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共熔溶剂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艳梅 安艳霞 +2 位作者 马阳阳 张剑 李梦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94-1603,共10页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或化工产品一般需经历预处理、酶解及发酵过程,因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在酶解前通常进行预处理以破坏其致密结构,提高酶与纤维素的可及性。深度共熔溶剂(DES)是一类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制备简单、价格...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或化工产品一般需经历预处理、酶解及发酵过程,因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在酶解前通常进行预处理以破坏其致密结构,提高酶与纤维素的可及性。深度共熔溶剂(DES)是一类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性质可调、可生物降解、可循环使用等优势,可有效去除木质素组分,同时保留大部分纤维素,在生物质预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介绍了DES的构成、分类及理化性质,总结了DES预处理对生物质组分的影响,并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如底物和DES的类型、溶剂黏度、温度、生物载量、微波及超声波辅助工艺和两阶段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DES和生物的相容性,最后针对DES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出了理性设计和大规模利用DES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可为实现生物质的低成本预处理和高价值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深度共熔溶剂 木质素去除 纤维素结晶度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共熔溶剂预处理对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洪元芳 董艳梅 +2 位作者 安艳霞 张剑 李梦琴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6期533-540,共8页
深度共熔溶剂(DES)是一类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混合溶剂体系,用于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可有效去除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分,并可保留较为完整的纤维素组分。本文综述DES预处理对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通常情况下,大部... 深度共熔溶剂(DES)是一类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混合溶剂体系,用于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可有效去除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分,并可保留较为完整的纤维素组分。本文综述DES预处理对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通常情况下,大部分DES对纤维素溶解性较差,但可改变纤维素的外貌形态;一些酸性DES对半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碱性DES及部分酸性DES对木质素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在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发生解聚或缩合反应;三元DES体系在木质素提取、分离及回收等方面均展现出更多优势。DES对木质素的去除效果及作用机制受DES的构成、摩尔比、生物质类型及预处理条件如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DES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DES在预处理过程中对木质素及半纤维素去除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合理设计新的DES体系并为实现生物质三大组分的高效分离及转化奠定理论基础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共熔溶剂 预处理 木质纤维素 酶解 木质素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氨解预处理玉米秸秆糖化工艺研究
3
作者 李静 晏飞来 +1 位作者 杨力 马雪娇 《南方农业》 2011年第5期66-69,共4页
以玉米秸秆糖化为目的,研究加压氨解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还原糖产量和脱除木质素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加压氨解预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氨水浓度和粒径,其最优条件为氨水浓度15%,时间6min,压力0.075MPa,基质浓度150g/L,粒... 以玉米秸秆糖化为目的,研究加压氨解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还原糖产量和脱除木质素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加压氨解预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氨水浓度和粒径,其最优条件为氨水浓度15%,时间6min,压力0.075MPa,基质浓度150g/L,粒径1mm,可以获得1.74%的还原糖得率和43.30%的木质素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加压氨解 还原糖得率 木质素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鸭关 陈自宏 +2 位作者 赵红艳 汪帆 徐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12-2517,共6页
【目的】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研究预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 【目的】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研究预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浓度4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碱和双氧水预处理高丹草秸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碱和双氧水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为72 h、氢氧化钠浓度为3%、双氧水浓度为1%、固液质量比为1∶10,在此条件下,高丹草木质素去除率为7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氢氧化钠和双氧水 预处理 木质素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秸秆氧化钙和碳酸钠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结构分析
5
作者 孙竹文 刘正群 +7 位作者 朱龙博 李宁 刘燕蓉 梁世岳 郑梓 穆淑琴 闫峻 孙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62-3572,共11页
【目的】探究氧化钙(CaO)和碳酸钠(Na2CO3)联合预处理枯叶期芦苇秸秆的木质素降解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结构变化。【方法】试验在添加2%Na2CO3的基础上,选取处理时间、处理温度、料液比和CaO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梯度试验,探究其对木质... 【目的】探究氧化钙(CaO)和碳酸钠(Na2CO3)联合预处理枯叶期芦苇秸秆的木质素降解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结构变化。【方法】试验在添加2%Na2CO3的基础上,选取处理时间、处理温度、料液比和CaO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梯度试验,探究其对木质素及半纤维素去除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木质素降解的最佳预处理条件;随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芦苇秸秆在最佳预处理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结果】不同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CaO添加量对芦苇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去除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料液比无显著影响(P>0.05);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3种因素对木质素去除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因素对木质素去除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温度、CaO添加量、处理时间。Na2CO3添加量为2%、料液比1∶3时,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CaO添加量8.44%,处理时间5.52 h,处理温度49.58℃,在此工艺条件下芦苇秸秆木质素去除率的模型预测值为24.97%,试验验证结果为23.75%,与预测值接近。优化条件处理后,SEM结果显示芦苇秸秆表面发生破损,孔隙增大、增多;FTIR结果显示,芦苇秸秆的半纤维素、木质素对应化学键的吸收峰强度均降低;XRD结果显示,芦苇秸秆的纤维素相对结晶指数(CrI)由37.21%变为46.66%。【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aO及Na2CO3联合预处理芦苇秸秆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预处理后的芦苇秸秆其表面形态结构、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纤维素结晶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本试验结果可为非常规饲料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秸秆 预处理 响应面优化 木质素去除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漆酶处理杨木碱浸渍废液条件的优化
6
作者 王旭 项钰洲 +1 位作者 肖生苓 岳金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72,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响应曲面法,以杨木碱浸渍废液的木质素去除率和B/C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漆酶与杨木碱浸渍废液在充氧条件下的最佳作用条件。单因素实验通过设置多个实验梯度确定因素最佳范围,再在最佳范围内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进行响...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响应曲面法,以杨木碱浸渍废液的木质素去除率和B/C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漆酶与杨木碱浸渍废液在充氧条件下的最佳作用条件。单因素实验通过设置多个实验梯度确定因素最佳范围,再在最佳范围内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进行响应曲面分析,探讨了漆酶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作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作用条件:漆酶投加量157 U/L,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4.56 h,在此条件下,预测木质素去除率为42.66%,B/C为0.758;验证实验得到的木质素去除率为43%,B/C为0.75,与预测值偏差不超过1.06%,优化结果可信。各因素对木质素去除率和B/C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漆酶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碱浸渍 响应曲面 木质素去除 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对芦苇秸秆酶解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羽 徐忠斌 +3 位作者 王忠铭 邹琴琴 孙亚光 陈阳 《太阳能学报》 2025年第9期208-216,共9页
以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利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实验的研究。在不同NaOH浓度、H2O2添加量、时间和温度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1.38%,H2O2添加量为1.... 以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利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实验的研究。在不同NaOH浓度、H2O2添加量、时间和温度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1.38%,H2O2添加量为1.67%,时间2.17 h,温度69℃,木质素的去除率为83.83%,纤维素、半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91.69%和61.94%;对预处理残渣进行酶解,24 h酶解率为71.08%,已达到酶解平衡,相比较同等条件下的原料酶解率显著提升。通过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原料和预处理残渣的分析表明,碱性过氧化氢体系对芦苇秸秆预处理能够有效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破坏原料的顽固性,促进酶解产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碱性过氧化氢 酶解 预处理 木质素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