位作者 董仕鹏 高士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8-1225,共8页
内分泌干扰物(EDCs)会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人类、野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具有较强的催化氧化能力,能够催化... 内分泌干扰物(EDCs)会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人类、野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具有较强的催化氧化能力,能够催化去除雌激素、双酚A等多种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污染物.本文在介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两种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质和催化氧化机理的基础上,从污染物结构与其催化去除效率关系的角度综述了过氧化物酶去除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为污水处理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用于去除内分泌干扰物提供依据,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HRP)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菌F-9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索凡 朱启忠 +2 位作者 尚立国 宋炳红 李文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09,共3页
在白腐菌F-9产过氧化物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pH值和无机离子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的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作用温度LiP为45℃、MnP为40℃;LiP和MnP均在45℃以下稳定性较好;Li... 在白腐菌F-9产过氧化物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pH值和无机离子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的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作用温度LiP为45℃、MnP为40℃;LiP和MnP均在45℃以下稳定性较好;LiP的最适pH值为3.0,稳定pH值2.6~5.0;MnP最适作用pH值4.6,稳定pH值3.8~5.8。Fe3+对LiP和MnP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Fe2+、Ca2+则对LiP和MnP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依赖过氧化物 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孢原毛平革菌产蛋白酶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时瑛 王树英 +1 位作者 李华钟 陈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31,共5页
在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过程中产生的胞外蛋白酶与LiP和MnP的快速失活有关.该蛋白酶在pH7的条件下酶活很高,其主要作用是促进LiP和MnP的分解,而不是抑制它们的产生.HgCl2是蛋白酶的抑制剂,... 在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过程中产生的胞外蛋白酶与LiP和MnP的快速失活有关.该蛋白酶在pH7的条件下酶活很高,其主要作用是促进LiP和MnP的分解,而不是抑制它们的产生.HgCl2是蛋白酶的抑制剂,其抑制机理类似于HgCl2对蛋白酶K(PK)的抑制.添加HgCl2的发酵液能提高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和稳定性,最佳添加量为1μmol/L,最佳添加时间在接种后第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 蛋白 抑制机理 染料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毛竹根际木质素降解菌的高通量筛选与鉴定
19
作者 江明君 曹婷婷 +5 位作者 蒋迎楹 曾文婷 江依婷 杨显银 宋新章 施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54,共7页
为筛选能够降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经营中遗留的大量伐桩和鞭根中木质素的细菌,以解决木质素降解缓慢的问题。采集1龄、3龄毛竹篼根土和鞭根土,以苯胺蓝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对根际木质素降解菌进行高通量分离培养;通过构建16S ... 为筛选能够降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经营中遗留的大量伐桩和鞭根中木质素的细菌,以解决木质素降解缓慢的问题。采集1龄、3龄毛竹篼根土和鞭根土,以苯胺蓝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对根际木质素降解菌进行高通量分离培养;通过构建16S rRNA系统发育树鉴定细菌的种类,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筛选高效木质素降解细菌,结合木质素降解酶活性,解析其高效降解木质素的机制。结果表明:从毛竹根际共分离出80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细菌,其中,根际共有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26、b18)、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b4、c11)和氧化木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b23、c10)的苯胺蓝脱色率最高,分别为69.14%、70.02%和68.79%。3种类型的根际中,总细菌的苯胺蓝脱色率无显著差异,但根际细菌种类存在特异性。在脱色率大于60%的菌株中,嗜线虫沙雷氏菌(c11)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9.14和40.69 U·L^(-1);马氏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b24)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达40.13 U·L^(-1);粘质沙雷氏菌(S.marcescens,a26)的漆酶活性最高,达143.89 U·L^(-1)。嗜线虫沙雷氏菌(c11)、粘质沙雷氏菌(a26)和马氏无色杆菌(b24)的木质素降解能力最强,且均为两种根际的共有菌株,在毛竹篼根和鞭根降解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降解菌 高通量筛选 分离培养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过氧化酶对双酚A类化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飞 王秀丽 +3 位作者 刘红艳 秦光军 易忠胜 刘庆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220-225,共6页
为了解双酚A类化合物(BPAs)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结合位点的结合构象及其相互作用机理,采用SYBYL-X1.3中分子对接的方法对BPA、BPF、BPAF、BPQ、BPB、BPC、BPS、BPE、BPAP等具有突出特点的双酚A类化合物与Li P进行对接研究,并利用GR... 为了解双酚A类化合物(BPAs)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结合位点的结合构象及其相互作用机理,采用SYBYL-X1.3中分子对接的方法对BPA、BPF、BPAF、BPQ、BPB、BPC、BPS、BPE、BPAP等具有突出特点的双酚A类化合物与Li P进行对接研究,并利用GROMACS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对对接最稳定化合物BPQ和常用化合物BPA的模拟参数具体分析,找到了Li P的活性位点为HIS39、MET172、ALA175、HIS176、ILE42、ALA179、PHE193、ARG43、ILE235和PHE46;找到了该酶被识别的氢键结合位点中的氨基酸残基,BPQ通过氢键连接了PRO83.O(id141)、ASP183.OD2(id470)和ASN182.HD21(id1221),而BPA通过氢键连接了PRO83.O(id141)、ARG43.HH21(id818)。氨基酸残基对Li P与双酚A类小分子化合物的降解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双酚A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