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氧化竹粉制备透明性聚乙烯醇复合薄膜
1
作者 陈祥慈 庄宁 +4 位作者 张灿 莫书森 田升升 游峰 郑华明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提高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及附加值,以天然竹粉为原料,通过酸性H_(2)O_(2)溶液脱除木质素,利用高碘酸钠对脱除木质素后的竹粉进行选择性氧化处理,然后与聚乙烯醇溶液混合,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不同组分含量的透明薄膜PVA,5-DBP,5-0BP。... 为提高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及附加值,以天然竹粉为原料,通过酸性H_(2)O_(2)溶液脱除木质素,利用高碘酸钠对脱除木质素后的竹粉进行选择性氧化处理,然后与聚乙烯醇溶液混合,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不同组分含量的透明薄膜PVA,5-DBP,5-0BP。采用化学分析法对竹粉的成分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竹粉进行表征,并对薄膜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防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酸性H_(2)O_(2)处理的竹粉中木质素含量显著减少至4.11%;定向氧化处理后,竹粉中醛基含量增加至4.21 mmol/g,结晶度降低;所制备的5-0BP透光率和雾度值分别为90.38%和6.45%,展现出优异的透光性;与纯PVA薄膜相比较,5-0BP薄膜的拉伸强度从33.24 MPa提升至38.95 MPa,水接触角从38°增加至66.5°。研究为“以竹代塑”战略的实施开辟一种新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竹粉 脱除木质 高碘酸钠 聚乙烯醇 透明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聚乙烯醇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姜黎 叶德展 +1 位作者 张明华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与木质素磺酸钙(HLS)的共混材料,研究了HLS对PVA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甘油对HLS/PVA共混薄膜的增塑改性作用。结果表明,HLS与PVA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较好的相容性,可提高PVA的强度... 为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与木质素磺酸钙(HLS)的共混材料,研究了HLS对PVA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甘油对HLS/PVA共混薄膜的增塑改性作用。结果表明,HLS与PVA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较好的相容性,可提高PVA的强度和热稳定性、降低PVA的结晶度,25%(质量分数,下同)HLS可使PVA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分别提高165%和20℃;甘油对HLS/PVA复合膜起增塑作用,使复合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结晶度和拉伸强度降低,30%甘油增塑HLS/PVA复合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热稳定性比PVA高10℃,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7.62 MPa和62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木质磺酸钙 甘油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水性聚氨酯/聚乙烯醇共混膜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良宇 徐树英 +2 位作者 李英教 林常 潘莉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210,共9页
环境友好型薄膜代替传统石油基薄膜用于农用地膜等领域愈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薄膜性能的提高仍然是当下所要攻克的难题。针对解决传统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在薄膜领域力学强度低,耐水性及隔绝紫外能力差的缺点,同时为... 环境友好型薄膜代替传统石油基薄膜用于农用地膜等领域愈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薄膜性能的提高仍然是当下所要攻克的难题。针对解决传统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在薄膜领域力学强度低,耐水性及隔绝紫外能力差的缺点,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生物质资源的使用价值,该研究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木质素(Lignin)、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BPU)作为填料剂,对木质素进行液化制备木质素液化物L(D),采用溶液浇筑法成功制备木质素基水性聚氨酯/聚乙烯醇共混膜。通过对共混膜的光学性能,形貌特征,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探究了木质素用量,L(D)/WBPU质量比对共混膜的影响。结果表明,L(D)与WBPU均能与PVA充分混合,并在含有15%L(D)的共混膜中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提升了10%,耐水性提高了32%,同时加强了膜的抗紫外能力,在400 nm紫外区的透光率从81.44%降低至7.69%;在不同L(D)/WBPU质量比的作用下,膜的耐水性和抗紫外性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耐水性最高提升了68%,400 nm紫外区的透光率接近于0。该研究制备的共混膜具备较高的应用潜力,同时对食品、医药包装等领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耐水性 水性聚氨酯 聚乙烯醇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对分散土水力-力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飞 李佳超 +2 位作者 陈新炜 邓红艳 周红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7,201,共9页
传统的土壤改性剂(如石灰、水泥、石膏和粉煤灰等)对土壤水力-力学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但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以一种生物环境友好型材料—木质素磺酸钙(以下简称木素)作为改性剂,开展了针孔试验、碎块试验、钠离子交换百分比试验、界... 传统的土壤改性剂(如石灰、水泥、石膏和粉煤灰等)对土壤水力-力学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但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以一种生物环境友好型材料—木质素磺酸钙(以下简称木素)作为改性剂,开展了针孔试验、碎块试验、钠离子交换百分比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渗透试验和核磁孔隙度试验,研究了木素掺量、干密度、含水率对天然分散土的分散性和水力-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素掺量为3%和4%时,改性土样呈非分散性,且干密度越大,分散性越差;随着木素的掺入,土样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降低;木素掺量为2%,对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及渗透性改善效果最好,而木素掺量过大时,土样的水力-力学特性变差;T_(2)谱呈现双峰结构,随着木素掺量的增加,主峰逐渐向右移动,土样的小孔隙孔径变大,大孔径孔隙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土 木质磺酸钙 改性土 水力-力学特性 孔隙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华超 任世学 +1 位作者 马艳丽 方桂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134,共8页
为改善发泡材料存在的力学性能较差、成本高的现状,同时增加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制备高性能的发泡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碱木质素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采用无机发泡原理,制备了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LFM),并测定其相关性能。结果表... 为改善发泡材料存在的力学性能较差、成本高的现状,同时增加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制备高性能的发泡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碱木质素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采用无机发泡原理,制备了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LFM),并测定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PVA用量,碱木质素质量分数为33%、甲醛4/5(m L/g)、硫酸6/5(m L/g),固化温度为120℃时制备的发泡材料拉伸强度最大为25.91 MPa,比纯聚乙烯醇泡沫材料的4.32 MPa有了显著提升。不同聚合度PVA制备发泡材料:PVA0588聚合度较低,无法形成泡体;PVA1788-PLFM和PVA2488-PLFM相比,PVA2488-PLFM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而且表观密度及吸水倍率更小。FTIR显示碱木质素与PVA均发生交联,大多发生在苯环5位上,与PVA2488交联效果好。SEM显示PVA2488-PLFM具有更好的孔隙结构。热分析中,DSC显示PVA1788-PLFM中有填充剂存在的木质素,PVA2488-PLFM中没有,表明PVA2488-PLFM的生物相容性好;TG和DTG显示,PVA2488-PLFM热失重最剧烈时温度为379℃,高于PVA1788-PLFM的360℃,但800℃时失重率为95.94%高于PVA1788-PLFM的80.13%,说明PVA2488-PLFM耐热性好,且易热降解。综上,PVA2488-PLFM的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木质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薄膜的透光性和透气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苏玲 方桂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9-246,共8页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价值,扩大碱木质素的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以甲醛为交联剂,利用流延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交联反应膜。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碱木质素加入量、甲醛加入量、溶液pH值对碱木质素-聚乙...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价值,扩大碱木质素的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以甲醛为交联剂,利用流延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交联反应膜。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碱木质素加入量、甲醛加入量、溶液pH值对碱木质素-聚乙烯醇(PVA,poly vinyl alcohol)反应膜透光性和透气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薄膜的光学性能,压差法测定薄膜的透气性。采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和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方法分析反应膜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利用静态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薄膜的接触角。结果表明:碱木质素加入后,在紫外光区200~400 nm薄膜的透过率为零,对紫外线全吸收,在可见光区400~800 nm薄膜透过率降低,当碱木质素与PVA质量比为1:4时,在600 nm处薄膜的透过率为16.12%;随着甲醛加入量的提高,薄膜可见光区的透光率逐渐增大;随着pH值增大,木质素逐渐溶解,pH值为9时,薄膜600 nm处薄膜透过率为20.85%。与纯PVA薄膜相比较,碱木质素加入后薄膜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透气性都减小;经甲醛交联后,薄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透过量都增大;pH值由小到大变化时,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反应薄膜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透气量先增大后减小。FT-IR表征说明碱木质素-聚乙烯醇薄膜结构中有醚键生成,碱木质素和PVA发生了交联反应;电镜图片显示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反应薄膜表面较光滑;接触角分析说明碱木质素的加入增大了薄膜与水的接触角,薄膜表面亲水性降低,并且交联反应薄膜的接触角大于共混薄膜的接触角,交联提高了薄膜的耐水性。与戊二醛相比甲醛做交联剂时碱木质素和PVA之间的交联反应程度更大,交联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光性更大。薄膜对紫外线吸收主要是受碱木质素的影响。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反应膜可作为良好的紫外吸收材料,应用于地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聚乙烯醇 甲醛 交联 透光性 透气性 木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交联工业碱木质素-聚乙烯醇薄膜的力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苏玲 方桂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81-288,共8页
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以甲醛为交联剂,利用流延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交联反应膜。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碱木质素含量、甲醛含量、反应温度、交联时间、溶液p H值对碱木质素-PVA反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经甲醛交联反应,... 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以甲醛为交联剂,利用流延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交联反应膜。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碱木质素含量、甲醛含量、反应温度、交联时间、溶液p H值对碱木质素-PVA反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经甲醛交联反应,交联反应薄膜液的黏度大于共混薄膜液的黏度。结果表明,制备最佳力学性能薄膜的条件为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8、甲醛占干物质量为8.8%、交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90℃、p H值为9。在保持薄膜仍然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碱木质素的加入量可达到20%。在最佳力学性能条件下,纯聚乙烯醇薄膜和碱木质素-聚乙烯醇交联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分别是205%和236%,拉伸强度分别是52和46 MPa。与纯聚乙烯醇薄膜相比,反应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得到了提高,而拉伸强度降低。适当量的交联剂和较高的溶液温度有利于薄膜力学性能的提高。由于木质素在碱性条件下溶解,溶液p H值对薄膜的力学性影响较大。红外衰减全反射分析证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与纯聚乙烯醇薄膜相比,由于碱木质素的加入使聚乙烯醇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使薄膜内分子流动性增大,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反应薄膜的能量损耗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该研究为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薄膜提供了详细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甲醛 聚乙烯醇 交联 拉伸性能 木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剂对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罗华超 任世学 方桂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41-146,共6页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发泡剂制备了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AFM),优化发泡剂用量。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发泡剂的最佳用量分别是3.0%,3.0%和4.0%;在最优条件下,无机发泡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但其表观密度较高,随...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发泡剂制备了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AFM),优化发泡剂用量。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发泡剂的最佳用量分别是3.0%,3.0%和4.0%;在最优条件下,无机发泡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但其表观密度较高,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发泡材料的降解率降低;FT-IR显示有机、无机发泡材料发生苯环5位取代,且无机发泡材料的交联度较高;扫描电镜观察到发泡材料均具有明显的孔隙结构,但其孔隙结构不均匀,主要由于固化过程中水分挥发泡孔结构破裂导致;热分析:DSC显示无机发泡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TG显示,3种发泡材料的失重率最高峰对应的峰值温度依次增大,同时降解残留物依次较少,因而无机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好,且降解性能好。因此,3种不同发泡剂制的发泡材料中,无机发泡材料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木质 淀粉 AC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交联麦草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反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倩云 韩建国 +2 位作者 鄂雷 陈度宇 任世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146,共6页
通过甲醛交联麦草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PVA)后采用流延法制备了麦草碱木质素-PVA反应膜,考察甲醛用量对反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TG、DTG等方法予以表征,检测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对紫外光的吸收性能、透气性能和耐溶剂... 通过甲醛交联麦草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PVA)后采用流延法制备了麦草碱木质素-PVA反应膜,考察甲醛用量对反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TG、DTG等方法予以表征,检测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对紫外光的吸收性能、透气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结果表明:甲醛加入量为3.0%时,麦草碱木质素-PVA反应膜的拉伸强度为21.81MPa,断裂伸长率为682%;表面和断面较为均匀平整;最剧烈分解温度约为300℃,465℃时残重率约为7.8%,均比PVA膜高,热稳定性增强;麦草碱木质素-PVA反应膜对200~500nm光有较强的吸收,具有抗紫外线辐射性能;氮气透气率为2.696×10^-7m^3/(m^2·d·kPa),远高于PVA膜;溶于水和乙酸等极性溶剂,几乎不溶于异丙醇、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弱极性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麦草碱木质 聚乙烯醇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对钾、镁的缓释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伟童 于淼 +4 位作者 房雷 刘玲 徐良君 苏玲 方桂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70,共6页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和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甲醛作为交联剂、添加硫酸钾和硫酸镁制备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采用FTIR-ATR方法测定缓释膜肥的化学结构,并用淋溶实验检验缓...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和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甲醛作为交联剂、添加硫酸钾和硫酸镁制备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采用FTIR-ATR方法测定缓释膜肥的化学结构,并用淋溶实验检验缓释膜肥对钾、镁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1)缓释膜肥在3 260 cm-1左右的峰变小变宽,1 332.57 cm-1处吸收峰消失,1 145.51-983.52 cm-1范围内吸收峰变大,说明碱木质素、聚乙烯醇经甲醛交联有化学反应发生。2)与纯PVA交联薄膜相比,碱木质素的加入不利于钾的缓释,而适量的碱木质素有利于镁的缓释,碱木质素加入量可达20%。随着甲醛加入量的增大,钾累积释放率减小;适量甲醛有利于镁的缓释,但随着甲醛加入量的增大,缓释膜肥对镁的缓释性能降低。对镁的缓释,甲醛的合适加入量为3.59%。缓释膜肥对钾的缓释主要是分子结构的物理阻挡作用,而镁缓释除了物理阻挡作用还有木质素的螯合作用。3)对缓释膜肥的动力学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钾缓释的4种模型拟合程度都很高,其中Higuchi模型拟合程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94 1,说明钾缓释行为遵循Fick扩散。镁缓释模型中Ritger-Peppas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74 2,其缓释指数(0.5≤n≤1.0)表明镁缓释行为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聚乙烯醇 交联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泡剂制备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禾木 罗华超 +3 位作者 王琛 封卫 陈颖超 任世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116,共8页
为改进造纸黑液中木质素再利用情况和PVA泡沫的力学性能,以甲醛为交联剂,采用BSH发泡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LFM)并测定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PVA用量,发泡剂用量0.5%、甲醛用量0.8 m L/g、麦草碱木质素用量30%时... 为改进造纸黑液中木质素再利用情况和PVA泡沫的力学性能,以甲醛为交联剂,采用BSH发泡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LFM)并测定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PVA用量,发泡剂用量0.5%、甲醛用量0.8 m L/g、麦草碱木质素用量30%时,制备的PLFM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最大,为28.94 MPa;吸水率最低,为2.455倍;表观密度0.28 g/cm3。PLFM的耐溶剂性能随碱木质素用量的增大而降低;碱木质素、PVA和甲醛交联较好,发生芳环的5位取代;泡沫均匀、孔隙规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热稳定性不因碱木质素的加入而降低,且热降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聚乙烯醇 发泡剂BSH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薄膜氮元素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伟童 苏玲 +4 位作者 于淼 房雷 刘玲 徐良君 方桂珍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共6页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AL-PVA-U-F)交联薄膜,分析碱木质素(AL)和交联剂甲醛(F)的加入量对氮元素缓释的影响,研究薄膜对氮元素的缓释机理,并采用XRD和FT-IR-ATR方法分析薄膜的结晶度和化学结构,结果显示碱木质素...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AL-PVA-U-F)交联薄膜,分析碱木质素(AL)和交联剂甲醛(F)的加入量对氮元素缓释的影响,研究薄膜对氮元素的缓释机理,并采用XRD和FT-IR-ATR方法分析薄膜的结晶度和化学结构,结果显示碱木质素的加入可降低薄膜中氮元素的缓释速率,使氮元素达到释放平衡的时间增大,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质量比5∶5时复合薄膜192 h时达到释放平衡,释放平衡时间最长,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最大为77.73%。加入适量的甲醛交联剂使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线性和网状结构交互从而使薄膜中氮元素缓释减慢。与共混薄膜(ALPVA-U)相比,甲醛的交联作用使薄膜的结晶度降低。薄膜的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曲线呈'S'型趋势,Ritger-Peppas模型和2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6 3和0.950 9,Ritger-Peppas模型中n为0.816 7,说明氮元素释放规律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聚乙烯醇 氮元素 交联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镁石浮选过程中木质素磺酸钙对蛇纹石的抑制机理
13
作者 韩恩泽 李治杭 +1 位作者 程宏飞 熊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88,共5页
蛇纹石作为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易碎易泥化,微细蛇纹石颗粒会显著恶化浮选环境,对浮选指标产生不利影响。硼镁石和蛇纹石是硼铁矿石中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二者密切伴生,嵌布粒度细,需在较细粒度下才能进行分选。然而,大量微细粒蛇纹石的... 蛇纹石作为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易碎易泥化,微细蛇纹石颗粒会显著恶化浮选环境,对浮选指标产生不利影响。硼镁石和蛇纹石是硼铁矿石中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二者密切伴生,嵌布粒度细,需在较细粒度下才能进行分选。然而,大量微细粒蛇纹石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硼镁石浮选回收率,还会随硼镁石进入精矿中,影响精矿的质量。有效抑制蛇纹石成为解决硼镁石浮选问题的关键。木质素磺酸钙作为一种阴离子抑制剂,其在蛇纹石表面作用的研究较少,抑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通过浮选试验、Zeta电位分析、XRD及XPS等方法讨论了木质素磺酸钙对蛇纹石的抑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H>8时蛇纹石能够显著降低硼镁石浮选回收率。pH值升高至10时,硼镁石浮选回收率降低至42.8%,并且精矿中蛇纹石回收率达到17.6%。在木质素磺酸钙用量20~40 mg·L^(-1)时,蛇纹石回收率被降低至5%以下,而硼镁石浮选回收率提升至66%左右。机理分析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吸附在蛇纹石表面后能降低蛇纹石表面电位,它通过化学吸附和氢键的共同作用吸附于蛇纹石表面。前者通过作用于蛇纹石表面的Mg原子而实现,后者则是木质素磺酸钙的酚羟基和蛇纹石中羟基结构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硼镁石 木质磺酸钙 吸附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黄土对垃圾渗滤液的过滤和防渗机理研究
14
作者 孙阳军 胡文乐 张世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0,198,共9页
垃圾渗滤液长期侵扰会导致垃圾填埋场衬垫层的防渗性能劣化,引发渗滤液泄漏,从而污染附近土体及水环境。为了改善黄土作为衬垫层材料的防渗性能,采用人工制备的垃圾渗滤液,通过渗透试验研究垃圾渗滤液对黄土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 垃圾渗滤液长期侵扰会导致垃圾填埋场衬垫层的防渗性能劣化,引发渗滤液泄漏,从而污染附近土体及水环境。为了改善黄土作为衬垫层材料的防渗性能,采用人工制备的垃圾渗滤液,通过渗透试验研究垃圾渗滤液对黄土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掺量的木质素磺酸钙对黄土渗透性能的改良效果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阻滞能力;通过Zeta电位、X射线荧光光谱(XRF)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试验,阐明了木质素磺酸钙改良黄土对垃圾渗滤液的防渗机理及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压实度越高,黄土的渗透系数越小;渗滤液浓度越高,黄土的渗透系数越大;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加,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随着垃圾渗滤液渗流历时的延长,Pb2+的去除效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改良后的黄土对Pb2+的去除效率提高了约40%;木质素磺酸钙改良黄土通过多重作用缩小了流体渗流通道,增强了对Pb2+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木质磺酸钙 垃圾渗滤液 渗透系数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酶解木质素与聚乙烯醇混合纤维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帅南 陈敏智 周晓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酶解木质素(EHL)/聚乙烯醇(PVA)混合纤维薄膜,研究溶液性质(配比、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浓度、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操作工艺参数(电压、推速、极距)及环境湿度对静电纺丝纤维膜形貌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酶解木质素(EHL)/聚乙烯醇(PVA)混合纤维薄膜,研究溶液性质(配比、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浓度、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操作工艺参数(电压、推速、极距)及环境湿度对静电纺丝纤维膜形貌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木质素比例的增多,纤维平滑直径均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纤维形貌和直径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纤维由珠状结构变为平滑纤维,纤维平均直径增大;环境湿度对纤维形貌和直径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逐渐出现珠状纤维,纤维平均直径变小;电压对直径影响不大,但电压过小或过大都会出现珠状纤维;推注速度对直径影响不大,但推注速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出现珠状纤维;随着极距的增大,纤维直径减小但出现珠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木质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聚乙烯醇树脂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颖 郑露露 +4 位作者 李学辉 周云霞 周晓剑 杜官本 张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37-2341,共5页
以聚乙烯醇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树皮缩合单宁和木质素作为改性剂,制备力学性能良好的淀粉/聚乙烯醇树脂基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的微观形貌,通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评估薄膜的力学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电... 以聚乙烯醇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树皮缩合单宁和木质素作为改性剂,制备力学性能良好的淀粉/聚乙烯醇树脂基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的微观形貌,通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评估薄膜的力学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薄膜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单宁和木质素改性的淀粉/聚乙烯醇树脂基薄膜的表面光滑,无孔隙和裂痕,木质素、单宁在淀粉/聚乙烯醇体系中既发生了物理共混,又发生了化学反应。单宁和木质素的增加既提高了薄膜的热稳定性和抗紫外可见光的能力又提高了薄膜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单宁 木质 聚乙烯醇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增强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固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文羲 邓华锋 +3 位作者 李建林 肖瑶 熊雨 程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为提升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效果,综合考虑木质素磺酸钙的特点和MICP(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过程的环境条件,设计进行木质素磺酸钙增强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综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和微细观检测,系统分... 为提升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效果,综合考虑木质素磺酸钙的特点和MICP(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过程的环境条件,设计进行木质素磺酸钙增强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综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和微细观检测,系统分析木质素磺酸钙对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增强效果及增强机制。结果表明:①木质素磺酸钙能够显著提高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加固过程中的胶结物产量,木钙掺量在4.00%左右达到最佳,与常规MICP相比,胶结物生成量提高了48.86%;②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显著提高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2.00%~8.00%掺量下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提升了4.75%~41.20%,破坏时应变增加16.24%~38.55%;③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固化体的孔隙大小及孔隙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孔隙率降低了12.97%~37.38%,固化体的整体密实性进一步增强;④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改善了残积土的孔隙结构,为后续微生物加固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⑤在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过程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改善了微生物生长的酸碱环境,丰富了MICP作用过程中的钙源,提升了固菌率,促进了MICP反应,同时改善了碳酸钙沉淀颗粒的大小、性状及排列形式,使得胶结物产量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固化体的整体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磺酸钙 MICP 花岗岩残积土 固化效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H增容聚苯乙烯/木质素磺酸钙复合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建 罗学刚 林晓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1-44,共4页
以马来酸酐(MAH)为增容剂,研究了其对聚苯乙烯/木质素磺酸钙复合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MAH的加入使得复合体系的最大扭矩(N_m)降低,平衡扭矩(N_b)和塑化时间(T)增加,其中N_m的降低幅度达到63.7%,而N_b和T分别增加了35.7%和190%。复合... 以马来酸酐(MAH)为增容剂,研究了其对聚苯乙烯/木质素磺酸钙复合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MAH的加入使得复合体系的最大扭矩(N_m)降低,平衡扭矩(N_b)和塑化时间(T)增加,其中N_m的降低幅度达到63.7%,而N_b和T分别增加了35.7%和190%。复合体系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MAH在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体系两相间形成了一定的过渡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复合体系的红外分析表明,两者在增容剂MAH的作用下发生了部分氢键的缔合,增加了两者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苯乙烯 木质磺酸钙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聚苯乙烯复合体系共混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建 罗学刚 林晓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45,共7页
研究了以木质素磺酸钙(木钙)和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流变学行为,探讨了以共混体系中最大扭矩、平衡扭矩和塑化时间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木钙含量、增塑剂量和增容剂量在不同温度下木钙与聚苯乙烯的共混塑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以30%木钙、1... 研究了以木质素磺酸钙(木钙)和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流变学行为,探讨了以共混体系中最大扭矩、平衡扭矩和塑化时间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木钙含量、增塑剂量和增容剂量在不同温度下木钙与聚苯乙烯的共混塑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以30%木钙、1.5%增塑剂量和3%增容剂量在160℃下共混能得到最大扭矩为26.5N.m,平衡扭矩为6.0N.m和塑化时间为130s的较好共混效果。同时,从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两者的共混产物形成了明显的连续相(聚苯乙烯)和分散相(木钙)的界面,并且两相之间界面较为模糊,说明在两相之间形成了一定厚度的过渡层;红外光谱分析得出两者在共混过程中部分发生了共价键的结合,均表现出较好的共混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质素资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磺酸钙 聚苯乙烯 共混 扭矩 塑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诺林 邵改革 +2 位作者 张瑞颖 崔嫚 郑素月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木质素磺酸钙对12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PDA添加木质素磺酸钙平板培养菌丝。结果:木质素磺酸钙对供试食用菌菌落颜色和菌丝密度无明显影响,对菌丝生长速度有不同的影响,PDA培养基添加木质素磺酸钙对平菇、毛木耳... 目的:探讨木质素磺酸钙对12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PDA添加木质素磺酸钙平板培养菌丝。结果:木质素磺酸钙对供试食用菌菌落颜色和菌丝密度无明显影响,对菌丝生长速度有不同的影响,PDA培养基添加木质素磺酸钙对平菇、毛木耳、黑木耳、杏鲍菇、秀珍菇、茶树菇、灰树花、灵芝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CK)相比,在PDA培养基中添加0.4 g/L木质素磺酸钙对平菇2、黑木耳7菌株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丝生长的促进率分别为39.47%、34.79%;对鸡腿菇15、平菇1、香菇3、灰树花16、灰树花17、金针菇21、真姬菇18、真姬菇19菌株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鸡腿菇14、金针菇20菌株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研究为培养优质食用菌菌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木质磺酸钙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