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硫酸盐浆两段氧脱木质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1
作者 马邕文 万金全 +2 位作者 陈中豪 李新平 宋彬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研究了马尾松硫酸盐浆两段氧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第一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 :氧压 0 .6MPa ,温度 10 0℃ ,时间 80min ,NaOH用量 5% ,MgSO4 用量 0 5% ,浆浓 10 % ;第二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 :氧压 0 4MPa ,温度 90℃ ... 研究了马尾松硫酸盐浆两段氧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第一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 :氧压 0 .6MPa ,温度 10 0℃ ,时间 80min ,NaOH用量 5% ,MgSO4 用量 0 5% ,浆浓 10 % ;第二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 :氧压 0 4MPa ,温度 90℃ ,时间 6 0min ,NaOH用量 3% ,MgSO4 用量 0 .5% ,浆浓 10 %。在此条件下 ,OⅠOⅡ 木质素脱除率达到 72 5% ,粘度 775 2cm3 /g ,得率 90 .5%。经过氧脱木质素后浆的裂断长 5.8km ,耐破指数 5.3kPa·m2 /g ,撕裂指数 12 .7mN·m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硫酸盐浆 两段氧木质素 制浆工艺 木质素脱除率 纸浆粘度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硫酸盐法蒸煮历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慧琴 李兵云 李海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2,186,共7页
本研究以慈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化学组分分析,研究了其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和聚戊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蒸煮历程。结果表明,慈竹中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为44.35%、25.88%和28.27%,是一种优... 本研究以慈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化学组分分析,研究了其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和聚戊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蒸煮历程。结果表明,慈竹中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为44.35%、25.88%和28.27%,是一种优良的非木材造纸纤维原料。慈竹硫酸盐法蒸煮的脱木质素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大量脱木质素阶段、补充脱木质素阶段、残余脱木质素阶段。在大量脱木质素阶段,木质素脱除率达46.40%,碳水化合物降解率为28.11%,聚戊糖溶出率为48.63%;在补充脱木质素阶段,木质素脱除率达89.72%,碳水化合物降解率为38.71%,聚戊糖溶出率为97.93%;残余脱木质素阶段,木质素脱除率为96.14%,碳水化合物降解率达38.82%,聚戊糖溶出率9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硫酸盐法 蒸煮 木质素脱除率 碳水化合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婷 陆青山 +5 位作者 金永灿 谷峰 张厚民 JAMEEL Hasan PHILLIPS Richard 李忠正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4,共7页
主要探讨在不同温度、用碱量和硫化度条件下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效率的影响。随着预处理用碱量和硫化度的提高木质素的脱除率增加,但同时也加剧了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导致麦草浆得率下降。绿液预处理废液的pH值小于9.5,弱碱... 主要探讨在不同温度、用碱量和硫化度条件下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效率的影响。随着预处理用碱量和硫化度的提高木质素的脱除率增加,但同时也加剧了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导致麦草浆得率下降。绿液预处理废液的pH值小于9.5,弱碱介质可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同时避免禾草原料含量较高的硅溶解在黑液中,有利于废液的碱回收利用。预处理后浆料经过由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组合而成的混合酶液水解,纤维素酶用量从5 FPU/g增加到10 FPU/g时,总糖得率及转化率显著增加。在酶用量为10 FPU/g条件下经过48 h的酶水解后,温度130℃、用碱量8%、硫化度40%条件下的预处理浆料总糖得率达到最大值43%,总糖转化率为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绿液 化学成分 木质素脱除率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水热预处理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莉 王征 +1 位作者 舒思韬 郭晓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472,共9页
针对预处理成本高、会产生二次污染、后续提纯除杂步骤复杂等问题,在水热预处理条件下添加干冰作为辅助介质,研究了操作条件(温度、处理时间和干冰添加量)对玉米芯中纤维素的解聚行为以及木质素脱除率的影响关系,并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 针对预处理成本高、会产生二次污染、后续提纯除杂步骤复杂等问题,在水热预处理条件下添加干冰作为辅助介质,研究了操作条件(温度、处理时间和干冰添加量)对玉米芯中纤维素的解聚行为以及木质素脱除率的影响关系,并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进行分析,得到了纤维素结构在预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优化预处理工艺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160?C时纤维素无定型区域的链结构开始断裂;当温度升高到180?C时纤维素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急剧下降,同时木质素去除率达到最高(31.6%).FTIR分析结果表明:与预处理前相比,预处理后纤维素中的C—O—C吸收峰减弱,说明纤维素的糖苷键被破坏,纤维素链发生了断裂.XRD分析结果表明:在预处理过程中玉米芯中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大,说明在预处理过程中纤维素的无定型部分被脱除,同时部分纤维素Ⅰ转化为纤维素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预处理 干冰 聚合度 木质素脱除率 纤维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